關于廣東的導游詞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旅游從業人員,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游覽景觀、遵照一定的游覽路線、模擬游覽活動而創作的。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廣東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要去的是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但是從外形來看大致是相同的。如果從建筑材料來分,可以分成:石樓、夯土樓、磚樓和混凝土樓。
我們現在要去的自力村碉樓群到了,請大家拿好自己的行李,排隊下車。一眼望去,幾座碉樓聳立在平原上。大家看,這座碉樓夠碉了吧。它就像碉堡一樣。大家來過這座木板橋,注意不要摔下去了。看,橋邊停著的秋紅蜻蜓輕輕地拍著翅膀,多美呀!小朋友們不要去抓它們哦,它們是益蟲。
我們要看的碉樓到了。這座碉樓暫時沒有開放,大家可以先拍幾張照片再走。
瞧,這是銘石樓,是15棟碉樓里最精美的一棟,它花了三年時間建成。銘石樓的主人方潤文是自力村人,早年的時候在美國謀生,也開過餐館,有了錢之后,他就像許多的自力村人一樣,花巨資回家鄉興建了碉樓。方潤文先后娶了3位太太,結發妻子吳氏,妾梁氏、楊氏。現在,銘石樓的首層正中懸掛著方潤文同他的3個太太的大幅照片。看,照片用鑲著金邊的相框包著。相片中,方潤文先生戴著眼鏡,打著領帶,身穿西裝,一副洋派頭。他的右邊為元配吳氏,吳氏右邊是二太太梁氏,方潤文的左邊是三太太楊氏。三太太是歐洲人,當年的村里人都說她長得很漂亮。
銘石樓的外形壯觀,高6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材料中除了青磚是國產的以外,鐵枝、鐵板、水泥等都是是從外國進口的,水泥是英國進口的,鐵門是德國進口的。中下部分結構簡潔,剛才大家參觀的第一層是廳房,2到4層是室。
大家請看墻壁上的鹿角,是他們用來當衣帽架的。每層都有鹿角貼在墻上,對面還放了鏡子,這樣方便換裝。
大家注意一下銘石樓的窗戶。所有碉樓的窗戶都是這種結構。窗戶有三層,最里面的一層是玻璃,能起到提醒主人有土匪來了的作用,土匪從窗戶爬進來時,會打碎玻璃;中間的那層是鋼架,防止土匪進來;最外面的是一塊結實的大鐵板,能擋住子彈。
5層以上比較復雜、豪華。第5層是祭祖場的場所。看,他們祖先的靈牌是大理石,中間用玻璃封住,外面用黃金包。大家來看第6層,第6層平臺正中間有一個望亭,能看到有沒有土匪來到。為了防御土匪劫掠,銘石樓也設有槍眼,這種槍眼,里大外小,有開在墻體上射向院外的,也有開在地板上,射向闖進樓內的土匪。
當時的人們多聰明呀!碉樓,是他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他們最好的御敵場所。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北宋熙寧二年,漠陽江的下游來了一條船,船上的人來到春灣,在地方官員的陪同下,游覽了通天蠟燭和通真巖景區。臨走,這位官員打扮的人在眾人的要求下,寫下了一幅文字。地方官員如獲至寶,派人在通真巖的石壁上,鐫刻下這位官員的墨跡。這位官員就是時任廣東轉運判官的周敦頤,就是這位周敦頤,他為贊頌荷花而寫下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篇,九百多年后,編入了中國當代中學語文課本。
這次,周敦頤沒有寫詩歌或散文,只是像今天的人一樣,題寫了到此一游之類的句子。也許,他的前任祖無擇十九年前春灣留下的簡略題字,對周敦頤產生了很大影響。周敦頤和祖無擇的題字,都刻在通真巖的石壁高處。為了尋找這兩篇題詞,我們爬上了陡峭的崖壁。但是很遺憾,不知道是否因為年代久遠風雨剝蝕了那些石刻,還是后人涂鴉把周、祖二人的題字覆蓋住了,我們最終沒有找到他們的墨跡。現在的畫面,是二十年前陽春文物普查時,在石刻上拓印下來的。
地殼運動的結果,在陽春境內形成了許多溫泉。無論冬夏,總有人來到流淌出來的泉水中,享受地層深處水的問候。陽春的溫泉,是富含稀有元素氡的優質礦泉,人們稱為氡泉。近幾年,精明的陽春人開辦溫泉旅館,讓豐富的地熱資源為旅游休閑服務。另外,馬蘭風光、魚王石影、白水瀑布、冠溪松濤等,都是地質公園的重要景觀,為凌霄巖地質公園增添了更多內容。
這一切,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春灣—凌霄巖巖溶地貌景觀,是由距今三億五千萬年至兩億八千萬年間沉積的碳酸鹽巖層,在經歷了印度支那和燕山運動的反復作用下發生了褶皺隆起,并遭受長期風化剝蝕,在喜馬拉雅運動的間歇性上升活動中逐步形成。不同時期構造運動在巖溶地貌景觀中所遺留的形跡,對研究區內地質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春灣—凌霄巖地區在距今5億年前,曾經是一片_大海,后來海水逐漸褪去成為陸地,在今天地質公園的溶洞內,還能看到那時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不過,這些生命體早已變為了化石,靜靜地躺在堅硬的巖石中。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3
今天我帶大家游覽陽春凌霄巖。凌霄巖位于陽春市西北部的河土朗鎮羅陽峰林之中,有"南國第一洞府"之稱,是國家級地質公園,也是省級的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旅游度假區。凌霄巖是以格斯特巖溶地貌為特征,自然山水溶洞為主的風景名勝區,巖洞分3層,可游覽的的面積有三萬平方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四大奇景"吉星高照""一線天""水底映月""水滴明珠"世間罕見。
凌霄巖于1979年正式對外開放,但在此之前,其已遠近聞名,不少文人墨客也來此游覽。1945年,原國民大學校長吳鼎新到此游覽,因見"氣宇宏敞,勝景天開",便欣然題下"凌霄志漢",從此,這個巖洞就叫做凌霄巖,凌霄巖首層的"志漢大廳"也因為此而得名。在1984年和1987年,當時的廣東省省長梁靈光和葉選平先后到此地視察。并且留下了寶貴的墨跡。
凌霄巖是如何形成的呢?這里在2。8億年前是一片_大海,當時海底中沉淀了3000米厚以石灰巖為主的碳酸鹽類巖層。在7000萬年前,這里發生大的地殼運動,也稱為造山運動。就是海洋變成陸地,石灰巖在上升為陸地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皺褶和斷層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強烈沖刷下便形成了巖洞和周邊的石山,這種地貌叫巖溶地貌,也叫格斯特地形。巖洞形成后,石灰石(碳酸鈣)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生成一種可溶性碳酸氫鈣,即巖溶水,但是巖洞里的巖溶水很多。巖溶水受熱后,二氧化碳揮發了,又形成新的石灰石(碳酸鈣),在這些新的石灰石日積月累便形成了洞內千姿百態的鐘乳石、石筍、石柱和各種景物。
【百步云梯】
個位游客,這是百步云梯。"凌霄志漢上凌霄,人間九天盡逍遙"。現在我們已經征服了百步云梯的一半,請在此欣賞"南國第一洞"第一層的雄姿。志漢大廳長有105米,寬有35米,高有60米。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穿過巖洞,可謂"巖看千曲水,洞藏九重天"。
【凌霄寶殿】
"直上凌霄氣勢宏,迎門喜見壽星公。"大家請看,剛進凌霄寶殿,壽星公就滿臉笑容的歡迎我們的到來。他祝福我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左邊有一個寶座,上面有玉皇大帝的羅傘,我們可以趁玉皇大帝不在的時候坐一會他的寶座。
各位游客,請看左上角,這里有群獅子在歡迎我們,有一只還特別高興,張開嘴,翹起尾巴,還有一只走到我們旁邊,這叫"瑞獅起舞"。請往后面看,這里有一個仙女剛起床,在一面青銅大鏡前梳妝打扮,"美人照鏡,越照越靚"。我們離青銅大鏡較遠,但是可以到上面以水為鏡。這里的倒影,看似萬丈深淵,殿內的景物在池水中相交輝映,美輪美奐。看右邊,一朵朵巨大的靈芝環柱而生,形成靈芝山。各位,《白蛇傳》中白娘子用來就許仙的靈芝是不是從這里摘的呢?我們問問守護靈芝山的兩位仙童就知道了。
請看下面,這只萬年龜,已有一萬歲。在石柱上,有一個酒杯,已經放了很長時間,是誰忘記拿了呢?我們一邊游覽一邊尋找他的主人。在旁邊有一條青龍,正努力的爬上靈霄殿,由于這條青龍未修成正果,在過龍門的時候龍鱗脫落了,變成斑龍。在左邊,這里有還有幾條靈芝柱。看前面,有一個身披袈裟的和尚日日夜夜的往東方朝拜。稱為"和尚拜東門",但因為和尚拜錯了方向,至今仍未成佛。各位提醒他吧,想要成佛需往西方朝拜。
各位,前面有一位仙女在等待著我們,她在倚欄沉思,稱為"仙女思凡"。仙女也思戀凡間,她是誰呢?"嫦娥應悔頭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她是嫦娥。嫦娥當初在凡間的時候,生活非常苦悶,后來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仙丹升天。現在,凡間都過上了小康生活,豐衣足食,她倒是想念凡間了。"正是仙路已盡頭,誰引凡間去"。
【觀景瓊臺】
現在,我們已進入了凌霄巖的第三層觀景臺,顧名思義,這里將會有很多美景等待著我們去觀賞。看后面,這里是梨園閣。晚上,這里熱鬧非凡,凌霄洞府的神仙都在這里唱歌跳舞。左下方有"天姬送子"。看下面,可觀賞到雄偉壯觀、瑰麗神奇的凌霄寶殿全景,一條擎天巨柱、一簇玉樹瓊花。看前面,有一個炯炯有神的黑色神貓鎮守整個寶殿,稱為"神貓守殿"。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有很多老鼠,真是"叫鼠連天",后來玉皇大帝派來一只神貓,從此這里的老鼠就銷聲匿跡了。
俗語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前面數來數去只有曹國舅、韓湘子、張國老、藍采和、鐵拐李和漢鐘離六位仙人,還差兩位去哪里了呢?原來何仙姑在這邊睡覺,呂洞賓因喝得太多在下面迷迷糊糊,連剛才我們看到的忘記拿了。是誰把呂洞賓灌醉?過一會兒我們就明白了。
各位都知道,每年的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是銀河,因為今天不是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望,織女若有所思,而對岸是我牛郎背著一個孩子,手里還抱著一個呢!
這里有一只大的公雞,頭向東方,伸直脖子,發出清脆的啼聲,稱為"雄雞報曉"。"雄雞一唱天下白",然而在旁邊,卻有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正照著我們,真是"吉星高照"。觀賞"吉星高照"要站在最佳的位置,請你們都來觀賞吉星吧,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好運。
各位請繼續向前,抬頭看,可見一條名副其實的日光燈管。它在白天才可發光,才可看到,但是在晚上既是接上電源也是黑漆漆的,正是"一線天開見九重",這是凌霄巖的第二奇景"一線天"。傳說,這是孫悟空的杰作,它在大鬧天宮的時用它的金箍棒打出來的,確實,它很像金箍棒的樣子,而且孫悟空至今還在下面得意洋洋的欣賞著他當年的杰作呢。這是孫悟空,我們和他交個朋友吧,摸摸猴子的頭,一生無憂愁。
這是"凌霄三黃雞",是凌霄名菜之一,還有凌霄豬手、凌霄白雪、紫蘇田螺、春砂排骨等名菜,色香味俱全,很有特色,在凌霄餐廳便可品嘗。
各位請看,前面有福、壽、祿三位仙人向我們敬酒,稱為"三仙敬酒"。他們祝愿我們一生福壽祿齊全。呂洞賓正因為貪杯而醉成那個樣子。
前面有"凌霄瀑布",雖然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四九天"的氣勢,但是也惟妙惟肖。在凌霄巖洞府,還有很多金銀珠寶,上面有"金山銀山"。旁邊有一個財神爺正在看守,以前有一個小偷在這里偷了金銀珠寶,后來被財神爺捉著,財神爺斬了他一個手指頭放在這里,告誡后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凌霄極頂】
在這里,我們可以觀賞到凌霄寶殿和觀景臺的全景,正是"凌霄漫步似千層迷幻,江山錦繡在此陽春"。在前面上方,有一個"仙女舞臺",在晚上,王母娘娘請劉三姐在此做山歌表演。各位今天晚上可以在優雅舒適的凌霄山莊住宿,在這里觀賞劉三姐的山歌表演。如果各位愿意我也在這里唱一段劉三姐的山歌。
各位游客,中國是禮儀之邦,在凌霄巖我們也要講究禮儀,這是禮貌門,請各位先鞠躬在過去,這是清風洞,清風陣陣,涼而不冷,使人有疲勞頓消的感覺,真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
這里有一張漁網,漁網上面有很多灰塵,漁翁已不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他去了哪里呢?原來他聽說玉溪三洞哪里有很多鯉魚,所以跑去那里釣鯉魚了,如果你們到玉溪三洞里面去游覽,就能看到漁翁釣魚的憨態了。
下面是巖底河,可坐船游覽。
各位請往前面看,有一個猴子正倒掛雙腿,伸手正在拼命的撈著什么,在撈月亮吧,但是什么都沒有撈到。各位游客,請跟著我走,很快我們可以看到凌霄巖的第三奇景"水底印月"。請看,下面有關人員的考究,這主要是外面的自然光經過水折射形成的,但是為什么會形成一輪彎彎的明月呢?至今還是一個謎。
【麗城碧水】
這是"麗城碧水"。由一條條彎曲的石坎逶迤圈著一盆盆清澈的巖溶水而成。為什么會形成這些石坎呢?主要是這些巖溶水含有大量的碳酸氫鈣,留到這里遇到障礙物便停滯不前。致使巖溶水析出石灰石沉積凝結,越積越高,形成石坎。到一定高度巖溶水漫過石坎繼續往下流,但是又遇到新的障礙物,巖溶水析的石灰石又沉積凝結,又形成新的石坎,這樣就形成了麗池碧水。在右邊,有萬里長城的縮影。
各位游客,俗話說"水滴石穿",而這里卻水滴成珠,這也算神奇吧。下面有一顆閃閃發亮、晶瑩剔透的明珠,這是凌霄巖的第四奇景"滴水明珠"。
【銀河飄渡】
右邊是銀河飄渡,全程500米,里面有"倒掛蓮花""千層石""佛手""群龍戲水"等美景,歡迎各位坐船游覽。
各位游客,凌霄巖游覽到此告一段落,謝謝大家!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4
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位于韶關市境內,面積290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風景區。1988年以來,丹霞山分別被評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景色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20_年前后,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丹霞山風景區內有大小石峰、石墻、石柱、天生橋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蔥郁,淡雅清靜,風塵不染。錦江秀水縱貫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樹婆娑,滿江風物,一脈柔情。
丹霞山現有佛教別傳禪寺以及80多處石窟寺遺址,歷代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詩詞和摩崖石刻,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5
各位游客,您們好!
我是神州行旅行社的導游,今天我要帶大家去的地方是位于廣東省新會鎮的天馬河邊的“鳥的天堂。”請大家注意安全,陸續登上游艇,隨我去探索“鳥的天堂”吧!
大家一定很奇怪,什么是鳥的天堂呢?其實是一棵大榕樹。這棵榕樹有520_年的歷史,至今都還在努力生長。它的枝干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就這樣生長到了16畝,可想而知,它是多么的大!它也很高,似乎要把天頂破。
目的地到了,這兒就是“鳥的天堂”。岸上很濕,大概漲潮時就會漲上去。看那兒就是“鳥的天堂”――大榕樹。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拍手,把鳥兒引出來吧!快看!那只翠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河里銜著一條小魚,飛回窩里,也許它在喂寶寶呢!這里的鳥多種多樣,大的、小的、白的、黑的、花的。是不是很漂亮呢?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被美景打動了吧!那趕緊攝下來吧!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6
新華鎮三華村,有一處資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
整個古建筑群為三座祠堂及襯祠、后樓組成,坐東向西。北起第一座為“資政大夫祠”,中間為“南山書院”,第三座為“亨之徐公祠”。三座祠堂既各自獨立又連成一體,中間既有青云巷相隔,又有巷門相接。三座主祠均屬三進兩天井形式,總寬48。8米,深59米,總建筑面積約3500平方米。
“資政大夫祠”是清同治年間,三華籍人兵部郎中徐方正為其祖父徐德魁封贈資政大夫而建,與“亨之徐公祠”同是祖祠。“南山書院”則是同治年間兵部主事徐表正為其父徐時亮(封贈“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
祠堂的建筑工藝精細講究,水磨青磚墻,打磨地板磚,上蓋陶瓦,山墻起鍋耳,屋脊嵌立體和浮雕陶塑,檐下有磚雕和木刻。有些磚雕石刻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但仍可窺其昔日的宏大堂皇。
三座祠中最具歷史文物價值的是資政大夫祠前院天井內的圣旨牌坊。牌坊由優質連州青花崗石造成,為四柱三間式,面闊10。8米,明間高9。8米,寬4。3米。分上下兩層,下層為坊,上層為牌。牌額正背兩面鐫刻同治皇帝所頒詔書,封徐德魁為資政大夫的誥命,正背誥命之上分別刻有“圣旨”、“覃恩”豎牌。牌坊的石柱及梁均為削角方形柱,打磨平滑,柱腳均有石抱鼓。
南山書院前院天井內亦建有直奉大夫牌坊。牌坊由磚雕綠瓦及花崗巖砌成,磚雕人物栩栩如生,花鳥蟲魚惟妙惟肖。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7
新豐云髻山旅游區導游詞
沿途游覽路線:[途中]-[游客大道]-[源之景]-[巖之景]
一、去云髻山旅游區途中
新豐縣位于廣東省中北部,全縣總面積2015平方公里,人口24萬。云髻山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700公頃,主峰海拔1438.8米,是新豐江源頭。區內資源豐富,景色優美,可用“風花雪葉”四個字來形容。即“春賞山花,夏弄清風,秋觀紅葉,冬踏冰雪。”
二、游客大道上
云髻山因為主峰像客家亞婆盤在頭上的發髻,所以當地人都習慣叫“亞婆髻”。由于主峰海拔較高,常在云霧間若隱若現,神秘飄然,因此得名叫“云髻山”。
三、源之景
這“源”就是指新豐江源頭。新豐江是東江水系的一級支流,橫貫新豐縣七個鎮,境內全長77.4公里,占新豐江水庫總流量的43%,新豐江水通過東深供水工程將新豐人民的一片深情獻給了下游的惠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地近3000萬人民。
(一)蕉風雨韻
芭蕉屬禾科,屬于熱帶和亞熱帶部分地區的作物,生產期是一年,一般是當年長大當年開花結果的。而這里的芭蕉的壽命是三至五年才結束生命歷程的。為什么呢?因為有著源頭水的滋潤,氣候適宜,慢速生長,要用三至五年才開花結果,所以壽命比較長。
(二)錦衣玉石、楓林石景
看這些石頭穿上這綠色的錦衣多漂亮,在這里可以看到這云髻山的生態植被保護得多么完好。這里也是楓林石景的藝術長廊哦!楓林與山石間的不同生姿,錯落有致,加上纏繞的藤蔓,使你的思維里飄逸出夢幻般的想象。深秋季節,這一片楓葉紅得如火,給你一種對生活,對未來執著追求的熱愛。
(三)天狗望月
大家看,那山頂上的石頭像什么?像不像一條小狗望著天上的月亮。以前有登山的人在上面看過頂部那塊石頭在大風吹時真的會晃動。
左邊那個大高峰像不像我們人類的祖先——猿人的頭相?
(四)思源亭
請看右邊的江源記石碑,它記載著新豐江的來源和新豐人民為保護新豐江源而付出的奉獻。“……水者,生命之汁液;江河者,大地之血脈。故濁流起而國憂,清波現而民喜。且思新豐江何以觀之若明鏡,掬之若玉屑,飲之若甘泉?此乃新豐民眾千百載珍愛生態、涵養水源之功也。 ……”
看!那就是新豐江源頭三疊瀑布,落差為128米,取名為“流云飛瀑”。那刻在巖石上的“新豐江之源”五個字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沈鵬主席題寫的。
(五)新豐江之源、流云飛瀑
這就是新豐江的源頭,亦稱“流云飛瀑”。你們看,這水順著巖石奔流,日夜不息,這可是一種無私的付出啊!
(六)悠園
這小小而精致的悠園,在這里休息,使人們體驗到悠哉怡情的境界。大家看,這里無山不翠,有水皆清,身旁更有讓人驚心動魄的源頭飛瀑,滿園彌漫的水霧令人神清氣爽,怎不樂悠悠。
四、巖之景
我們現在去參觀的是云髻山的巖之景景區,亦名“石景區”,它位于整個云髻山的中上部,海拔一千米左右,這里石景奇特,巖洞神秘,山地幽靜,風景秀麗。
(一)蓮花臺、綠竹獨秀
看這塊石頭,整體是圓的,表面是平的,邊緣的這些輪廓是花瓣,這就是蓮花臺。相傳這是南海觀音奉旨巡天時立足休息的地方,當她架著祥云來到云髻山,被這里的奇石、清流、幽徑及滿山的紅楓林所吸引,于是降下祥云在此石臺上。有一次還特地帶了竹子種在這里,這可不是一般的竹子,它的學名叫綠竹,中藥的竹絮就是它二層皮做的,可治小孩子驚風、風熱、感冒。在云髻山是唯一的一簇綠竹,因而稱“綠竹獨秀”。
(二)茶園
這茶園面積約100畝,看這粗壯蒼勁的茶樹,我們就知道這茶園年代的久遠。相傳,云峰村里有個叫玉蓉的姑娘,不但長相如花似玉,而且心地善良。她常與相戀多年的英俊小伙子青云在這茶園幽會,當他們準備舉行婚禮時,卻被官府強行擄走,玉蓉堅貞不屈。她趁機逃走,官府知道后派兵追捕,玉蓉姑娘不斷變換著衣著,把辮纏成老太婆的發髻,一路上歷盡坎坷,直到回到云髻山這個地方,饑餓疲憊的她便伏倒在這個郁郁蔥蔥的高山頂上。后人為紀念這個從未婚配而流著老婦發型的貞烈少女,把玉蓉姑娘尊稱為阿婆,并將“阿”改為“亞”來予以區別,這就是亞婆髻的由來。(三)親密有間
請看,右邊健壯的石頭就是敦厚老實的青云,而左邊這塊苗條秀美、緊緊依偎在青云懷里的石頭就是玉蓉姑娘了。成語說親密無間,但現實中再親密也有間。你看,青云和玉蓉中間還有一線天的空隙呢。
(四)金龜朝圣、龍巖
抬起頭往上看,這是一個金龜,龜眼、龜脖子,活靈活現,龜首斜仰著脖子向著東方。大家知道紫氣東來,而朝東即為朝圣,這就是金龜朝圣石。看完龜首,我們去看龜身吧!看,身上還有天然的一條龍,不但外形像,而且還栩栩如生。相傳,大凡龜和龍都同時出現的地方,必定是個非常有靈氣的吉祥之地。這里也是觀日出的理想位置。太陽先是在對面山峰間的輪廓里透射出來,然后冉冉升起,如有云霧時,更為好看,像浮在云霧間,最為精彩是在云霧的縫隙間穿透折射出那夢幻般的光芒。
(五)試身石
大家看,這是試身石,能站著進去的游客身材是標準的,如蹲著進去的游客那回去就要減肥了……
(六)龍頭、青龍瀑
大家抬頭往上看,那像龍頭嗎?對,我們現在就是站在青龍脊背上,可沿著青龍路,欣賞身旁的青龍瀑、劍龍瀑等瀑布群,還有千姿百態的紅楓樹、茶樹等植物,仿佛進入人間仙境,美不勝收。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8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鳥的天堂。今天由我做你們的導游,一起來游覽鳥的天堂。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這里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游勝地。我們現在正乘游艇在天馬河上,朝“鳥的天堂”方向行駛。大家抬頭看,呈現在你們眼前的,是一大片翠綠而茂密的.榕樹林,像不像浮在水面上的一片綠舟?你們猜,這兒有多少棵榕樹?告訴你們,這兒僅僅只有一棵榕樹!這棵樹占地有20多畝,樹齡已高達500多歲了呢!讓我們靠近它看看,它那粗壯的樹干上,無數樹枝向著四面八方伸展,枝上又生根,有的伸進泥土里,使勁兒汲取水份,看啊,伸進土里的根上又生枝,一直向外擴散,便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
大家可以看看它的葉子,蒼翠欲滴,綠得多么耀眼,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顯得生機勃勃,好像要把它的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現在我們來到它的濃蔭下,呀,它長得好密呀,真是遮天蔽日啊!
大家豎起耳朵聽,聽到了什么?對了,是鳥兒那清脆的鳴叫聲,你們看,它們有的在梳洗羽毛,有的在追逐嬉戲,萬鳥盤旋飛舞,展翅高飛,這兒最有名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是日出夕歸,而灰麻鶴恰恰相反,是夕出日歸,清晨或傍晚,萬鳥交替出歸,到時,看見了這只,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這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你們絕對應接不暇哦!
現在,讓我們踏上小島,感受它的勃勃生機吧!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9
客家民系是中國八大民系之一,也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他們的村落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圍龍屋。深圳市現存200余座,僅龍崗區各鎮保留下來的就有100多座。占地從幾千平方米至兩萬平方米不等。其中龍崗羅氏鶴湖新居坪山曾氏大萬世居,占地面積均在2。5萬平方米左右,可謂是客家圍龍屋之最。在去客家博物館的路上,就讓我跟大家介紹一下客家人的淵源歷史和客家圍龍屋的基本特征吧。
說起客家人,就不得不提到客家人得名的由來。俗話說有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似乎客家人跟山有著十分特殊的緣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客家人的祖先原是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漢民,從秦朝末年開始,由于戰亂和自然災害等各種原因,很多中原人紛紛南下遷徙,另謀生路。在千余年的時間里,他們避往山區,聚族而居。因為一心不忘祖先根基,他們稱自己為客人,久而久之也就被叫成了客家人
客家人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和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自己的客家文化和廣闊的社會區域,從而成為漢民族的一支人口眾多,分布甚廣,英才輩出的客家民系。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四海為家,刻苦勤儉,崇尚忠義,敬祖睦宗,重教崇文。
目前,廣東大約有2100萬人講客家話,全世界約有6500萬人使用客家話。世界客屬大會曾經在多個地方召開,高朋友云集,熱鬧非凡。
雖然深圳的考古發現顯示在五六千年以前這里就有人類生活的足跡,但客家人徙居在此的歷史最早只能追溯到800年前的宋末元初。而大規模成批的遷入,則是在清代1684年下令招墾時期,所以現存的客家民居主要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為了保護圍龍屋古建筑,深圳市已經把它列入文物保護范疇。被界定為一級保護的客家民居有10處,2級的有26處,3級的有28處。
圍龍屋的建筑非常獨特,整體布局以圓形或者橢圓形的建筑結構,或是方型,長方形的城池結構為住。房間與房間首尾相連,整個大院只留一個出口供出入,既可互相照應,又容易防御攻擊。由于所有的房間大門都向內開,整個建筑外墻將所有房間都包圍在內,而且首尾相連,恰似一條巨龍,故此叫圍龍屋。由于世代相居,新成長起來的一輩和新搬過來的族人在原來的圍龍屋外又蓋起了新的房屋,而且同樣是首尾相連,只不過規模在內圍之上,將內圍龍屋團團包圍起來。內圍和外圍有天井相通,屋頂上也有崗亭和甬道,構成了一個既可作為居住地帶,又可作為防御工事的獨特建筑。圍龍屋所用的建筑材料也非常特別,不是用傳統的土磚建造,而是用加了糯米漿,稻草,甚至是蜜糖等材料,這樣就能增強泥土的黏性,使圍墻更加堅固耐用。
圍龍屋前通常會有半月形的池塘,一是可以蓄水,防火,二又可以養魚,符合廣東人有水即為財和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各位游客,我們已經抵達了位于距離深圳約28公里的龍崗鎮羅瑞合村,即將參觀的客家博物館也就是鶴湖新居,是龍崗地區目前保留最為完整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全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
鶴湖新居始建與公元1817年。歷三代,數十年建成,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內部結構嚴謹,造型別距特色。最興盛時有四代同堂,千人居住。
圍墻內民居呈回字型,整座建筑群由內外兩圍相套而成。外圍平面前寬后窄,就像一枚古代的銀錠,內圍有高墻與外圍相隔,平面呈正方形。一條中軸線上,地勢從低到高,有下,中,上三堂。圍龍屋內部布局錯落有致,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九天就是指九條天街,井就是天井,十閣就是指兩個望樓和八個碉樓,走馬廊指的是在圍屋的后墻上,并靠外一邊都有一堵高1。3米的墻,兩墻之間一條寬40厘米的人行過道。
我們在鶴湖新居可以通過杰出人物榜,看到民族英雄文天祥近代革命家廖仲愷,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當代商界曾憲梓等眾多文學家,科學家。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客家人的驕傲。
如今的鶴湖新居展出了民間的釀酒坊,水車,榨糖機等農用工具,設有客家婚俗展,舉辦過國際攝影節,客家文化節,隨著多部反映客家生活的電影,電視劇在這里拍攝,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海外人士會回到中國,會到這里尋根。
感謝大家的配合,接下來請自由拍照半小時后于門口集合上車,謝謝!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10
梅關梅嶺,這個美麗而有詩意的名字,蘊含著多少膾炙人口的故事,提起梅嶺,人們自然地會聯系到梅嶺古道、梅關樓、庾嶺寒梅;也會聯系到張九齡、張九齡夫人廟 等;亦會聯系到陳毅等革命者。梅嶺距南雄市區約30公里。該景區的聞名之處,一是古關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勝景。
“嶺南第一關”梅關,設在梅嶺上,被列為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的旅游勝地。梅關,古稱秦關,又稱橫浦關,宋時立關于梅嶺上,并刻有“梅關”二字,遂稱梅關。
梅關,古稱秦關,又稱橫浦關。坐落在南雄縣城約30公里梅嶺頂部,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梅關的隘口合嶺路,為唐朝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張九齡主持開建,路基寬約5米。宋時,人們以磚砌路面,立關于嶺上,署有“梅關”二字,遂得名。關樓南北兩面門楣嵌有石刻匾額,北門額書“南粵雄關”,南門額則是“嶺南第一關”。梅關是歷史上南來北往的重要驛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梅關南北遍植梅樹,每至寒冬,梅花盛開,香盈雪徑。此處腳跨兩省,游人可并賞粵贛兩省風光。
梅關古道始通于秦漢,是古代溝通中原與嶺南的五條交通要道之一。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為適應當時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張九齡又奉詔另鑿新道。前后用了二年的時間,開通了一條寬1丈,長30華 里,兩旁廣植松梅的大道。現存的梅關古道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的鵝卵石。
古道上,梅嶺是粵贛交界的一個隘口,秦時在此設關,叫梅關。梅關是南嶺上最重要的關隘之一,關上聳立的關樓,為北宋時筑。關樓拱門兩面嵌石刻,北為南粵雄關,南為嶺南第一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曾在此領導了三年游擊戰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梅嶺三章》。現在,當年陳毅活動過的地方,已被開辟為旅游景點。
寒冬臘月,滿嶺梅花盛開,是沿古道觀賞粵贛兩省風光的大好時節。
關于廣東的導游詞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旅程的導游,本人姓朱,可以叫我朱導。
我們現在乘著游艇在天馬河上,向“鳥的天堂”使去。大家抬頭看,呈現在你們眼前的,是一片翠綠而茂盛茂咪的榕樹林,像不像浮在水面的一片綠洲呢!你們中有人也許知道,他只是一棵樹,它粗壯的樹干上,無數樹枝向著四面八方伸展,枝上又生根,所以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
大家可以看看它的葉子,蒼翠欲滴,翠綠欲流,綠的那么耀眼,似乎每一片葉子綠葉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顫動,顯得勃勃生機。好像要把它的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現在我們來到它的濃蔭下,呀,它長得好密呀,真是遮天蔽日啊!
大家豎起耳朵聽,聽到了什么?對了,是鳥兒那清脆的鳴叫聲,你們看,它們有的在梳洗羽毛,有的在追逐嬉戲,萬鳥盤旋飛舞,展翅高飛,這兒最有名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是日出夕歸,而灰麻鶴恰恰相反,是夕出日歸,清晨或傍晚,萬鳥交替出歸,到時,看見了這只,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這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你們絕對應接不暇哦!
現在,讓我們踏上小島,感受它的勃勃生機吧!
【廣東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廣東的導游詞范文03-23
廣東導游詞范文12-21
廣東景區的導游詞12-21
廣東景色導游詞12-21
廣東幽默導游詞10-29
廣東景區導游詞03-07
廣東東莞概況的導游詞07-18
廣東連州地下河導游詞12-27
廣東連州地下河的導游詞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