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北京的胡同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愛北京的胡同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名胡同三千六,無名胡同賽牛毛。”人們常說,先有了北平,才有了老舍的小說。老舍筆下的北平是“有院子與樹,不擁擠也不僻靜的”,而在蕭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一文里。從車夫到鴻儒,從小販到茶客,每一個北京人的真實生活都在這彎彎曲曲的胡同里上演。胡同,就是北京人的精神家園。
我出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爸爸說他小時候住在西直門,媽媽說她小時候住在北長街,可惜我一出生就住在高樓里,然而在我上學前有幸住在了北鑼鼓巷的一間小平房中,在那幾個月里,我每天都穿梭在鑼鼓巷周圍的胡同中玩耍,算是對老北京的小胡同有了親身的感受。
蕭乾在書中這樣描寫道,胡同里從早到晚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大清早就是一陣接一陣的叫賣聲。挑子兩頭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黃瓜”,碧綠的葉子上還滴著水珠。過一會兒,賣“江米小棗年糕”的車子推過來了。然后是叮叮當當的“鋦盆鋦碗”的。最動人心弦的是街頭理發師手里那把鐵玩意兒,嗞啦一聲就把空氣蕩出漾漾花紋。北京的叫賣聲最富季節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兒大甜螺螄”,夏天是蓮蓬和涼粉兒,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噴噴粘糊糊的,冬天“烤白薯真熱火”。每一條胡同都記錄著老北京人的真實生活,如此遙遠卻又如此真實。老北京的胡同不僅是北京人出入家門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風情的博物館,烙下了許多社會生活的印記。這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儼然已經成為北京文化的`象征。
數以千計的胡同圍繞在紫禁皇城周圍,見證著幾百年來紫禁城的朝代更替和興衰榮辱,這一磚一瓦都承載著百年以來民俗的氣息,這些胡同始終保持著古老的姿態,靜靜地守候在北京的一角,看著北京人一代代繁衍,觀著北京城一步步的演變,這個數百歲的“老人”就是新、老北京的見證。
我非常喜愛北京的小胡同,更喜愛小胡同中蘊含的風土人情。我為自己生活在北京而自豪。蕭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一書深刻地描繪出了積淀在胡同深處的文化,在此也向大家推薦此書。
【我愛北京的胡同作文】相關文章:
老北京胡同英語閱讀06-18
英語六級翻譯訓練:北京胡同09-19
故鄉的胡同教案12-03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我愛北京天安門12-01
《胡同文化》教案(精選8篇)06-06
胡同文化教學設計模板11-13
胡同文化語文優秀教學設計11-12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北京的符號09-28
《我愛陶爺爺我愛幼兒園》的教案設計12-06
《我愛媽媽 》課程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