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間四月天》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1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學上著述不多,本書精選其詩歌、小說、散文佳作。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溫婉清麗,但并不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嬌弱女子,筆下流露出令人驚訝的對民間百態(tài)的深諳,實有創(chuàng)作天賦。林徽因的一生是輝煌的、感人的,不能僅僅停留在她的詩文上。
林徽因陪同梁思成15年間先后走了中國150個縣,查證測量了2738處古建筑,由于野外工作艱苦,林徽因的身體受到極大的摧殘,肺結核病始終在折磨著她,但是林徽因為了完成學術研究的工作廢寢忘食,緊隨梁思成長途跋涉完成了許多古建測量數據的紀錄,及建筑結構的圖紙繪制,出色的體現了林徽因在建筑學方面的天才。
這位秀外慧中的民國女子,早已化為一代傳奇,于歷史中定格為“人間的四月天”:
心若向陽無畏悲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點亮了四月的風。
鵝黃,暖綠,蓮白,和夢里漾著初春的軟,你是;人間四月天。
但在真正拜讀她這本書的時候,我卻感覺到了她無以言表孤獨和厚重!
“生病,這短暫的逃離,讓林徽因感到一種”奢侈的愉悅“。只不過,她享受的不是父母的寵愛,不是浮生偷得半日閑,而是終于能夠置身事外的清凈,不被人圍繞和打擾的孤獨!”
“如果說,人在旅行的時候是處在彩色的油畫中,濃墨重彩,應接不暇,一轉眼,一拐角,處處是驚艷和歡欣鼓舞;那么日常生活則是把人拽回沉悶的黑白畫中,這幅黑白畫的人物、場景和故事都是老掉牙的、千篇一律的。人們需要旅游,是想從沉悶的黑白畫中探出頭來,喘一口氣,但是旅游之后,視覺和心情的盛宴散去,曲終人散,一切如常,更反襯出黑白畫的枯燥和無聊!
她是一代女神,傳奇,新一代女性的代表!處處做自己,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在順其自然和言行舉止中展現的淋漓盡致。敬佩她很認真的對待自己!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2
這兩天我又癡迷了,心中百般地丟不下,和著《人間四月天》時晴時陰,時風時雨。品味著徐志摩的愛情故事,時笑時慰,時哭時思。徐志摩是怎樣一個浪漫而又悲苦的人啊!
他是那個時代第一個沖破包辦婚姻正式離婚的人!寧愿千夫所指,不愿三妻四妾,追求愛情的至上唯一。
他是那個時代最杰出的青年詩人!生前有三本詩集出版,最多時在三所大學任教,受到無數學生的喜愛和擁戴。
他是那個時代最特立獨行的青年才俊,與有夫之婦陸小曼的愛情成為社會新聞,飽受爭議,甚至受到其恩師梁啟超先生為徐的證婚中的訓斥。
他因飛機失事的突然離去,正應了他的詩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由此我想到了宿命,我一直不相信的,但現在我似乎不得不信。徐志摩是為林徽因而活,林是徐的心靈伙伴;同時徐志摩又是因林徽因而死,徐是為應林聽演講之邀而遭不測的。老天爺仿佛是一雙無形的手,1920年的林徽因拒絕徐志摩的追求是不想因為他而欠下良心債,然而魔咒的是11年后林徽因仍然是因為徐志摩的不幸離去而傷心、自責。
對于徐志摩來說,張幼儀從妻子變成朋友,林徽因從情人變朋友,陸小曼從朋友變妻子,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徐與三位女子相互間并未交惡,不做夫妻做回朋友,相互交往聯絡,由此可見,他們的心胸和修養(yǎng)是超人的,90年后的我們這一代人也未必有這樣的境界!
據資料介紹,徐志摩的生命被熱愛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續(xù):張幼儀自立、自強,繼續(xù)侍奉公公,撫養(yǎng)兒子,并在上海創(chuàng)立時裝公司、女子銀行。林徽因揀拾了一塊失事飛機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議設置“志摩獎金”鼓勵文學青年。陸小曼終身素服,絕足社交場所,編輯出版《徐志摩全集》成為她唯一的心愿,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一愿望最終沒能實現。
我喜歡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黃磊扮演的徐志摩,自然真切,周迅扮演的林徽因,清純美麗,劉若英扮演的張幼儀,賢惠能干,但是不喜歡伊能靜扮演的陸小曼,既不漂亮,也不嫵媚,演技不咋樣。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3
繽紛四月,抵擋不住熾熱的心。
林徽因,早在心中如詩如畫的女子,曾聽老師講過她,有文采又漂亮,是當之無愧的才女。早些來,她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她是徐志摩在有了兩個孩子后卻堅持追求的女人、又是在金岳霖手下受盡了呵護的'人、最后與梁思成相愛……很多人都說她是溫和的,她的性情沒有太多的放縱,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也沒有陸小曼的決絕、更沒有三毛的流浪放逐。而我讀她的作品,好似感覺到了那清秀外表下一個想要包容世間冰涼的一顆火熱的心。好似在談吐著,她的浪漫、熱情。
再看她寫下的人物的傳記、還有給已逝去志摩的信、千姿百態(tài)的詩詞……我仿佛看到了她如嬌嫩四月的娉婷。林徽因是南方的美女,骨子里流露出獨數江南的溫婉,有著陽谷淡淡的溫暖、時而小小的憂傷,盡是數不盡的妖嬈,她堅定而清脆,柔婉而又執(zhí)著。她的文筆是另一種的純美,與落魄潦倒無所有關、與慘淡世態(tài)無所有關,沒有疼痛,只有清新與優(yōu)雅。
而一句愛的贊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被讀者們稱贊為“夢中的白蓮”,酷似林徽因的輕靈與鮮妍,似蓮般純凈的一生,是世人對她最高的評價。詩中的星子、細雨、云煙、燕、呢喃……全然一副美好的意境。小橋流水、風高云淡、春水煮茗、桃柳抽芽,在細微的夏風和溫馨的陽光漸漸淡出人們的眼簾。這是作為母親的林徽因為兒子的到來而表達出由衷的喜悅,也是血濃于水的愛!在詩的節(jié)末,一般都是用句號或者是省略號,表達意猶未盡的內涵美,而我卻看到一個很稀罕的感嘆,足以證明,這愛的洋溢!
愛在四月天的恬靜,是星子在眨巴眨巴眼睛。
愛在四月天的娉婷,是百花冠冕的無盡鮮妍。
愛在四月天的嬌嫩,是鵝黃嫩綠的柔嫩喜悅。
如沐春風,我看見林徽因站在陽光底下,星眸中是對還未出世的孩子的期待,對生活給予她延續(xù)的歡喜,對這個小生命的贊美。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作文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4
最近梁思成第二任夫人林洙在微博上小小的火了一把,起因是網友挖出了林洙早年上電視節(jié)目的一些截圖,節(jié)目中林洙對林徽因進行了一些“輕描淡寫”的貶低。“林徽因基本不做飯的”“林徽因的家事都是有阿姨、保姆完成的”?吹竭@樣的言論我不禁冷笑。一位為建筑,文學和國家做過杰出貢獻的才女,就這么被隨隨便便誤解和貶低。她那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直被誤解為這首詩是寫給詩人徐志摩。事實上,這首詩和徐志摩毫無關系。因為這是當年林徽因寫給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的。
如果你覺得有爭議,其實可以仔細分析下詩歌的內容,就拿大家最喜歡的兩句“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來說吧,花開、燕子呢喃、希望,怎么都不像是寫一個30多歲的男人的,而是像寫一個新生命。只有小孩發(fā)出的聲音才會像“呢喃”,才會像花開,才會是林徽因的希望。大家覺得是不是呢?
另外,林徽因寫這首詩的時間是1934年,這時候,徐志摩早已離世。她不可能把一個已故的人寫成一樹樹的花,還把他視為希望吧?
其實,關于這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也曾親自辟謠過,他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后的喜悅中為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
林徽因的性情是溫和的,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沒有三毛的放逐,不管她的生活受到多少人的贊美與不解,她依然樂觀執(zhí)著,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也不張揚,她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她淡定優(yōu)雅,端莊嫻舒,可以令徐志摩為她寫下最美麗的詩章,令梁思成和金岳霖兩位才華橫溢的男子相安無事的為她甘愿守護一生,都說文如其人,讀她的一首《你是人間四月天》就象四月天剛萌發(fā)的春意,既不華麗,也不冷峻,但卻輕柔綿軟,清新溫暖。又好似她如蓮的一生,純凈,柔美,典雅,讓人從身體到心靈感受到一種愉悅的震顫!
在這鮮花盛開,星光燦爛的夜晚,內心充斥著溫暖和感動,站在窗前,依欄遠望星空,任微風吹拂著額前的發(fā)絲,彷佛看到一位清麗秀美的女子,攜帶著花的芬芳,微笑著站在廣袤的夜空中,我的耳邊又響起了《你是人間四月天》美麗詩章。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5
“我說你是人間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那輕,那聘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圓月。”
這是一首多美的詩,我思。又有哪個如此偉大的人兒寫下,字里行間含情脈脈的詩句,我為之臣服。細雨點灑在花前,你形象描在心間。
這是一個委婉柔情的江南城市,煙雨蒙蒙,湖水蕩漾,岸邊垂柳愈發(fā)亮綠,在風情萬種的城市里淡淡梳妝,在一百多年前的這里,曾誕下一個嬌小的女嬰,她繼承了杭州城的清新樸素,柔美大方,她的名字也是這么美———林徽因。
林徽因美麗`柔情,才讓許多人一見傾心。她被徐志摩懷想了一生;她被梁思成寵愛了一生;她被學界泰斗金岳霖守護了一生,甘愿為她,終生不娶;她更是被世間愛慕了一生。她就似一朵白色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輕輕搖曳在花池中央。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是為她而作,令人羨慕又不禁嘆服!林徽因是個理性的女子,她不會被感性沖昏了頭腦。她知道,玫瑰與面包,應選后者。玫瑰雖然浪漫,卻也只是風花雪月,只有面包才可以一直長久。林徽因毅然結束與徐志摩的戀情,轉而尋找自己的面包,她的果斷理智無一不讓我嘆服。
林徽因保持著對文學的一種敬畏的熱情,就連晚年到香山養(yǎng)病也不忘創(chuàng)作,她的才華`文理兼通又何嘗不令我嘆服,,林徽因成績斐然,她幾乎標志了一個時代的顏色,出眾的才傾城的貌,她就像一個春天的童話,幸福而浪漫。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的白蓮。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何嘗不是人間的四月天?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6
愛過了就無悔無怨,我崇拜徐志摩老爺爺,如果許我個徐志摩,我愿愛他一輩子不分不離。“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就這一理念,舍之,棄之。不斷尋找自己的靈魂伴侶,最終在康橋,他找到了,他的靈魂伴侶———林微因,一代才女知書達理,他們,你情我愛,真心相愛,瘋狂的戀愛著……徐志摩有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婚姻,媳婦張幼儀對他忠心耿耿,在他離開的期間,精心照料家里,病重的婆婆,幼小的孩子,左等右等等來的是徐志摩跟她離婚的消息。張幼儀令我佩服的是,她沒有死粘亂纏,而是決然放手,放開徐志摩讓他追求自己的真愛。我不知道這個女人所承受的苦有多少,也不知道這個女人所哭得淚有多少,一個偉大樸實的農村婦女,她所做到的是多少現代婦女所做不到的。離婚后她依然忠心耿耿的照料婆婆,孩子。與徐志摩成為無話可說的朋友,知音。
離婚后的徐志摩與林微因的愛情之路并沒有想象中順利,林微因的知書達理使很多男子青昧,金岳霖承若非她終身不娶。父母安排的夫君梁思成,是父母親戚認準的好男人。林微因是父母眼中絕好的女兒,她不會反抗,即使很愛徐志摩,但她還是遵循父母之意和金岳霖結婚。放下總比愛上難很多,沒有辦法,他可以為林微因寫很多詩,可以為林微因每天寫一篇日記,即使她可能看不到,但他不可以強求,因為只要林微因幸福,他就無所牽掛。因為愛,他懂得放棄。于是徐志摩傷痕累累的離開康橋,離開了他的靈魂伴侶,離開了所有的錯誤……踏上了繼續(xù)尋找靈魂伴侶的旅程。
還好有個志同道合的陸小曼,同樣的敢愛敢恨,同樣的敢為愛情拋棄一切,才是徐志摩不那么沮喪,或許就是她的出現,才使徐志摩的人生沒有遺憾,才使徐志摩的愛情之路得以完美,才使徐志摩的夢想最終實現……
我愛徐志摩,或許是與生俱來的觸感吧!高一時,當我在睡夢中醒來,模模糊糊的聽到語文老師在講徐志摩的故事,就是因為那時沒有錯過,才使我如此深愛,如果許我一個徐志摩,我愿意一輩子靠在他懷里,不離不棄。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7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寫出像徐志摩那樣感人肺腑的詩,可是我做不到。因為我不知道我的徐志摩在哪,何時出現……
每一天的奇思妙想都在等一個瞬間,一個擦肩而過,一個回眸一笑,一個轉頭,一個眨眼的瞬間,那個瞬間找到我真正的靈魂伴侶,不分不離不棄的日子,陪伴你的是真正愛你的,永遠有多遠,永遠就是不管哪一天離開,你身邊陪你的都是愛你的,愿意和你一起浪跡天涯的那一位。何時起,我喜歡做公交車,喜歡給別人讓座,希望讓座的那一瞬間,命中注定的那個能出現。左右尋找,只是等下個愛我的人的出現。
當血液在左心房流到右心房的循環(huán)中,是那么的安靜,安靜到可以聽到主動脈的跳動,現在我懂得藥物的作用大到我都有想不到的疑惑,對啊,或許我不該吃什么促眠,鎮(zhèn)定的藥,看什么鬼片。搞得自己成天神經兮兮,在等不到你電話的夜,舉起又放下電話,最終通了,只不過對方正在游戲中瘋狂,“忙著呢,掛了”。心好亂好慌,現在我衰老中,我的手成了老太太的手,呵呵,現在我明白藥物不能亂使用,但一切晚了。沒有辦法的事是,我貌似真愛上你了,離不開你了,所以才會那么傻,如此荒唐,可是,你似乎永遠不會在乎我,不會愛上我,也不是我要找的那個,呵呵,也不是那個徐志摩。
一直以來,都是自己自作多情,或許,你在人家心中只是傻子,有一種人,很聰明,總是耍別人,以免自己受傷,還有一種人他很傻,總是怕別人受傷,讓別人耍自己。或許,一直以來我就是那個傻子。傻到愛你都在回避,傻到想你都在隱瞞。傻到明明清楚是玩你,還在糾纏。這種人就是害自己害到傷不痛。注定要受傷。傷到死!
徐志摩,你是人間四月天,有你人間就永遠有光明,有你人生就不在那么乏味,尋找靈魂伴侶中……總會出現那么多不稱心不如意。
【《人間四月天》讀后感】相關文章: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讀后感06-02
人間四月天經典散文07-01
人間的四月天經典美文01-26
描寫人間四月天的作文07-15
人間四月天高中作文07-02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賞析01-29
人間四月天的初中作文02-24
你是人間四月天讀后感(精選12篇)06-01
人間四月天的抒情散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