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養心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夏天養心的方法
要清心寡欲。少一分貪念,就會少一分心煩。中醫認為,“過喜傷心”,所以老年人要善于調節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要多閉目養神。有空就閉目養神,閉目可幫助老人排除雜念。
夏天要多靜坐。靜則神安,哪怕5分鐘都可見效。每天老年人應在樹陰下或屋內靜坐,15—30分鐘即可。也可聽悠揚的音樂、看優美的圖畫,或去釣魚、打太極拳。
夏天要心慢。夏天天氣炎熱,血液循環加速,心臟容易負擔過重,所以夏天要慢養心,不能勞累。只有心先慢下來,呼吸才慢得下來。休息時要減慢生活節奏,使心跳減慢、呼吸頻率降低,生命活動的節奏慢下來,心臟才能得到休息。
夏天要多乘涼,少出汗。夏天出汗多,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易傷心之陰陽。加之夏天溫度高,體表的血量分布多,這樣容易導致老年人出現心腦缺血的.癥狀。而且,夏天出汗多,易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所以夏天要降低活動強度,避免過度出汗,并適當喝一點淡鹽水。但是,該出汗時則要出汗,老年人也不能閉汗,在房間里開空調的時間不能過長。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立夏以后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應晚睡早起,以順應陰陽變化。同時,在夏季人們應養成午睡的習慣。午睡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會讓人感覺沒有精神。午休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發生疾病。
夏季陽氣上升,食用過多油膩、易上火食物,會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建議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預防動脈硬化。
夏季氣溫漸升,易出汗,汗為心之液,若此時再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機體缺水,故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防止心肌缺血發作。
夏天到來天氣漸熱,“暑易傷心”,高溫天氣易使人“心躁”。因此,應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通泄自如,以免傷心、傷身、傷神。炎熱的天氣難免使人心情煩躁,但這時若能保持笑口常開,恬淡虛無,不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還能協調人體各臟器,使其保持正常狀態。
夏天養心的注意事項
少怒
怒是七情中最強烈的一種情緒。“怒不節,氣乃不固”。怒則氣機不暢,出現氣逆和氣滯,引起心腦血管病。故善于養生的“老壽星”,無不忌怒。止怒的主要方法是自制,易發怒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要自我克制。或者有意識地轉移目標,平衡穩定自己的心境,用理智駕馭情緒,或改變一下環境,使心情冷靜下來。
少欲
養身貴在養心,養心貴在養神。人不能沒有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和追求。但這種追求要從實際出發,切勿脫離主客觀條件,甚至想入非非,最終因失望而痛苦,憂思成疾而影響健康。因此,會養生的人均減少個人私欲,淡化名利。
少言
少言并非不說話,而是勿喋喋不休、不喊大叫,更不要經常激怒而吵架。若經常不斷地大聲說話,就會使人中氣不足,影響呼吸器官的功能,不利于健康。
少食
飲食不能過,如果每頓飯吃得過飽,血液長久地集中于腸胃,其他臟器相應缺血和處于抑制狀態,就會產生困倦感。甚至會誘發膽囊病、糖尿病、肥胖病,導致早衰,縮短壽命。
少臥
老人好臥,但需有節制。若長時間臥床休息,會損傷陽氣,陽氣不暢,腸胃消化力減弱,身體機體活動隨之衰減,而容易得病。冬季傷寒,夏季傷暑,均為“久臥傷氣”所致。
少坐
“久坐傷肉”。有的老人迷戀電視、“麻將”,出門以車代步。久坐,脈絡淤滯,氣血不暢,導致下肢萎縮、腫脹、脈管痙攣出現青紫、行走困難。這就是醫學上的“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所以,老人應盡量活動肢體,多走路,參加適度的文娛體育活動,盡量避免人未老,腿先老。
【夏天養心的方法與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女性養心的方法及注意事項04-19
養心菜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7-14
蟹爪蘭夏天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9-05
夏天保存藥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項07-02
夏天游泳的注意事項07-22
夏天洗車注意事項07-27
夏天行駛注意事項07-28
夏天洗澡的注意事項07-02
孕婦夏天注意事項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