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運動前后注意事項
孩子們都喜歡運動,跑跑跳跳、戶外活動,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在孩子的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運動前后注意事項,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運動前后注意事項
很多家長們覺得小孩子常常運動就能長個高個子,身體棒棒。其實小孩運動也有很多要家長注意的地方。
活動之前
1、家長首先要檢查活動的場地、設(shè)施與幼兒的著裝。
應(yīng)先排除活動場地上的異物和積水等不安全因素。查看一下活動設(shè)施是否定期檢修,避免發(fā)生意外。運動服裝要輕便、舒適,避免過多、過厚的衣服限制 幼兒活動。幼兒也不宜穿過硬、過厚的皮鞋,以免扭傷、摔傷。
2、掌握好適宜的活動時間。
如:上午10時和下午3時為幼兒戶外活動的最佳時間。研究表明,上午10時和下午3時是全天中空氣較清潔的時間。上午9時后,地面受陽光照射, 溫度升高,空氣對流迅速,積聚在人呼吸帶的空氣污染物稀釋、擴散。午后3時,氣溫較高,風速快也有利于空氣凈化。所以這兩個時間段為幼兒最佳活動時間。
3、選擇適合的天氣。
霧天不宜讓幼兒外出活動,因為霧天空氣濕度大,霧中不僅帶有煤煙、粉塵、病菌等有害物質(zhì),而且霧可以阻止廢氣向空中擴散。霧天濕度大,相對缺 氧,幼兒會感到胸悶、心慌、氣促、無力。霧天視物不清,也易造成幼兒碰傷、跌傷。而烈日當空時,幼兒在戶外活動容易中暑;飯前、飯后半小時內(nèi)活動則易吸入 冷空氣,產(chǎn)生胃痙攣,對幼兒身心造成不利影響。
活動期間
1、家長要觀察、了解幼兒的活動狀況。
一般可采用觀察法和脈搏法測定。活動量適宜時,幼兒面色紅潤,汗量不多,呼吸中速稍快,動作不失常態(tài),情緒愉快,注意力集中。幼兒在游戲中的平 均心率能保持在130-140次/分之間。反之,幼兒活動后則臉色蒼白,汗量很多,幼兒出現(xiàn)一副很疲勞的樣子,表明活動量過大,應(yīng)適當減少。
2、應(yīng)注意幼兒活動中運動量的比例安排。
根據(jù)幼兒人體生理機能活動上升—穩(wěn)定—下降的一般規(guī)律,家長要掌握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漸上升,活動結(jié)束前又逐步減少這一原則,以便在活動結(jié)束后的 較短時間內(nèi),很快恢復正常。
3、加強幼兒活動時的護理,家長要做到既保護好孩子,又使孩子得到充分的鍛煉。
如在活動時可根據(jù)活動項目給予指導,告訴幼兒注意事項,同時也要及時給幼兒穿衣、擦汗。對于出汗量大的幼兒和體弱兒,活動時可給他們背后墊一塊 干毛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活動后著涼。
活動過后
1、活動后不可讓孩子馬上飲水或吃冷飲。
因為幼兒在活動后,全身各部分臟器血液流量大大增加,飲用大量水分會給心臟增加很大的負擔,長此下去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千萬不可在活動后食用冷 飲,如:喝冰凍汽水等。因為幼兒活動后新陳代謝旺盛,各種臟器的毛細血管均處于擴張狀態(tài),血液循環(huán)較快,若此時馬上食用大量的冷飲,會刺激各處的毛細血 管,尤其是胃腸道的毛細血管立刻收縮,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yīng)和消化液的分泌,時間一長必定會引起胃腸道的功能紊亂,出現(xiàn)腹瀉、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癥狀。
2、活動后不可馬上讓孩子洗冷、熱水澡。
若幼兒在渾身是汗時馬上去洗冷水澡,冷水刺激皮膚神經(jīng)感受器,使皮膚毛孔突然關(guān)閉,全身毛細血管包括腎臟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在臨床上會產(chǎn)生畏 寒、發(fā)熱、渴、尿少等癥狀;若毛細血管強烈收縮,更會引起血壓升高,出現(xiàn)頭暈、頭痛、頭脹、眼花、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yīng)。若幼兒活動后即去洗熱水澡,會刺激 皮膚、肌肉毛細血管擴張,體內(nèi)的血液過多地分布到皮膚、肌肉中去,勢必造成心臟、肝臟、腦等人體的重要器官血液流量減少,從而出現(xiàn)頭昏、胸悶、眼花,甚至 暈厥現(xiàn)象。若不引起重視,幼兒經(jīng)常性地運動后馬上洗熱水澡,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長期的、慢性的、難治的頭昏、頭痛等病癥。
兒童運動健身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運動前先熱身
兒童在運動前進行熱身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它們。由于兒童的身體各方面發(fā)育還不健全,都處在發(fā)育的階段,做好熱身運動,不僅能更好的防止在鍛煉時發(fā)生意外,還能提高后期的鍛煉效果。
合理的運動強度
適合兒童運動的項目非常多,負重類項目不可取,他們的體能還達不到負重的程度,長時間負重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兒童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可以選擇足球、籃球等團隊項目,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預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運動時最容易出現(xiàn)的運動傷害之一,尤其最近全國高溫不斷,更要警惕中暑、熱射病等問題。如果兒童運動時出現(xiàn)頭暈面紅、惡心嘔吐等癥狀,很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此時要立刻停止運動并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處進行降溫。
嬰幼兒運動鍛煉方法和注意事項
1、抬頭訓練
寶寶出生一般2個月后可以進行俯臥后抬頭,可以讓寶寶俯臥,用玩具逗引他抬頭,或者家長用兩只手分別托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豎著抱寶寶趴在大人的肩膀上,讓他抬頭觀看室內(nèi)外顏色鮮艷的物品,俯臥抬頭練習不僅能鍛煉寶寶的頸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對寶寶較早正面面對世界,接受較多的外部刺激也是非常有利的,但一定要注意每次不要時間太長,避免寶寶太累。
2、翻身訓練
一般從寶寶3個月開始就可以訓練他翻身了,比如大人手拿寶寶感興趣能發(fā)出響聲的玩具分別在兩側(cè)逗引他,并親切引導和幫助,訓練寶寶從仰臥位翻到側(cè)臥位。翻身主要是訓練寶寶脊柱的肌肉和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訓練寶寶身體的靈活性,同時,翻身也擴大了寶寶的視野,能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一般每次2~3分鐘,注意在練習翻身的時候避免扭傷寶寶的手腳。
3、穩(wěn)坐訓練
5個多月的寶寶就可以練習坐了,剛開始坐的時候是向前傾著坐的,慢慢地他才能把腰直起來像大人一樣坐著。訓練寶寶坐穩(wěn)主要是訓練寶寶腰、背部肌肉和脊柱肌肉的力量,開闊視野,大人誘導寶寶活動的范圍更大,使他探索的世界更寬廣。剛開始練習坐著的時候3~5分鐘就可以了,以免寶寶的脊柱受到過大的壓力。
4、爬行訓練
一般在寶寶6個月以后,就可以進行爬行訓練了。將寶寶的身體俯臥在床上,媽媽在寶寶前面放置一些好玩兒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并鼓勵寶寶去拿玩具,爸爸可在身后用手推著寶寶的雙腳掌,讓他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后逐漸減少幫助,讓寶寶試著自己爬。當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鍛煉了胸腹背與四肢的肌肉,并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日后的站立與行走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基礎(chǔ);此外,爬行對孩子來說是一項較劇烈的活動,消耗能量較大,據(jù)測定:爬行時要比坐著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著多消耗兩倍能量,這樣就有助于孩子吃得多、睡得好,從而促進身體的生長發(fā)育。
5、站立訓練
寶寶在經(jīng)歷了抬頭、坐、翻身、爬行等運動發(fā)育的過程,慢慢過渡到要開始學習站立了。一般在寶寶9-10個月時就能獨自站立了。剛開始時,可用雙手支持在寶寶的腋下,讓其練習站立。當寶寶兩手扶站較穩(wěn)時,可訓練一手扶站,讓寶寶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站立不僅僅是運動功能的發(fā)育,同時也能促進嬰兒的智力發(fā)展。
6、走路訓練
一般來說,在寶寶學獨站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在學扶著東西走了。家長可以讓寶寶扶著床沿或者沙發(fā)站立,家長在另一頭用玩具吸引他,讓他學會挪步,移動身體。當孩子具備了獨站、扶走的能力后,就離會走不遠了。寶寶走路有早晚,在訓練過程中不要太強求。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別讓他走得時間太長。學習走路的寶寶會經(jīng)常跌倒,這時父母應(yīng)鼓勵他自己爬起來,鼓勵他“再來一次”。并對每一次的獨走成功立即給予表揚。
7、逐漸增加其他訓練
當寶寶走路比較穩(wěn)以后,就可以逐步加入其他訓練了,比如幼兒體操,可以給孩子看電視上的體操,配合音樂進行模仿,如廣播體操、健美操等,可以增進動作協(xié)調(diào)性,有益于肌肉和骨骸的發(fā)育。再大一點還可以聯(lián)系彈跳、游戲、木馬、滑梯、游泳、短跑、球類、舞蹈、跳繩等活動。
【幼兒運動前后注意事項】相關(guān)文章:
面試前后注意事項12-26
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項11-25
練瑜伽前后注意事項12-24
親子瑜伽前后注意事項09-19
獻血槳前后注意事項11-25
新居入伙前后注意事項12-09
老人在游泳的前后的注意事項06-27
腸鏡檢查前后注意事項11-23
車輛鍍晶前后注意事項11-23
游泳前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