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六篇
篇一:烏塔讀后感
上周,李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學完后,我感觸頗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這么一件事: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游歐洲,她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旅費不花家人一分錢,都是她自己打工辛苦掙來的;烏塔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每到一地就給家人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主要表現了烏塔的獨立意識強。
學了這這篇課文,我很佩服烏塔很強的獨立意識,獨自游歐洲,也不想爸爸媽。如果是我,可沒辦法和她媲美啊!
就拿我軍事夏令營的事來說吧。今年暑假,自從聽說了軍事夏令營這個活動,我就踴躍報名。雖然這是封閉式7天的活動,但是我卻信心滿滿,7天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才過了兩天,我就開始想家了,在自己的床上默默地流淚,直到隊友勸我,我才好轉了許多,堅持了下來。如果用這件事和烏塔獨自游歐洲這件事相比,我可真慚愧啊,估計連烏塔都會嘲笑我了。
我和烏塔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卻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所以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的獨立,并縮短我和她之間的的距離。不過,我有信心可以超過烏塔,做一個完美無缺的好孩子。
篇二:烏塔讀后感
今天,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文章講述的主要內容是:烏塔是個小姑娘,她才14歲,自己就能獨自一人去外國旅游。中國的小朋友,大人是不讓獨自一個人出去玩的,而烏塔卻獨自一人已經去過了歐洲的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弗洛倫薩,最后她還要去希臘。
如果要是拿她和我們中國的大姐姐比的話,我們和她一定有很大的區別。而我呢,更是膽小如鼠,不相信,那你就往下看吧。
有一次,我爸爸要出差,而媽媽在我舅舅家,爸爸給了我錢讓我坐公交車去舅舅家,媽媽就在舅舅家門前等著我,嚇得我哭了起來。直到上了公交車我還在哭,有一個好心的阿姨問我為什么哭,我說:“我自己不敢去舅舅家!”阿姨說:“等一會兒,如果你媽媽沒在那里等你的話,那我就和你一起去找媽媽,好嗎?”我哭泣著點點頭。你看我的膽子小不小?
我記得還有一次晚上,媽媽讓我和妹妹在家一會兒,我害怕得哭了。我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讓讓她快點回來,可是媽媽就是不會來,嚇得我一直哭到媽媽回來。
咳!不提了!連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以后我要向烏塔學習,堅持自己每天整理床鋪,自己打掃房間,自己洗衣服,幫助爸爸媽媽干家務活,自己學會獨立生活,不依賴父母,做個好孩子······
篇三:烏塔讀后感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在14歲就能獨自一人游覽歐洲,我被烏塔那善良、大膽、細心的品質所折服。
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的心里折起了巨浪,同時也產生了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可能獨立自主呢?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能孩子全部的愛嗎?我們是一群渴望去窗外自由飛翔的小鳥,而現在的家長們對我們的溺愛簡直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的.過分關愛讓我們感到了窒息。
在中國,在家里養尊處優的孩子何止我一個!我聽過一個故事,一位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只因為不會洗衣服、疊被子、不會整理書包而被迫輟學,由此看來我們的 孩子多么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過多的依賴,思想上有太多的束搏,太多的無奈!那些把孩子緊鎖的家長們,快打開”溺愛的鎖子“吧!讓孩子擁有一片獨立自主的 空間吧!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非富的閱歷,有廣博的知識,她有親自實踐、親自品嘗生活酸甜苦辣的神奇經歷。而我,是幸福的,但卻是有缺憾的幸福!在這里,我要對同齡 的朋友說,主動從父母的溺愛的懷抱中走出來,錘煉自己獨立生活的意義!我要對中國父母說,給孩子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完美!
篇四:烏塔讀后感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在羅馬碰見了一個名叫烏塔的14歲女孩獨自一人游歐洲。烏塔告訴作者,她在此之前已經去過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游覽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還要去希臘。她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把時間和游覽路線安排得很妥當,還利用周末的時間自己掙旅費。
我讀了這篇文章,感到非常吃驚,一個14歲 的女孩子,竟然自己一個人游歐洲!在我們中國,這是很不尋常的。中國孩子們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根本沒有自理能力,有的甚至衣來伸手、飯來張 口。家人們都太嬌慣我們了,讓我們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我雖然不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我不會自己洗衣服、做飯,我只會洗一些小東西,而做飯我必須要 媽媽指點。
我看過的許多書中都寫了外國孩子自己掙錢的事,他們周末去別人家看管小孩子,就像保姆一樣,還幫助鄰居、朋友遛狗,或自己發廣告單、撿瓶子賣錢之類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零花錢,從不向家長隨意索取錢去買玩具或不必要買的東西。
我真希望中國的孩子能像烏塔一樣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呀!一個沒有獨立性的孩子,將怎樣面對未來的考驗,將怎樣渡過生活的難關?努力吧,從現在開始,不依賴父母,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到!
篇五:烏塔讀后感
在最近的幾天里,我們認識了烏塔。她是一位美麗漂亮的小姑娘。她熱情活潑;她生存能力強;她有責任感;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她才十四歲,就獨自一個人游了歐洲。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
烏塔的生活自理能力強,因為她獨自一個人游歐洲都沒問題。每次遇到問題都能很好地化解,什么事情都可以完成的特別好。再想想自己,每天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次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件事情都是家長代替我做的。我看了烏塔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不應該讓別人代勞。
烏塔不僅生活自理能力強,而且做事還非常有條理、有計劃。烏塔在游歐洲之前,她用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她提前在家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烏塔每到一地就查一下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我有時候做事會沒有計劃,知道了烏塔的故事,以后我再也不那樣做了,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干任何事情都有條理、有計劃的人。
我想要告訴大家,要學習烏塔并不是要學習她一個人游歐洲的事情,而是要學習她那種精神。以后,我們要更好地學習烏塔的精神,做一個獨立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強的孩。我希望早日為父母撐起一片天。
篇六:烏塔讀后感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位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間,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勇氣實在令我佩服。
當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電話或者寄張明信卡片時, 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給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讓我的爸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著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設計旅行路線或閱讀哪個地方的 旅游指南。至于查當地的警察局的電話,我想都沒有想過,只不過玩累了想家了,才會給爸媽打個電話。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讀了很 多有關她要去的哪個地方的書籍,掙了許多旅費,還養成了獨立生活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孩子和我一樣,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里,嬌生慣養,做什么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來不自己做,有時還讓父母給零花錢。而國外的一些小朋友就 不同了,他們每次花錢都在想怎樣花才劃得來,不僅精打細算,還會掙錢。這種從小就學會自己理財和獨立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衷心的希望,家長也能給我們適當的空間,讓我們能夠自由的飛翔,也讓我們能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烏塔讀后感】相關文章:
烏塔 讀后感05-02
烏塔的讀后感02-08
烏塔讀后感02-11
《烏塔》的讀后感02-28
《烏塔》讀后感09-06
烏塔讀后感01-05
《烏塔》讀后感04-01
烏塔讀后感07-20
《烏塔》讀后感06-28
《烏塔》讀后感范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