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發言的十大理由介紹
1、我不愿意在眾人面前說話!
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愿意在眾人面前講話,然而,這是一個人早晚要面對的問題,一些爸爸媽媽們是不是也因為這事苦惱過呢?我原本也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后來到了大學,有意識地“強迫”自己參加一些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總算是可以在眾人面前夸夸其談啦!哈哈!
解決辦法:想幫助孩子克服這個障礙,從家庭訓練開始好了,爸媽和寶貝輪流發言,開始時,話不要求多,也不要求正規,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2、我都沒用心聽課,發言說什么?
孩子上課時的專注力不夠,思想沒有跟著課堂上老師的節奏走,這樣,也不會對老師的問題有什么想法,也不會感興趣。
解決辦法: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從小事上做起,從五分鐘專注力訓練做起。家務、作業、自理等都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3、老師的'問題太幼稚!我可不是幼兒園的孩子了!
孩子學前學的東西較多,上課內容引不起孩子的關注和興趣,而老師的提問又過于簡單,所以,一些孩子對老師的問題不太在意。
解決辦法:引導孩子試著回答一下,當作游戲了!這樣會發現,自己認為自己懂得了的內容,也不一定就能說得明白。越是自己懂得內容,越要講解得精彩!
4、那種發言我不會!
我們得承認,個別老師對孩子們的發言,沒有要求真情實感的表達,而僅是一些做作的詞藻堆砌,一些求真的孩子會有抗拒心理。
解決辦法:鼓勵孩子——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5、上次發言回答錯了,老師和同學都笑話我!
一些內向些或不太自信的孩子,好不容易舉手發言了一回,解決正是由于緊張等原因,回答并不完善,結果還惹來了大家的“笑話”,這種“敏感”對孩子是一個打擊。當然,這也是需要我們爸爸媽媽們幫助孩子克服的一個心理障礙。
解決辦法:跟孩子交流,上課發言,就是要檢驗同學們是不是都弄懂了,回答錯了沒有關系,我們是學生嘛!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知道我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學會了課程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當孩子發言調整和進步時,就及時鼓勵孩子。
6、我會了就行了,發言干什么?
一些孩子認為自己學會了,聽明白了,而對于發言沒有興趣了。
解決辦法:越是自己會的東西,越是要發言,這樣,老師才能往下講,講更多更有趣的內容啊!否則,老師還以為大家沒有聽懂呢,還在講來講去的。
7、別的同學都比我說得好!
有些孩子口頭表達能力較強,有些孩子則差一些,這也是缺乏訓練的結果。
解決辦法:從家里的表達交流著手,鼓勵孩子把話說得完整、清晰。孩子從家里得到信心,上課就會逐步去嘗試。對任何事情,人人都有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
8、舉手總是白舉!
的確,課堂上老師自覺不自覺會產生一種傾向,總是找后進或特別先進的同學來發言,而處于學習中流的孩子往往被忽略了。其實,課堂上舉手,對老師有兩個功能:根據舉手的比例,來判定孩子們是不是都聽懂了;二是挑選個別同學來檢驗,是不是真弄懂了。
解決辦法:跟老師有一點溝通,讓老師關照一段時間嘍!
9、發言不發言,跟我沒關系!
孩子在寵慣的成長環境長大,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對錯大家都是表揚,沒有建立學習方面的“榮辱觀”(帽子扣得大了些哈)。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而不愿意被牽著鼻子走,更不愿意被別的評判,尤其是對自己不利的評判。這些孩子表現為對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意見采取回避的態度,或者是“外交官本事”——裝作沒聽著或聽不懂。
解決辦法:顯然,這已經不是上課發言與否的問題了。家長朋友要引導孩子多與小朋友們交流,共同游戲,關心別人的想法,在交流中,平等相處,懂得尊敬別人,同時也會表達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再寵慣孩子了,尤其對于孩子過分或無理的要求,給予限制。這樣,孩子才會逐漸意識到自己想在群體當中生活,就要適當地遵從群體法則。當然,也需要適可而止,不要壓抑了孩子的個性,控制好教育引導的分寸。
10、其他原因
列出此條,是希望家長朋友們不要把問題簡單化,認真了解和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上課不愛發言的真正原因(我上面所談的肯定不夠全面)。然后再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上課發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一件事情,但后面可以寫著孩子成長方面的某些缺憾,家長朋友要盡早發現,并幫助孩子克服這些難關。有些問題在小時候容易解決,如果負面的經驗積累太多,就真把孩子培養成“內向”的人了,這樣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不是很有利的。
【孩子上課不發言的十大理由介紹】相關文章:
不上課請假理由08-17
孩子上課不愛發言05-03
上課請假的理由08-18
孩子上課不專心解決方法03-10
不養哈士奇的理由及養哈士奇的理由09-05
不喝酒的理由美文01-26
不上學請假理由08-17
孩子不上幼兒園的理由及解決方法04-28
上課請假有哪些最佳的理由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