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讀書筆記
作者及本書簡介:本書充滿了理性精神,作者將嚴密的論述與充分的事例相結合,且在舉例時力求事例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從而使論點更具說服力。例如,在闡述“夢是愿望的實現”時,作者先是舉了大量的自己和他人的事例來支持此論點,之后又提出了一些反對此論點者的夢,進一步論述那些看上去有悖于此論點的夢實際在更深的層次上也符合“愿望實現”。體現了極強的分析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以及為科學不惜泄漏個人隱私的獻身精神和誠實的探究精神。弗洛伊德能寫出這本經典之作,與他的工作特點(可以接觸到大量心理癥病人,能獲得大量“實驗數據”)和個人豐富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
第一章 1900年之前涉及夢的科學研究
第二章 夢之解析方法的研討:對于一個夢的解析
第三章 夢是愿望的實現
第四章 夢之改裝
第五章 夢的素材與根源
一、夢中的近期印象和未有關聯的印象
二、孩提時的經驗形成夢的根源
三、夢的肉體方面的根源
夢的肉體根源論者認為,夢的唯一根源是肉體刺激,包括感官所受外界刺激、感官內在興奮、內臟刺激,而心靈無法對刺激作出反應,須以精神上的癥狀來表現,便形成了夢。
但是,該理論無法解釋以下幾點:
1.外界刺激與夢的內容的聯系究竟是怎樣的
2.一些實例證明,心靈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3.刺激不一定在夢中有所體現
作者對“夢的唯一根源是肉體刺激”作出反駁,并以自己的理論與實例相契合。即“我們必須嘗試在我們夢的理論的范疇內找到方法,用以解釋那些所謂肉體引起的夢。”
作者認為“睡眠中的刺激必須與那些人們所熟悉的日間經歷遺留下來的心靈剩余產物相結合而而成一種愿望的實現”即“夢的本質并不因為肉體刺激加在精神資料上而有所改變,無論它是以什么真實的資料為內容,依然是代表著愿望的實現”“睡眠時來自肉體的刺激不是很重要的夢的根源。”
四、典型的夢
尷尬—裸體的夢與童年經歷密切相關。
親友逝去的夢
夢見父母死亡:這與童年時期對父母產生的性沖動有關。夢見兄弟姐妹死亡:童年時期由于單純利己,以自我為中心,漸漸與兄弟姐妹產生敵意。
親人死亡的夢看似有悖于“愿望實現”(因為夢者根據道德觀念和個人情感認為這是荒謬的),但實際上這是原始愿望的體現,由于孩子對死亡的理解與成人不同(他們把死亡理解為“消失”),故在其與親人產生分歧時希望對方消失。這種愿望可能躲過審查制度,出現在夢中。
原發心理步驟(原發自我)即內心原始愿望。續發心理步驟(續發自我)即通過道德觀念等使原始愿望受潛抑,不能直接表現出來。從各心理癥病人的狀態可以對上述兩種機制有較深入的了解。
考試之夢代表夢者在做大事或是做出重大決定前的緊張和對于責任的焦慮。對于“考試的夢全部影射性經驗和性成熟”這一看法,作者表示認同。
飛行的夢
因素一:幼兒時期的游戲 因素二:情欲和性
跌落的夢
因素一:情欲誘惑的失敗 因素二:幼兒時期跌倒的經歷
游泳的夢
因素一:尿床
尿道刺激,腸刺激的夢、出生和生產的夢都與性因素有關。
“我們越是尋求夢的解答,就越會發現成人大多數的夢,都是與性的資料以及表達情欲的望有關。因為從孩童時期開始,沒有哪一種本能會像性本能遭受那樣大的潛抑,從而留下那么多潛意識愿望。當然,在解析夢時也不應認為這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文字的演變使夢的運作變得容易。夢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歸這些文字過去的意義,或者是追溯其演進過程的早期情況。”“為了用視覺形象表示夢思,夢的運作不惜利用各種各樣它力所能及的方法。”
第六章 夢的運作
一、凝縮作用
即分別說明夢的顯意(夢的內容)與隱意(夢思)所需的敘述量相差很多,使得夢的顯意十分精煉。且夢思與夢的內容相互交織,
“對夢中奇怪的新字進行解析,特別適合用來探討夢工作的‘凝縮作用’的程度。”
夢中的邏輯關系主要是條件關系、選擇關系和因果關系。
仿同和集錦是夢凝縮常用的兩大方法。
二、移動作用
夢思與夢的內容之間存在不協調的關系,由此引出夢的移動作用。“在夢形成時,夢思中那些附有強烈興趣的重要部分常常成了次要部分,且被后者所替代。”
三、夢的表現形式
“夢并沒有什么方法用來表現夢思之間的邏輯關系······夢所表達和操縱的只是夢思的內涵”“夢的形成機制所喜歡的邏輯關系只有一種,那就是‘恰似’。”
四、夢素材的表現力
五、夢的象征
六、算術及演說的夢的一些例子(夢中的數字)
“夢的運作其實不會帶有任何計算程序,它只不過是用計算的方式表達出夢思,在夢的運作中數字是一種表達目的的介質。”
七、夢中的理智活動與荒謬的夢
“夢的荒謬只是表面,經過深層次分析后,這種特性就不存在了。荒謬性是故意的和刻意策劃著的,是用來表達夢中的情緒、將一部分隱意轉變為顯意的。夢者潛意識的思想同時具有批評與荒誕的動機。荒謬是夢的運作不惜其相互矛盾的一種方法。夢越荒謬,其意義就越深遠。”
八、夢中情感
“根據感覺知道,夢中情感與清醒時的體驗相比,具有相同的強度,毫不遜色。”“在一個受到審查影響和阻抗的精神情結里,情感是最不受到影響的。”
“任何相當復雜的夢都是各種精神力量相沖突后相互協調而產生的。架構成意愿的思潮必須要對付阻抗的審查,而同時另一方面,潛意識的每個思想串列都帶著某種感情。即感情的壓抑是各種相反的力量相互牽制,以及審查壓抑的結果。因此,感情的壓抑是審查的第二結果,夢的改裝是第一結果。用相反的感情來替代也是為了滿足審查的要求。”
九、再一次的校正
“再度校正任意加工著夢的`素材,并且把它們之間的關系降低到最低程度。”“白天的幻想與晚間的夢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因此對它們的研究也許是了解夢最好的方法。”
“所謂夢產生的第四個因素,簡單地說,就是把供給的素材塑造成一些像白日夢的事物。”“‘再度校正’的精神功能與清醒時的頭腦活動很可能是完全等同的。”“再一次校正是夢運作的四個因素中最能被大多數作者觀察到且了解其意義的,它也對夢具有最小的束縛力。”
第七章 夢程序的心理
“夢確實具有某種意義,而一個科學的釋夢方法是有可能的。”
由簡入繁地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簡單的夢和復雜的夢都符合“愿望實現”。有人對此仍有質疑,作者由此提出“夢的改裝”:“有些夢是極為簡單的愿望達成,而一旦愿望的達成有所‘偽裝’或‘難以辨認’,則說明夢者本身對此愿望存有顧忌,并且會使這愿望只能以另一種改裝的形式來表達。”“夢是一種(受抑制的)愿望(經過改裝后)的實現。”
夢的改裝的必要性(目的):避免一些原始愿望的實現使夢者在夢中或清醒時感到焦慮和解釋上的痛苦。
“夢之所以變得幽默,大都是由于闡明意念的最直截了當的方法總是行不通。”“在夢中,由于意念不能直接表達和闡述,因此夢似乎總是幽默且機智的。”
“所有夢都以絕對的自我為中心”
“夢的運作通過存在于夢思之間的相關性把它們聯系成一個事件,于是就產生連續性(時間)的邏輯關系。”
“夢的運作喜歡利用夢思中現成的幻想,而不是利用夢思另外制造一個。”“續發的夢的運作也能提供各個夢要素的強度。”“在制造夢的時候,我們能分辨出兩種精神活動:
一,夢思的產生,以及把它轉變為夢的內容。
二,把潛意識思想轉化為夢的內容(這是夢獨有的特點)。夢的運作就本質來說與清醒時的思想根本不同。”
由于研究夢的心理目前沒有足夠的相關知識基礎,為了盡量避免理論漏洞,需要先把對夢心理的分析放在一邊,先來研究一些心理功能。
一、遺忘
即在復述夢時夢者記憶的不準確性(遺漏、增添、修改某些夢的片段)導致對夢的解釋的不準確性。
在系統中,感覺產生記憶,記憶與意識相互排外,潛意識經過批判變成前意識,上升到意識層,產生運動。
即在夢中潛意識的精神程序從運動端指向感覺端。在清醒時,后退現象很少發生,是因為清醒時大量激動從感覺端指向運動端,會阻礙激動的反向傳導
夢的遺忘大部分是由于阻抗的結果。潛抑(更精確地說是由它而來的阻抗)是造成精神內涵的遺忘與解離的主要原因。
二、后退(退化)現象
焦慮感是審查制度松弛的一個事例。
“我們是否能夠解析全部的夢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否足夠用來應付內心的阻抗。
“描述心理學告訴我們:夢形成的唯一準則是,心靈必須處在睡眠狀態下。睡眠使夢得以進行是精神內涵審查度減弱的結果。”
“精神分析最常用的兩個定理:一,意識層面有意義的觀念被摒棄后,潛意識層面有意義的概念則被控制了。二,表面的聯系只不過是一些更深層的以及被壓抑的關聯的替代物而已。”
“夢所具有的第二個特色是,將思想內容轉變為視覺形象。”
“在某一個特定的精神事件上,系統的激發自然會遵循一個特定的暫時秩序。”“所謂關聯即是在阻抗減少以及在交往便利的途徑形成之后,激動比較容易由此記憶元素傳給與之相關的另一個記憶要素。”
“我們把潛意識作為夢形成的起點。”
“這個后退(即在夢中潛意識的精神程序從運動端指向感覺端)無疑是夢程序的一個心理學上的特征。”“我們可以把后退(退化)區分為三種現象:區域性的、時間性的和形式的后退現象。”
三 愿望實現
“處罰的夢的特征是:其夢生成的愿望并不來源于潛抑的材料(雖然是在潛意識),而是因為它引起的處罰意愿屬于自我但同時也是潛意識的。”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夢的解析》的讀書筆記10-30
讀夢的解析有感08-24
夢的解析讀后感07-14
《夢的解析》讀后感01-19
《夢的解析》讀后感08-11
《夢的解析》讀后感范文通用08-18
紅樓夢讀書筆記01-21
紅樓夢的讀書筆記11-03
狼王夢讀書筆記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