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媽媽》觀后感
《法官媽媽》講述的是被安慧法官判過罪的那名少年張帥在獄里一直懷恨于心,覺得這個沒有人性的法官太可惡了,私下收了她媽媽的十萬塊錢,還判了他的罪。為了查清此事,他出獄后,帶著對安慧法官的刻骨仇恨,潛入安慧法官的家里,騙取安慧法官對他的信賴,同時背地里和他獄里的那些狐朋狗友勾結在一起,千方百計地對付安慧法官,結果張帥真的騙取到了安慧法官對他的信賴。安慧法官對張帥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張帥還是繼續陷害安慧法官,無論張帥再怎么陷害安慧法官,安慧法官也從沒有放棄過對張帥的教育。直到張帥在18歲的生日那天,事情才真相大白。
看了電影《法官媽媽》,它為我們如何教育未成年人樹立了一面“鏡子”,給我們成年人也帶來了無限的思考。
處于少年時期的孩子們,他的思維是幼稚的,他的思想是開放的,他的生活是多彩的,但同時,他們的人生是可塑的。
現實生活中,致使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比較廣泛,“權錢交易”、“哥們義氣”以及“過好美一天”的享樂主義、“‘金錢萬能’的拜金主義”、“‘唯我獨尊’的霸王氣魄”……,都無時不刻地給我們以精神的侵蝕和生活的誘惑;它之泛濫,它之猖獗,是社會的教育工作者難以制約的“瘟疫”。特別是因此影響而有過過錯或犯過過錯的少年的后期教育,已形成了一個社會問題,這在電影《法官媽媽》中,已給我們警示。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征途的轉折點,是生命長河中理想和信念逐步走向成熟的關鍵時刻。
作為成年人,我們必須站在替歷史負責的高度,切實履行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擁有健康向上的公眾行為,培育紳士榮辱的能力;我們要以“榮譽和才能是最富有的”心理理念。我們要以“以實為本”的現實主義思想從點滴做起,打實基礎,擯棄妄想,腳踏實地地追求真理,做一個名副其實,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們要以“不以我順,以法為鏡”的法制意識,以法律的眼光去“賞識”社會百態,用法律的武器去處置“社會閑亂”,遵紀守法,弘揚正氣,熱愛祖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我們充滿愛心的廣闊胸懷,探討未來,樹立健康的人生觀。
【《法官媽媽》觀后感】相關文章:
法官媽媽觀后感500字11-09
《法官媽媽》讀后感04-08
觀看法官媽媽電影有感范文08-09
預備法官鑒定06-27
法官組織鑒定07-21
給法官的表揚信04-27
法官表揚信08-11
法官實習鑒定表07-16
法官感謝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