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環·尋梅不見》賞析
解佩環·尋梅不見(江空不渡)
彭元遜
江空不渡。恨蘼蕪杜若①,零落無數。遠道荒寒,婉娩流年②,望望美人遲暮。風煙雨雪陰晴晚,更何須,春風千樹。盡孤城,落木蕭蕭,日夜江聲流去。
日晏山深聞笛。恐他年流落,與子同賦。事闊心違,交淡媒勞③,蔓草沾衣多露④。汀洲窈窕余醒寐。遺佩環,浮沉澧浦⑤。有白鷗,淡月微波,寄語逍遙容與⑥。
【注釋】
①蘼蕪、杜若:皆香草名。
②婉娩:形容性情柔和溫存。
③媒勞:招致勞碌困頓。
④蔓草:雜草。
⑤澧浦:澧水濱,澧水在湖南西北。
⑥逍遙容與:自由自在,從容不迫。
【譯文】
大江空闊,不見船渡。可恨蘼、蕪、杜若都已零落殆盡。前路迢迢,荒漠而寒冷;流年似水,在不知不覺中逝去;那日夜盼望的美人,已入遲暮之年。風煙渺渺,雨雪霏霏,傍晚陰晴不定,我又何須春風帶來樹樹花開,萬紫千紅?任憑他孤城里落葉蕭蕭、大江日夜滾滾流去吧!
夕陽快要西沉,山深處只聽得笛聲吹出《梅花落》的曲子,我怕自己將來流落,也與這笛曲中的梅花同命,事事都與愿違,既然交情如此淡薄,又要媒人何用?野外的蔓草多露水,將我的衣衫全打濕了。夢醒之余,見汀洲的`窈窕淑女,將佩環投人澧浦贈其所思之人。看悠閑的白鷗、淡淡的月光、微微的水波,我以為你不妨逍遙自在,從容地等待。
【賞析】
這首詞題為“尋梅不見”,似詠梅之詞,其實并非詠梅而是道出自己的敬梅之心。開篇三句謂芳草零落而徒生恨心,已是無悔無怨。萬木凋零,江流東去,更催人老。下闋開頭寫夜聞笛中落梅哀曲,觸動游子的“流落”之悲,并表明自己欲隱循的情懷。全詞格調沉郁蒼涼,多用典故,意味雋永,頗耐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