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反思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P32—34頁以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六第5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知道比和比例的區別。
能力目標: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究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探究的全過程,主動構建新知,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研究數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學們一起上課我感到非常高興,聽說同學們都非常聰明、愛動腦筋,課上積極回答問題。今天,我和在座的領導老師們想看一看同學們的表現如何,這節課同學們想不想證明一下自己?
2、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出示P32頁四幅圖。
二、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義
師問:
①這四幅圖中有什么共同的事物?(齊說)
②這四面國旗出現在什么場合或什么地點?(指生回答)
③這四面國旗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指生回答)
④這四面國旗的大小相同嗎?
說明:雖然國旗的大小不同,但是,這四面國旗都是按一定的比制作的,那么,我國的國旗法是怎樣規定國旗的大小的呢?同學們想不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下面我們就從國旗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⑤請同學們分別寫出這四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指生回答師板書)
⑥請同學們看我們寫出的國旗長與寬的比及求出的比值,誰發現了我國國旗法是怎樣規定國旗的大小的?(國旗法規定: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是3/2也可以說成國旗長與寬的比是3:2)
師問:
①現在我們選取其中的兩個比,如:2、4:1、6和60:40。這兩個比的比值都是3/2相等。那么這兩個比是什么關系?生:相等。
那么我們能用什么符號可以把它們連接成等式?生:等號
誰來用等號把這兩個比寫成等式?師板書:2、4:1、6=60:40
②如果用比的分數形式來表示這個式子也可寫成:或2、4/1、6=60/40
③根據我們寫出的四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及比值,你還能找出這樣的兩個比并用“=”連接成等式嗎?(指生回答并說說是怎樣找到這兩個比相等的?)
師小結:請同學們觀察板書的等式,揭示:數學中規定,像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師:觀察這些式子,你能說說什么樣的式子叫比例嗎?(找3名同學回答)
師: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出示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一個新知識。板書:比例的意義
問題:
①從比例的意義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么條件?(板書重點符號)
②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關鍵要看什么?
③看大屏幕,剛才我們找出的比都是長與寬的比,現在你能找出這四面國旗寬與長的兩個比組成比例嗎?(指生回答并說說是怎樣找到這兩個比相等的?)
我們已經了解了比例的意義,下面我來考一考大家:
課件出示P33頁做一做1題要求及逐一出示各題,學生回答,教師課件演示。
2、比例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都知道比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稱,那么比例各部分名稱叫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P34頁前兩行及例題。同時思考(課件出示)什么是比例的項?什么是比例的外項?什么是比例的內項?你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教師課件演示。
做一做:指出下面比例的內項和外項(課件出示)
4、5∶2、7=10∶6240/160=144/96
3、比例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
觀察:2、4∶1、6=60∶40
思考: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之間有什么關系?看看你能發現什么?(可以相互討論)
用下面的比例驗證你的發現:
6∶10=9∶158∶2=20∶5
你能用一句話把發現的規律說出來嗎?(找3名同學回答)
下面我們計算2、4:1、6=60:40的兩個內項積與兩個外項積,共同驗證一下這三位同學發現的規律對不對?集體計算后師問:這三位同學發現的規律對不對?你們發現這個規律了嗎?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觀察、計算、驗證發現了數學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同學們真了不起,同學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就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師出示板書,指生讀)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二個新知識。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看大屏幕(課件出示)2、4/1、6=60/40
問題: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兩個內項的積和兩個外項的積?
指生回答師小結: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師課件
演示2、4/1、6=60/40→2、4X40=1、6X60
4、我們已經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那么你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判斷兩個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嗎?
課件出示:你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10:2與2、5:0、5是否可以組成比例?
講解時可啟發:如果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哪兩個數是內項,,哪兩個數是外項,那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能否計算兩個外項的積和兩個內項的積。
因為10X0、5=52X2、5=5,所以假設成立,10:2與2、5:0、5能組成比例,即10:2=2、5:0、5
5、你會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嗎?課件出示P34頁做一做題目要求及逐一出示各題,學生回答,教師課件演示
6、師:學習到這里,我們學習了幾種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生:兩種。一種是根據比例的意義,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另一種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看兩個外項和兩個內項的積是否相等。
三、鞏固新知(課件出示)
做一做,相信你能行!
1、判斷
①10∶5=2是比例。()
②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與兩個內項的積的差是O、()
2、填空
①在一個比例中,兩個外項互為倒數,其中一個內項是1/9,則另一個內項是()
②2:9=8:()
3、用你喜歡的方法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P37頁5題,逐一出示各題,學生回答,教師課件演示)
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說說你有什么收獲或學到了那些知識?
五、課后作業:搜集生活中的比例,看看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板書設計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2、4:1、6=3/260:40=3/2
2、4:1、6=60:40或2、4/1、6=60/40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1、6=5:10/32、4;1、6=15:10
5:10/3=15:105:10/3=60:40
60:40=15:10
2、4X40=96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
1、6X60=96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比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包括比例的意義和組成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比例的意義中,我通過出示課本圖先了解圖意,再寫出四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并求比值,根據比值相等進行國旗法教育。然后根據學校里兩面國旗的比,得出兩個比相等。最后通過四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寫出多個等式,從而概括出比例的意義。其后通過四面國旗寬與長的比鞏固比例的意義。比例的意義其實是一種規定,學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本環節讓學生先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義,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新知不知不覺被學生掌握理解。
在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時,比例各部分名稱我是讓學生通過自主看書學習。設計意圖是通過重視自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部分內容非常容易理解,采用自學的方式,通過兩個問題檢驗,培養學生會看書的習慣。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質時,我先讓學生先觀察比例式,在思考討論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之間的關系,然后觀察發現規律,進一步驗證規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計算、觀察、驗證、交流表達的活動過程,不僅獲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質,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習題設計時,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最后一道開放題答案不唯一,意在鞏固新知,開闊視野,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知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我對教材進行了有效的處理,讓學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說一說中理解了比例的意義,探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質,激發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積極情感。
我們知道,數學教學的實質是如何教會學生思維。而這節概念課不是對知識簡單的復述和再現,恰恰是通過教師的“再創造”,為學生展現出了“活生生”的思維活動過程。于簡單的談話間,簡單的提問中,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通過自己分析思考,總結出了“比例”這一數學概念。于不經意的誘導,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通過計算、觀察、比較、驗證讓學生的思維從先前的不知所向到最后的豁然明朗,個個實實在在地當了一名小小“數學家”,經歷了一個愉快的探究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整節課處處透出濃濃的數學味。
本節課把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放在一起學習覺得內容較多,完成教學有些困難,同時比例的靈活應用題目沒有達到預先的效果有些遺憾,同時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再多一些題目就好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反思】相關文章: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31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12-18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4-29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2-21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4-19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2-06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3-12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06-15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2-07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教學反思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