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的由來以及解決方法
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參見“風寒感冒條。
病因學術語,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端貑枴び駲C真臟論》:“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臨床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治以祛風散寒為主。
風寒(Windchill):是人類對低溫和風的一種感覺程度。人類并不直接感受氣溫,如果我們感覺到冷,實際上感受到的是皮膚表面的'溫度。在同樣的氣溫條件下,有風的時候,我們皮膚感覺到的溫度要比無風的時候更低,因而覺得更冷。
禁忌食物
柿子性寒,味甘澀,風寒感冒者宜吃辛溫散寒食品,切忌寒涼之物。柿子大涼性澀,食之寒邪不易外去,故當忌食!侗静萁浭琛分性缬懈嬲]:“肺經無火,因客風寒作嗽者忌之。《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外感風寒,……皆忌之。同樣道理,柿餅亦不可吃。
蚌肉性大涼,外感風寒之人忌食!峨S息居飲食譜》中指出:“多食寒中,外感未清者皆忌。風寒感冒者誤食之,則寒邪不易外解,感冒遷延難愈,故忌食。
蜆肉性寒,味甘咸,風寒感冒之人寒邪未解,切忌食用。《本草拾遺》中指出:“多食發嗽及冷氣。風寒外邪不解,肺氣不宣,咳嗽痰多色白者,誤食蜆肉,寒不外散,其咳久久難止。
螃蟹大涼食品,風寒感冒者忌食,并非緣于蟹為“發物,而是因其性寒之物,風寒外感未愈時,食之寒邪難解,故當忌食。《隨息居飲食譜》中早有告誡:“時感未清,……均忌。
鴨肉性涼,味甘咸,也有醫家認為鴨肉性寒,故外感風寒感冒者忌食。清代著名食醫王孟英也早有告誡:“凡外感未清,……皆忌之。
雞肉為補益之品,大補氣血,無論風寒感冒或是風熱感冒,皆當忌食。中醫治療原則指出:外邪未去時,先當解表,切不可補,否則外感之邪難以解散,正所謂“閉門留寇!夺t林纂要》中早就指出:“肥膩壅滯,有外邪者皆忌食之。
豬肉性平,味甘咸。雖為補益之品,但風寒感冒外邪未解之時,不宜服食。誠如《本草備要》中所說:“……傷風寒及病初愈人為大忌耳。……傷寒忌之者,以其補肌固表,油膩纏黏,風邪不能解散也。所以,風寒感冒之初和感冒初愈者忌食。
柑性涼,味甘酸。風寒感冒外邪未解者,當吃辛溫散寒之物。柑酸涼,不利寒邪外解,故應忌食。清代著名食醫王孟英早就指出:“柑,風寒為病忌之。
烏梅性溫,味酸。酸能收斂,邪不易出,故凡感冒之人,不論風寒與風熱,外邪不除,皆當忌食!侗静萁浭琛分姓f:“病當發散者咸忌之!端幤坊x》亦云:“咳嗽初起,恐酸以束邪氣,戒之!峨S息居飲食譜》也說:“凡痰嗽,外感未清,并忌之。
芡實俗稱雞頭果。性平,味甘澀,無論風寒感冒或是風熱感冒初起,只宜辛散之物,忌食酸澀斂邪之品,故當忌之。清。王孟英早有告誡:“芡實,凡外感前后,……皆忌之。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有潤肺止咳作用,但風寒感冒之人外邪未解,咳嗽痰多者忌食。正如《本草求真》所說:“初嗽不宜遽用。所謂“初嗽,即指風寒感冒者咳嗽而言。《本草正義》中還說:“風寒外束,肺氣不宣之咳,尤為禁品。而世俗或以百合通治外感之嗽者,又未免寒降遏伏,反令肺氣窒塞,外邪無從宣泄矣。
銀耳即白木耳。性平,味甘淡,能潤肺、滋陰,但風寒感冒、咳嗽多痰者忌食。《飲片新參》中早有告誡:“風寒咳嗽者忌用。
此外,風寒感冒者還應忌食葡萄、生蘿卜、螺螄、田螺、蛤蜊、柿餅、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冷荸薺、生黃瓜、菊花腦、金銀花、金櫻子、香蕉、西瓜、綠豆芽、蕺菜、莼菜、芹菜、馬蘭頭、枸杞頭等食物。
【風寒的由來以及解決方法】相關文章:
孩子風寒咳嗽的解決方法04-24
泰國鬼節的由來以及習俗08-03
寶寶便秘的危害以及解決方法04-24
孩子火旺的癥狀以及解決方法06-11
出汗多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11-09
容易走神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03-11
濕氣形成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11-12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以及傳說07-21
雨水節氣的由來以及風俗習慣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