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優秀范文及點評
一、【真題再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生活中總有一些畫面,揮之不去:徜徉于流轉的四季,與自然對話,心靈會純凈安寧;遨游于書籍的海洋,與經典神交,思想會豐滿深邃;駐足于感人的場景,與美好相擁,性情會豁達陽光……親友團聚,歡快溫馨;書畫相伴,閑適舒展;運動競技,熱烈奔放……一幀幀撩撥心弦的畫面,讓我們沉醉、流連……
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切身體驗,以“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個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二、【思路解析】
201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依然延續了2013年《有一種聲音,在記憶深處》,2011年的《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2017年的《就這樣慢慢長大》的命題思路與風格,作文的題目不僅極富詩意,而且凸顯陽光。尤其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這樣的題目就更顯示出其現實意義。
那么針對2014年的中考作文題《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我們該如何去解讀呢?作為一名多年從事作文教學研究,并且數十年參加中考閱卷的教者,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準確審清題意很顯然,我們在審讀《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這個文題時,必須把握住兩個關鍵詞:一是畫面,二是流連。在具體思考時,必須審清“這樣的畫面”究竟是怎樣的畫面,是一幅畫面,還是一組畫面,這都必須在動手之前需要考慮的。而“流連”的意思是“舍不得離開”,它不同于“留念”和“留戀”,因此在完成作文時就必須弄清楚,這幅畫面為什么會讓你流連,值得你流連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說這“畫面”與“流連”之間的關系一定要弄清楚。
2、明確選材范圍作文的提示語給了我們選材的依據,也就是說我們該選擇哪些畫面,不過值得提醒的是,這樣的畫面,再怎么寫,充其量還只能是文章的一條線索,它更應該是文章情感的載體。這就對選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許不少學生都是寫媽媽深夜遞牛奶,老師燈下批改作業……我倒是希望考生能夠把觀察的視角轉向社會,轉向社區,引導更多的考生去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因為只有那樣的畫面,才更值得你去流連,你去思考,尤其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更需要這種正能量的畫面。
3、重在細節刻畫很顯然,這樣的作文題,命題者在命題時一定考慮到要讓考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借助于細節描寫,來具體地生動地描繪這樣的畫面,只有把這樣的畫面用具體的生動的文字表現出來,才能突出讓你“流連”的理由,否則,怎么樣會讓你產生“流連”的沖動呢?更深一層意義是把這樣的畫面細膩地刻畫出來,更能夠突出“流連”后的深層意義,“流連”之后,對你的未來成長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引發你哪些思考,而這一點恰恰就是作文出彩的地方。
三、【考場佳作】
這樣的畫面,讓我流連
夜宿周莊,木格窗沒有掩好,格外古戲臺“咿咿呀呀”的唱聲,雨水滑過魚鱗瓦的滴答聲,一齊流進我的夢里。
恍惚間,又回到童年的小城。
小城缺淡水,沒有古鎮的河道,只有一條雕刻著銅錢蝙蝠的石板街縱橫其間,承載著行人,鹽車,仿佛天然的素琴上面跳動著的每一個音符令我沉醉。
“快呀,快呀!”一群上學的娃娃們跳躍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吱呀”誰家柴扉輕啟,走出來的是提籃浣衣的婦人,還是蓬發未梳的稚子。“吱呀”自行車碾過石板,留下跳動的音符,郵遞員疾疾地雜耍般地走過……我躺在藤椅上聽著,傻傻地笑。
最妙的還是聽雨,向上看,聽雨聲落下,雨珠跳起,眼前想象著水珠撥拉輕彈,甘霖般打濕了飛檐上的辟邪,沿著黛瓦間溝匯集,沒過叢叢瓦上草,草葉洗得碧綠,油油地在屋頂招搖,裝點著古樸單調的屋頂,裝點著屋里人淡淡的夢,然后呢,它流過一片一片的瓦,將瓦片兒洗干凈,在瓦當處聚在一起,在向下,在石板上敲出一個玉石一樣的音符。雨勢激烈時,滿屋的瓦便“錚”然齊鳴,如鐵板琵琶。
我的家對面是一個老年的活動室,那里婉轉動聽、珠圓玉潤的聲音便徐徐飛進堂前,年少的我,聽不懂唱詞,只知道在戲曲聲之外,隱約可以聽到一種難以言說的大是大非的`滄桑。下雨時,雨聲歌聲匯合一體,穿過弄堂緩緩傳來,在記憶深處積淀起來。
后來這一切漸漸消失,搬進高樓,聽不見磨刀老人的吆喝聲,郵遞員自行車的鈴聲,雨水打在鋁合金門窗上,像單調的電碼,萬籟俱寂的屋里,我戴上耳機,聽絲絲雨聲,聽著聽著,我仿佛又回到了石板街上,“叮”雨聲又出現了,“啾”雀鳴又出現了。
看到這畫面,我不禁在想:這哪是出游啊?!分明就是回家,回到那個已經模糊的家,但我始終是異鄉的異客,因為周莊不屬于我,我也不屬于周莊,終究,我只知道在每一個以后的夜里,徒勞地在記憶深處……
我實在不忍心去驚動窗外的世界,因為這樣的畫面,讓我不忍離去……
四、【名師點評】
文章最大的亮點就是高遠的立意,考生能夠從一次出游,引發聯想,將家鄉的隱形畫面與耳畔的現實畫面進行對比,突出了作者對家鄉生活的熱愛,文章的字里行間,顯示出考生駕馭材料的能力。除此之外,優美的語言為文章增色不少,比如:“聽雨聲落下,雨珠跳起,眼前想象著水珠撥拉輕彈,甘霖般打濕了飛檐上的辟邪”以及“下雨時,雨聲歌聲匯合一體,穿過弄堂緩緩傳來”等優美的語言無不體現考生的語言功底。
【中考作文優秀及點評】相關文章:
中考的優秀作文及點評06-05
中考優秀作文及點評07-05
中考作文點評07-02
中考作文《讓》點評06-28
告別不是悲傷中考優秀作文點評06-30
南通市中考作文優秀范文點評07-02
中考作文范文及點評06-30
中考作文《日積月累》的的點評07-12
中考滿分作文及點評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