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中靈感思維的引發和訓練的論文
考場應試寫作特別需要一種最佳寫作心態,而對多數考生來說,常常是看到題目時,會有某些出乎意料的感覺,有時還會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怎樣迅速優化寫作心態,獲得寫作的靈感呢?
一、運用好直覺思維所謂直覺思維,即是對所思考問題的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和理解。
這種思維方式的特點常常是突然來臨,又突然逝去,而且又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在無意識之時涌上心頭。如果我們在審題構思的過程中,注意引發和把握這種心理現象,常常會捕捉住寫作的靈感,形成寫作的最佳心境。例如,1988年的上海考生陳一菁說:“我看到作文命題《清流與活源》時,覺得這個命題較新穎,一時無所適從,更不知從何下手。腦子里更好像一下子涌現許多想法,又好像什么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隱隱地體會到緊張與壓力!敃r我迫使自己冷靜下來,圍繞命題,完全放開自己的思緒,并及時用簡練的語句記下腦中各種一晃而過、尚晦暗不明的思路。凡是與命題有關的聯想,不論遠近深淺,我都記下。隨后我就利用‘這第一手資料’通過分析比較,整理取舍,同時結合自身特點確定該篇作文的文體、框架等要素,這樣一條作文的思路,便從無到有,從亂到清了。”這里,陳一菁同學所說的那些“一晃而過、尚晦暗不明的思路”或“有關聯想”正是一種直覺思維,她把這些零星想法都“記”下來,正是不失時機把握有用的思維信息和寫作靈感。陳一菁同學的應試寫作過程是運用直覺思維引發寫作靈感、構思成文的典型之例。我們姑且把這種方法稱之為“直覺隨記法”。
二、巧妙利用“一心二用法”
“一心二用法”是在拿到試卷后,先審視作文題,弄清內容和要求后,再把它放置一邊,然后再動手解答前面的各類基礎試題,在解答試題的過程中,腦子適當兼顧一下作文題,一旦腦海中跳出對作文有用的信息、想法、事例、思路等,便用中心詞記下來,以免一晃即逝。采用這種方法,使構思打腹稿的.時間延長,容易引發和捕捉寫作靈感,使作文構思更嚴密、準確或有創新,一旦在解題過程中發現有些語句和材料正是作文所需要的時候,自然會喜出望外,于是應試寫作的最佳心境也會隨之形成。例如,1988年高考作文《習慣》,如果打算寫議論文的話,第一大題4小題調整層次的內容,三大題1小題的文言文閱讀及三大題2小題的現代文閱讀(中國古文化)中的一些材料和語句,就很有啟發意義,若心有“靈犀”,便可引發寫作靈感,有利于文章的立意和論證。
三、置身情境中,醞釀情感寫作需要寫作欲望和沖動。
當寫作欲望和沖動到來之時,作者常常會動情動心,非吐不快,行文時也便文思泉涌、得心應手。那么,在考場作文中怎樣引起這種欲望和沖動呢?即置身情境中,醞釀情感。首先要凝神靜心,心志專一,剔除一切雜念,深入領會命題內容、要求和意圖,然后通過想像把自己放入題目設置的情境中,進入角色,親自感受那生活的五彩繽紛和酸、甜、苦、辣,讓往昔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浮現于腦海,使那些與題目有關的可憎、可惡或可歌可泣的事件一起涌上心頭,這時頭腦中便會形成一種或憤怒或蔑視或景仰或艷羨的思想感情,從而產生寫作沖動,大有一吐為快的感覺。此時只要略作布局謀篇,即可能有“神思靈感”出現,若快速寫作成篇,往往就是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四、加強平時的作文訓練。
注重生活積累、思想修養和認識水平的提高
1、限時成篇,訓練寫作速度語文考試時間共兩個半小時,作文時間一般在60—80分鐘之間,要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篇作文,需要考生具有快速寫作能力。這種能力應在備考階段進行幾次強化訓練,使考生自己心中有數,從而做到臨陣不慌。這樣才容易引發寫作靈感。
要保證在有限時間內寫出高水平的文章,考生應有意識地訓練快速準確的審題能力、構思能力和必要的寫作技巧,這有待于平時的材料積累和寫作訓練。
2、優化心態,訓練毅力作文是一項高難度的復雜緊張的思維活動,如果考生意志薄弱,一提作文就害怕,必然造成“怯場”;而當碰到一些失誤或一時想不好時,若意志薄弱或缺乏毅力,常會喪失信心。因此,平時作文時,要注意磨煉意志,不論作文多難寫,也要“強迫”自己完成好;如果在高考中碰到“難題”時,也不要緊張、泄氣,要想辦法認真審題,從多視角、多層次來思考應作的內容以便化難為易。
3、廣泛閱讀,豐富儲備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敝挥衅綍r廣泛閱讀、豐富知識儲備,到考場上,才可能有神思靈感的出現。
【考場作文中靈感思維的引發和訓練的論文】相關文章:
思維訓練的作文06-12
關于淺談創造性思維在作文中的運用的論文04-08
作文教學必須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論文03-22
作文多角度立意的思維訓練學科論文06-15
數學思維訓練的答案04-14
數學思維訓練作文05-24
數學思維訓練題及答案01-26
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與答案04-15
幼兒數學思維訓練的技巧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