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宋詞賞析
【年代】:宋 【作者】:劉辰翁——《永遇樂》
【內(nèi)容】: 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聞此詞,輒不自堪,遂依其聲,又托之易安自喻,雖辭情不及,而悲苦過之。
璧月初晴,黛云遠澹,春事誰主? 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 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 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 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作者】: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宋里宗時進士。宋亡,守節(jié)隱居以終。有《須溪詞》三卷。他的詞多抒發(fā)亡國之痛,沉郁悲涼。
【注釋】: 乙亥: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李易安《永遇樂》:李清照寫元宵佳節(jié)的.名篇。 前度:此處用劉禹錫詩“前度劉郎今又來”句意。 斷煙禁夜:炊煙斷絕,夜禁森嚴。指臨安城現(xiàn)狀的凄涼。 宣和:宋徽宗的年號。 緗帙:書卷。 流離:散失。 風鬟三五:風鬟,頭發(fā)散亂。三五,十五元宵節(jié)。 鄜州:杜甫詩《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此句言相思之情。 殘釭:殘燈,油燈。 社鼓:社日的鼓聲。
【賞析】: 此詞以臨安昔日的盛況來反襯今日之凄涼。詞的主題雖與李清照的《永遇樂》相同,同為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但卻有其不同的時代特點。
【《永遇樂》宋詞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永遇樂》賞析03-30
《永遇樂》翻譯賞析08-31
永遇樂春情賞析06-19
經(jīng)典宋詞賞析08-31
《永遇樂·明月如霜》賞析01-24
永遇樂元宵翻譯賞析05-30
永遇樂·春情原文及賞析09-02
《永遇樂璧月初晴》賞析05-13
《永遇樂》全詞翻譯賞析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