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養生的注意事項
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之季,但又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之時,因此,也是流行性疾病多發的季節。諸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所以,在這一節氣中,應該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工作。
除此之外,關于驚蟄期間還要注意啥呢?
調整起居飲食
第一,生活上不要過分勞累,造成體質下降,容易使疾病乘虛而入。
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切忌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
第三,飲食上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旺的食品為主。
保肝防病毒
驚蟄時,保養肝氣十分重要。中醫認為春季屬肝,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膽經脈也在春季最為活躍。如果在春季沒養好肝氣,肝臟功能或會失常,導致身體氣血運行紊亂,進而影響到其他臟腑器官。
“春季肝風、肝火妄動,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病,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常會在春季復發或加重。”中醫師說。
因此,驚蟄要尤其注意對肝臟的養護。日常生活中,合理休息就能達到養肝的效果。例如吃完飯后靜坐休息10~30分鐘,再去做其他事。中醫師解釋,這是由于飯后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參與食物消化,如果行走、運動的話,流入肝臟內的'血液就會不足,影響其新陳代謝活動。
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春季,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諸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在這一節氣容易流行爆發,需提高警惕。市民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皮疹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吃梨可潤燥
驚蟄時氣候仍然比較干燥,人們很容易口干舌燥,出現感冒、咳嗽、咳痰等情況。這時不妨多吃些梨,可達到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的效果。
梨的吃法很多,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川貝燉梨對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梨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會反傷脾胃;對于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滋陰潤燥的食物有很多,具體選擇吃什么,還是要根據自身體質來決定。”中醫師表示,除了梨以外,白木耳、蜂蜜、枇杷、銀耳、蓮藕等食物也有不錯的潤肺健脾效果。
春雷響,萬物長。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這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春耕大忙季節。
【驚蟄養生的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三月驚蟄養生注意事項05-15
驚蟄養生食譜06-01
驚蟄養生保肝養脾三大注意事項06-02
寒露養生及養生注意事項06-09
送長輩驚蟄養生保健的問候短信03-08
初秋養生的注意事項03-02
艾炙養生的注意事項05-11
小寒養生的注意事項05-14
針灸養生的注意事項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