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貝母的用法及禁忌
平貝母是百合科,貝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長可達1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貝母的用法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性味:
味苦、甘,性微寒。
歸經:
歸肺、心經。
入藥部位:
為百合科植物平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鱗莖
形態特征:
本品呈扁球形,高0.5~lcm,直徑0.6~2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黃白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頂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開裂;中央鱗片小。質堅實而脆,斷面粉性。氣微,味苦。
平貝母的用法用量
用法:
3~9g;研粉沖服,一次1~2g。
炮制: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平貝母的功效主治
功效: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
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
平貝母的禁忌
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平貝母的配伍
1、揩齒烏須:胡桃仁(燒過)、貝母各等分。為散,日用之。(《圣惠方》)
2、乳癰初腫:貝母末,酒服二錢,仍令人吮之,即通。(《仁齋直指方》)
3、妊娠尿難,飲食如故。用貝母、苦參、當歸各四兩。為末,蜜丸小豆大,每飲服三丸至十丸。(《金匱要略》)
平貝母的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
2、《綱目拾遺》: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夾風火有痰者宜此。
3、《本草正》:治肺癰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疬,乳癰發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平貝母的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
采收和儲藏:鱗莖繁殖1-2年收獲,種子繁殖5-6年收獲。5月下旬或6月上旬采收,將鱗莖挖出,除去泥土及須根,曬干或烘干。
【原形態】
平貝母草本,高40-60cm。鱗莖粗1-1.4cm,由2枚肥厚的鱗瓣組成,周圍還有少數小鱗莖。莖基部以上具葉,葉輪生或對生,中部以上兼有少數散生;葉條形,長9-15cm,寬2-6cm,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1-3朵,頂生,俯垂,紫色而具黃色小方格;頂端的花具4-6枚葉狀苞片,條狀苞片先端極卷曲;花被鐘狀;花被片6,長圓狀倒卵形,鈍頭,基部上方有蜜腺;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3/5;花柱具乳頭狀突起;柱頭3深裂。蒴果寬倒卵形,具圓棱。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林中肥沃土壤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東北地區。
【栽培】生物學特性喜冷涼濕潤氣候,耐寒,怕干旱、炎熱,能耐-37度的低溫,當氣溫28度時,地上植株枯萎。從幼苗到枯萎,生長期60d左右。以土層深厚、疏松、濕潤和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最好。栽培技術用鱗莖和種子繁殖。以鱗莖繁殖為主:在6月份收獲鱗莖時,大的加土入藥,中小者作種栽。中等的種栽按行距5-10cm,株距5cm,小的種栽按行株距5cm×3cm,栽后覆土5-6cm,澆水,然后在畦上撒2-3cm厚的土糞,以保持土壤水分。種子繁殖:春、秋播均可,6月份果實成熟,種子采下稍干,立即播種。條播在畦面上按行距100cm,深度0.5-1cm開淺溝,將種子播入溝內,覆蓋薄薄一層細土,稍加鎮壓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田間管理出苗后要松土除草,并進行第1次追肥,每1hm2施硝酸銨150kg,第2次于秋季在畦面上蓋2-3cm的廄肥,6月初地上部枯萎,鱗莖進入休眠期,宜種植遮蔭作物。病蟲害防治銹病,為害莖葉,用萎銹靈600倍液噴霧,7d1次,連噴3-4次。黑腐病,為害鱗莖,拔除病株,撒石灰消毒病穴,用50%多菌靈1000倍液灌根。
【藥理作用】
1.抗潰瘍作用平貝母總堿3mg/100g、1.5mg/100g大鼠皮下注射對幽門結扎型潰瘍、腹腔注射對消炎痛型潰瘍及應激性潰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些作用可能與其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關。
2.其他作用平貝母浸膏對實驗性動物具有中樞抑制作用。平貝母總生物堿、平貝堿甲均有明顯的祛痰和降血壓作用。
3.毒性平貝母總堿給小鼠靜注的LD50為84.2mg/kg;腹腔注射的LD50為148.4mg/kg。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每只小鼠分別皮下注射平貝母總堿0.3mg、0.15mg,每日1次,連續3星期,對血象、肝為、腎功以及心、肝、脾、腎均無影響。
【平貝母的用法及禁忌】相關文章:
姜的用法和禁忌10-19
家鄉的貝母作文05-13
莧羌茶的用法功效和禁忌介紹08-19
寶貝母親高中作文07-08
貝母蘭的種植方法及功效作用11-17
關于母親的親情作文:寶貝母親12-27
花貝母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07-05
吃姜要把握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04-05
貝母蘭的常見病蟲害及防治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