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變得容易焦慮以及容易焦慮的解決方法
導讀: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在無形的壓力下,你是否變得容易焦慮,老是想發火?想平復容易焦慮的心不知道怎么辦?小編將教你如何檢驗,你是否變得容易焦慮。
他有只軍綠的搪瓷杯子,上面印著“沒事瞎逼忙”,她也有一只軍綠搪瓷杯子,上面印著“為人民服務”。他們很幽默地在自嘲的狀態。令人抓狂的時代,大事小情沒完沒了,人也就難免抓狂。
不過很有些家伙總是好像在戰斗中,他們那個忙亂,那個混亂,讓身邊的人都感到焦躁。33歲的女公關經理就是這樣,她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總是那么情緒化,一有點什么事兒,就炸了一樣,很有些歇斯底里,她就像是一個麻煩,讓別人敬而遠之。“只要碰到一點點不順心的事情,比如長筒襪脫線、遲到一刻鐘或突如其來的一個任務,我立刻就會手足無措,昏頭昏腦。我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通常總是胡干一氣。”其實事情遠沒有那么嚴重。“難道我就不能不抓狂嗎?”邢然為此苦惱不已。
這些小題大做的人,惶恐不安的他們要么四處抓狂,要么無法動彈,總之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一些極為簡單的問題都能成為恐慌的導火索。法國精神分析專家認為:“任憑自己被情境裹挾,首先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愚弄。”也就是說自己欺騙自己……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時間的緊迫感和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使越來越多的人感到背負著沉重的壓力,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受到焦慮的困擾。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當面臨應激或危險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感到擔憂、害怕或焦慮。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情緒反應是正常的,如果反應過分強烈,或體驗到與事實不相符合的反應時,那就會影響正常生活秩序。如果經常無緣無故地出現無明確對象或無固定內容的緊張害怕,提心吊膽,就可能患了焦慮障礙。焦慮患者對自己的問題非常苦惱,并想方設法去控制這種局面,當感到無法控制時,焦慮情緒則更像是“火上澆油”。其實對于焦慮的應對,可以從認知、行為方面來加以矯正,從而淡然面對。
他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面臨這些小小麻煩的時候,他們通常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精神分析專家解釋說:“那些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的人,在這時,他們的心頭,就會突然涌上這種無能的感覺。這些人在童年時期要么得到了過多的保護,要么遭到了嚴重的貶低,他們沒有體驗過獨自應對意外,因此當他們遇事的時候,經常會感到手足無措。”另一位精神分析師補充說:“他們通常有極為強烈的控制的需要,主要表現為過分追求完美。由于他們適應能力極弱,所以任何在他們看來無法控制的事情,都會讓他們感到惶恐不安。”
害怕被認為無所事事
精神分析專家認為:“之所以將一個毫不起眼的事情無理由地放大,是因為這樣做,對那些有這種感覺的人有用。”他們從中能夠獲得什么好處呢?精神分析師解釋:“這么做,可以幫助他們對抗對厭煩的恐懼。通過‘制造’出急需完成、管理和解決的‘堆成山的事兒’,身體和精神上的空閑及無所事事感就被克服了。”
那么這種感到自己超負荷的快樂從何而來呢?不論是教育,還是社會,都看低‘不作為’的狀態。人們總是使孩子們忙忙碌碌,而對于大人們來說,‘無所事事’被視為不能融入社會。
渴望得到認同
她進一步強調說:“這種把自己‘自溺在一杯水中’的行為,還有一個次要的好處,那就是讓人們感到自己很重要,或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要是感覺不到緊張,或有成堆的事情要做,這些人很難感受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精神分析師肯定地說:“只有在這樣的狀況下,這些人才有存在感。他們在內心無法承認自己,只能通過一種外在的方式為自己賦予價值。”他們有多么不認同自己,就多么希望通過這些正在做或認為應該做的糾纏不清的事情來贏得自己的價值。這也是一種要求和獲得別人注意的方式。把自己自溺在一杯水中,其實就是把問題復雜化,在這些虛假的表象下面,掩藏著一種深刻的需要:得到愛!
見證:如今,我學會了進行挑選
這是一名36歲的男銷售
“每天早上一到辦公室,我就知道電子信箱里有六七十封郵件在等著我。以前,我對此總是惶恐不安。面對如山的郵件,我要么煩躁給每個人回信,要么感到自己不可能應對,干脆躲出去喝杯咖啡。如今,我學會了進行挑選。我會首先看那些最緊急的和與自己最直接關聯的郵件。要知道以前,我甚至會回復那些抄送給我的郵件。現在,我懂得了區分孰輕孰重、孰先孰后了!”
如何走出困局?
一、提醒自己主要目標是什么
與其為一點小困難分散精力,不如及時提醒自己主要目標到底是什么。“我到底必須做什么?”、“什么是我必須優先完成的?”要是我們連自己要去哪里都不知道,怎么到達目的地呢?另外,我們有必要經常回憶起那些盡管有很多障礙,但我們仍然擺脫了困擾的時刻,因為這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真的是‘有能力的’。
二、正確看待自己對控制的需要
誰也不能奢望一輩子都不會出現身體上的麻煩,比如傷風、感冒和磕磕碰碰,為什么我們的精神生活就可以不受任何困難的損害呢?對這一事實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因為這樣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平常心”,擺脫對完美的過度追求。
三、自問內心的恐懼
自問這么做的動機何在,可以讓人們辨別出到底為什么要欺騙自己。
“我從這種行為中到底能獲得什么好處?”“這是一種鼓勵自己、承認自己的方式?”“這么做隱藏著哪些恐懼?”“害怕簡單的生活?害怕幸福?還是害怕別人?”如果這種恐慌變得無法承受,心理治療師的陪伴將會幫助人們進行這種自問。而且,人們將學會面對各種意外,這其實是整個人生的樂趣所在。
身體放松法
出現焦慮情緒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做一些放松訓練,如深呼吸,逐步肌肉放松法等。深呼吸,長期處于焦慮狀態時,會出現心慌、呼吸加快、肌肉緊張、頭部不適、四肢發抖等不適反應,通過深呼吸和放松技術,可以減輕這些不適反應。正確的深呼吸方式要點是:保持一種緩慢均勻的呼吸頻率,如緩慢吸氣,稍稍屏氣,將空氣深吸入肺部,然后緩緩地把氣呼出來。在深呼吸時應該可以感受到自己胸腔和腹部的均勻的起伏。
放松訓練主要采用漸進性肌肉放松法,通過全身主要肌肉收縮(緊張)——放松的反復交替訓練,通常由頭面部開始,逐步放松,直至全身肌肉放松。主要通過使人體驗到緊張和放松的不同感覺,從而更好地認識緊張反應,最后達到心身放松的目的,并能夠對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起到調整作用。放松可以產生與焦慮反應相反的生理效果,如心率減慢、外周血流的增加、呼吸的平緩,以及神經肌肉的松弛。有許多方法可以產生深度的肌肉放松,如瑜珈、禪、氣功、沉思等技術。
現代社會中,“焦慮”似乎無處不在。生活中無數個叫做“應該”、“必須”、“萬一”、“可能”的詞匯,都多多少少的在我們的心靈里埋下了“焦慮”的種子,當我們感覺世界變化太快,而自己能夠掌控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個“焦慮”的種子悄悄發芽,生長。由于生活、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自以為對一切成竹成胸、總能保持平和心境的人,也會時不時頓生焦慮之感。其實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適度的焦慮能激勵我們發揮才能,當出現過分的焦慮,我們要學會認清其真面目,通過適當的放松調節,就能平靜從容地面對,做到波瀾不驚。
【你是否變得容易焦慮以及容易焦慮的解決方法】相關文章:
容易焦慮的解決方法06-03
容易走神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03-11
緩解焦慮的解決方法05-08
孕期焦慮的解決方法06-02
產后焦慮的解決方法06-02
寶寶焦慮的解決方法03-12
孩子考試焦慮解決方法03-12
孕婦失眠焦慮的解決方法06-02
女人總是很焦慮的解決方法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