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泡腳養生的方法
1.生姜泡腳
中醫認為生姜屬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現代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用生姜泡腳,可起到祛寒的作用。用生姜泡腳并不是將生姜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就行了,而是將15―30克的生姜拍扁后,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泡腳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 用它泡腳,可以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腎、源性水腫是由于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最為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凹陷。如果出現了腎、源性水腫,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煮后泡腳。連續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3.紅花泡腳
加紅花適用于心腦血管疾病。血液循環不好,肢體麻木,青紫,跌打損傷,靜脈曲張,婦女閉經、經痛、血色紫暗或有塊,靜脈炎、動脈炎及有血栓者,均可用紅花五十克分五次,每次放十克在鍋內,水沸后煮五分鐘即可,每日可泡一到兩次。
4.艾葉泡腳
加艾葉適用于咳嗽、哮喘、呼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及肺心病等。艾葉十五克放鍋內加水煮沸五分鐘即可。
二、泡腳需要注意的事項
1、水溫不要過高
①生活中,有些人習慣用很熱的水把腳泡得通紅,并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如果水溫太高,雙腳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②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
2、時間不宜太長
①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②由于血液會涌向下肢,有人會因腦部供血不足,感到頭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是要格外注意。
3、一定用手試溫
泡腳時,不能確定水的溫度時,建議用手試而不要用腳試,因為手比腳對溫度更敏感。對于糖尿病足患者,洗腳時用溫度計測定溫度,以避免燙傷。
4、配合按摩足底
睡前用熱水泡腳特別適合寒證,如平素怕冷、手足涼,伴有慢性腹泄、痛經、冠心病、小便困難等病癥。泡腳后,還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關的反射區,如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按摩前列腺、尿道的反射區等。
5、熱性病患者不宜
對于熱性病患者則不宜泡腳,如高熱、出血、口熱舌干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對溫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特別要注意水溫,因為這類患者容易并發周圍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遲純,就容易被燙傷。
三、熱水泡腳添加什么東西好
熱水泡腳添加什么東西好?
1、中藥
泡腳加中藥,或者是中藥泡腳片,可以達到很好的調理、治療效果,當然需要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搭配好藥方,或者選好中藥泡腳片。如果是中藥泡腳的話,直接煲好中藥,用中藥水兌入涼水,到適合的溫度就可以進行泡腳了。
2、艾葉
艾葉也是一種民間非常流行的泡腳用材,艾葉泡腳可以預防感冒,祛濕,降火。艾葉泡腳的方法也很簡單,也是用艾葉煲水,然后兌入冷水,待水溫到40度左右,就可以泡腳,泡30分鐘即可。
3、食鹽
食鹽泡腳,食鹽可以殺菌,一定程度上改善腳氣,當然也比較實惠。
食鹽泡腳,就是把食鹽倒入熱水中,然后泡腳,一般加入一調羹的食鹽即可,不要太多。泡腳時間也是30分鐘左右。
4、白醋
白醋可以美白皮膚,緊致肌膚,還能殺菌,而熱水可以很好地刺激醋的活性,這樣就可以讓醋的殺菌效果更強,針對性治療腳氣。
白醋泡腳可以放入多一些白醋,白醋與熱水的比例達到1:20,直接放入雙腳浸泡,泡腳時,揉搓雙腳,效果更好。
而且,醋還有很多藥物作用,譬如能消食開胃,散瘀血,收斂止瀉,解毒。
四、熱水泡腳的危害
1、影響血液流量
熱水泡腳時,由于環境溫度的升高,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擴張,足部的皮膚血流量就會增加。
2、不能醫治疾病
熱水泡腳所造成的短時間內局部循環幾乎不會對體循環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也不會像泡澡或淋浴那樣影響核心體溫,因此對于健康人來說,泡腳可能并不會造成太大的身體改變,所以指望通過泡腳來治療各種疾病也就沒什么效果。
3、睡眠效果一般
對于健康人群,較低溫度、短時間足浴可以輔助睡眠,但對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高溫長時間足浴,還會同時提高遠端和核心體溫,反而不利于睡眠。
4、兒童會得扁平足
足弓是從兒童期開始形成的,如果經常性用熱水給兒童泡腳,會給足部的`神經、血管的功能帶來一些影響,尤其是頻繁的泡腳或燙腳更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5、不是人人都適合
對于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靜脈曲張或血栓患者和足癬等皮膚病患者來說,泡腳還是有一定健康風險的,泡腳時間較長、溫度過高,會由于局部血管擴張,造成全身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因此,不是人人都適合泡腳。
6、足癬會細菌感染
足癬等皮膚病患者用熱水泡腳之后,患處不僅更癢,還可能出現水泡等,還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
7、糖尿病無法活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糖尿病損壞的是足部血管的內皮,血管再也無法因溫度高低而舒張、收縮了,所以熱水泡腳并不能幫助糖尿病足患者達到“活血”的目的。
8、靜脈曲張更嚴重
對于靜脈曲張患者,溫度的升高會增加局部血流量,從而加重靜脈回流負擔。
【泡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相關文章:
泡腳有哪些注意事項08-27
艾蒿泡腳有哪些注意事項12-29
冬季泡腳有哪些注意事項08-27
睡前泡腳的好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05-16
花椒泡腳有哪些好處及注意事項08-24
泡腳有哪些禁忌02-06
冬季泡腳的禁忌有哪些12-18
冬季泡腳有什么注意事項08-26
泡腳的注意事項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