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前家長會教育小結
我和孩子們在緊張地氛圍中迎來了20**年的暑假,在忐忑不安中等待成績,那種心態不亞于對高考的期待。
總算,一切還在意料之中,孩子們的總體成績都發揮出了自己應有的水平,但個別科目還是有待提高。
其實,對于成績這事,每個家長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經常會跟孩子們討論,并一再強調,如果你的正常水平是9,你在復習沖刺前努力、堅持,最后考出的水平是9或者9.5,那你就是贏家,如果是8.5或者更低,那你就得分析復習前的方法,以及對各科投入精力的安排是否得當。
兒子經常會在刻意關注某一、二科目的同時,對其它科目減少關注,比如,上次物理不太理想,這次考試會特別關注物理,結果會對地理、生物等副科關注少,考的不好。總的來說,就屬于孩子學科之間協調不當,總體掌控能力不強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我除了提醒之外,還會和孩子討論某一科目或某一類型題的復習技巧和解題思路。本次考試物理稍有難度,不能應對拓展性題目;英語基礎不牢,選擇題、完型填空、補充句子,及作文都有不同程度丟分,有待暑假加強;
閨女整體理解水平欠缺,因為每個科目都要在確切理解題意的基礎之上,才能準確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次在數學的最后一道大題上就顯現出來,理解稍有偏差,分數全丟,暑假里閱讀量要增加,尤其是新課標要求閱讀的書目;歷史、政治失分較多,原因是記憶不扎實、不準確。
家長會上,蔡校長多年的經驗之談,使我結合學校、結合孩子總結出目前最需注意改進的'三點:
1、思想上:不再給孩子灌輸在學校學習是吃苦受累的事,不再每周孩子回來就趕緊吃喝大補,好像孩子在學校受了多大苦一樣,要以一顆平常的心態,教育孩子,也告誡自己,學習是孩子很正常需要做的一件事。
2、動力上:以前一直認為家長管孩子嚴點,就能保證孩子把心思用到學習上,但這只是基礎,并不是學習真正的動因,和孩子溝通,使孩子明白:如果鉆研一道題,通過努力找到方法和答案,就會感到愉悅、興奮,這才是真正的動力,如果孩子把學習當成任務,當成考試的工具,那就很痛苦,或者是動力不足。
3、方法上:初中科目多,想要取得普通的分數,可能稍微用點勁就行,但要想遙遙領先,蔡校長舉了今年704分高考狀元的例子,一般學生高考前做了50套試卷,而這個狀元做了近200套,平均每天一套,強化訓練得到的結果是:做題速度快、準確率高。
還有第四點,是我聽很多教育專家分析的,建議的,也是最有效用的,就是今年讓孩子們在暑假里多多地參與家務勞動。
4、行動上:暑假里多多參加家務勞動,讓孩子動手長經驗,讓孩子體會家長辛苦,讓孩子養成勞動習慣,如果孩子們經常干,干習慣了,就不再把勞動當作痛苦的事。而且有很多生活經驗,是需要現在磨練積累的,要不然,即使擁有了高學歷,也會在踏入社會后茫然不知所措,不懂得與人如何交往,適應社會。
以上作為自己和孩子們20**年的一個小結,也為下一學年如何更好地安排生活和學習做好準備!
【暑假前家長會教育小結】相關文章:
庵前小學暑假工作小結10-21
暑假前安全教育的家長會發言稿08-29
暑假前安全教育家長會發言稿08-12
暑假期安全教育小結09-15
暑假前的安全教育教案201508-25
暑假前家長會的講話稿范文05-20
2017小學暑假前安全教育教案08-23
暑假前安全教育演講稿02-02
暑假放假前安全教育講話總結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