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的優秀作文
篇一:秋之頌
經過了白雪皚皚的冬天,走過了百花盛開的春天,涉過了烈日炎炎的夏天,迎來了恬靜絢麗的秋天。
秋葉是秋天的靈魂。看!熱烈的紅,典雅的黃,真摯的綠。千變萬化的秋葉,讓人眼花繚亂。路兩邊的楓樹葉子紅得耀眼,真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銀杏樹上掛著一把把金黃的小扇子。冬青樹的樹葉四季常青。梧桐葉黃與綠不分上下……一陣秋風吹來,各式各樣的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像一群群絢麗的蝴蝶,又像一只只淘氣的精靈,肆意地在半空中飛舞著,最后,才緩緩地落在地上。放眼望去,像一條燦爛、金黃的小路。當行人走在滿是落葉的小路上,一陣陣清脆的聲音——“咔嘰咔嘰”好聽極了,讓人真想多踩幾下。
秋雨是秋天的伴侶。夜晚,秋雨帶著絲絲涼意,從輕輕的秋風中飄然而下,好似優雅的仙子,從仙境降臨凡塵一般。秋雨穿過濃墨潑過的夜空,透過五彩繽紛的燈火,向屋頂、大地飄灑,靜悄悄地把人們一天中的煩悶和不愉快一掃而空,只留下寧靜和安謐。
水果是秋天的使者。果園里,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桔子嚷著冷了,要蓋黃裝。碩大的棗子掛滿了枝頭,把樹枝壓彎了。青里透紅的棗子,像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在枝葉間閃閃爍爍,這些棗子有的七八個擠在一起好像在開會;有的三五個一堆,好像在竊竊私語。
菊花是秋天的精神。盛開的菊花千姿百態:有的花瓣向里面卷起來,像一團毛絨線;有的花瓣彎彎曲曲的,像海葵;有的花瓣像噴泉,從花蕊里吐出許多金絲銀線。菊花也很頑強。秋天,別的花豆凋謝了,只有菊花還怒放著,它用頑強的精神得到了人們的稱贊。
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秋天,怎么不惹人喜愛呢?大家快聽,秋之頌,頌之秋……。
篇二:緊張地背書
“嘟嘟嘟”,樓梯上傳來了熟悉的腳步聲,李老師來了!當李老師健步走到講臺前,稍稍喘了口氣,大聲地說道:“馬上抽背《九寨溝》,請大家做好準備,給你們五分鐘的時間。”真沒想到,李老師居然給我們下了一道“圣旨”。話音剛落,許多同學迫不及待地讀起書來,頓時教室里書聲瑯瑯。
“真倒霉!”我心里小聲地嘀咕道,“這個雙休日,我一直在做媽媽給我布置的作業,哪有空背書,希望運氣好一點,不要抽到我。”師命難違啊,我只能硬著頭皮把書翻開,開始臨時抱佛腳,要知道五分鐘可是眨眼即過呀!
抽背拉開了序幕。我偷偷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周裕林腰挺得直直的,但雙手在膝蓋拼命地搓著;膽小的薛佳琳身子似乎在微微發抖。還有幾個同學嘴唇不住地動著,口中念念有詞;調皮鬼陳俊儒把書放在課桌里在抓緊時間翻看。李老師抽查了幾個同學,臉色由晴轉陰。那幾個倒霉蛋,背起書來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畫蛇添足”。此時的我喜憂參半,多么希望抽背課文快點結束。這時李老師慢慢地在教室里來回走動,驚慌失色的我,眼睛不敢看一下李老師,當李老師走到我身邊,我緊張地低著頭,連呼吸都不敢大口大口的了。我微微抬起頭,雙眼與李老師交匯,她那嚴肅的眼神似乎在說:“嘿嘿,陳游啊,看你這副表情,雙休日肯定在外面野,竟然把我的家庭作業拋之腦后,這下一定要抽你。”
果然,李老師報到了我的名字,我“騰”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心已經提到嗓子眼了,憑著剛才的記憶,開始“擠牙膏”: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我暗自慶幸著,可是當背到“古木參天”時,我腦子一片空白,像一張白紙,我在腦子中搜索,可就搜索不到,此時要是有百度搜索就好了!我天真地想象著。突然,我搜索到了,連忙背下去,總算吧“牙膏”擠出來了。
哎,都怪我雙休日沒有好好去背,看來我以后一定要重視背書作業,否則今天的場面又會故伎重演的。
篇三:春天的田園風光
春天來啦!春天來啦!
當春風吹綠大地時,萬物都復蘇了,滿城的花兒紅了,千里的楊柳青了,燕子的翅膀給鄉村帶來江南春播的信息。太陽公公不知啥時跑到天空上去了,照亮了大地,讓休息了一夜的人們重新打起精神。
斗折蛇行的小溪是鄉村的特景之一,她蜿蜒曲折,猶如一位身著素服、身材修長的窈窕淑女,側臥在青草地上休息。歡樂的小溪,經風兒一吹,水面就波動起來,魚兒成群結隊的游到水面,呼吸清新空氣。偶爾,能看見魚兒躍出水面,激起一圈圈微波,是水中倒影晃成一片。
河邊,能看到許多鴨子在水中嬉戲,這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句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些小鴨子,一會兒排成隊一齊游來游去,像在舉行游泳比賽,一會兒,一個個把頭扎進水中,然后抬起來,抖動全身,把水掀得浪花四濺,可真活潑呀!
田里,農民伯伯們在辛勤地勞動著,和煦的春風吹過,太陽照得人暖洋洋的。農民伯伯們個個精神飽滿,干勁十足,春天到了,還有什么比春天更讓人心情舒暢呢?
鄉下的風光猶如一幅田園風景畫,難以描繪,我想,農家的春天,一定會讓你流連往返的。
篇四:平潭島的暢想
同學們,你們知道平潭島嗎?告訴你們,去年的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平潭島。
我們坐車來到了去平潭島的重要通道---------汽車輪渡碼頭,我和爸爸媽媽坐在汽車上等著渡海。今天刮著臺風,海面上波濤洶涌,我心里想:這樣過海安全嗎?等了很久,終于有艘輪渡搖搖晃晃地向我們駛來。船靠岸后,等候的車就一輛輛地駛進了輪渡倉內。
車到齊后,輪渡開動了,因為外面風特別大,輪渡搖搖擺擺地動著。我只感覺頭非常難受,像一只打轉的猴子。這時,爸爸叫我看窗外,原來是還一座沒蓋好的橋,爸爸說,再過不久,就可以開車直達平潭島,到了那時,就不用再坐輪渡了,我也不會暈船了。
到了對岸,我又看了一眼大橋,心想:等這座大橋蓋好后,一定很壯觀、很雄偉!我們祖國的科技還真發達啊!要是能在海面上再建一座直達臺灣的跨海大橋,那就更好了!因為平潭島是離臺灣最近的島嶼,在這里建大橋的話,就能開車直接去臺灣了,可以和臺灣的小朋友更好的來往了。這樣我就能更方便去臺灣看我夢想的阿里山、美麗的日月潭、雄偉的臺北故宮……
看著漸漸遠去的大橋,我的'心已經飛向臺灣的阿里山……我希望我的愿望能早點實現!
篇五:我和爸爸玩具大比拼
我有許多玩具,比如:電子陀螺、毛絨熊、芭比套娃、積木、軌道火車……
今天我正在玩電子陀螺,爸爸不知從哪里找來了一個紙箱子,里面裝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以為是垃圾,剛準備把這個箱子連同里面的東西一起扔掉時,爸爸趕忙過來把這個箱子搬回去,對我說:“這是我小時候的玩具,要不咱們舉行一次玩具大比拼吧!”“比就比,誰怕誰呀!”我毫不猶豫的應戰了。
我拿起我的電子陀螺說:“比這個,你有嗎?”爸爸在他那只紙箱子里翻了好長時間,才找出了一塊不倫不類的木頭和用一條柳枝和一根繩子綁在一起的東西。爸爸搖了搖左手上拿著的那塊木頭,說:“這就是陀螺。”我驚奇的張大了嘴巴。爸爸又甩了甩右手拿著的“柳繩”,說:“這就是鞭子。”
我忍不住走上前,仔細端詳起那些玩具:削成一寸多高把木頭,直徑也一寸的圓柱形,再把下面削尖,尖的地方釘一枚釘子,這
就是陀螺。而那條鞭子則使用一米長的柳條和一米長的繩子綁在一起,這就是鞭子。
我的陀螺全身都是紅色的,中間有一排小燈,上上發條后燈就可亮起來。轉的時候也只需上發條,比爸爸的高級多了。
比賽開始了,我上了三圈發條,輕輕一松,陀螺就開始轉動了。而爸爸得先用鞭子纏住陀螺的腰身,直到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頂端,用力一拉鞭繩,陀螺才轉起來,再用鞭子不斷抽打,越抽轉的越快。
過了一會兒,爸爸打累了,抽的慢了下來,陀螺也停了下來。這場比賽我贏了。
媽媽走過來,說:“通過這兩個陀螺就可以看出這是兩個時代的玩具,現在時代的進步,讓孩子們有了
更好的生活環境。是國家的繁榮富強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做一個有用的人,為祖國的發展建設做出貢獻。”
我謹記媽媽的教誨,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六:虎刺蘭
我家養了一盆虎刺蘭,是我媽媽花兩元錢從市場上買來的。虎刺蘭很奇怪,莖是深綠色的,很粗,而且長滿了刺,更奇怪的是它的刺不是散開長得,而是四五根的集中在一起簇成團,刺尖向下。它的枝葉比莖細多了,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花瓣只有兩片而且很扁平。
我對它的刺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刺呢?我問爸爸,爸爸也不清楚。我又開始查書 ,但是翻遍我的《百科知識大全》,也沒有查到虎刺蘭的資料。最后,我拿出殺手锏——上網查,但是網上的資料也不是很詳細,也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
于是我開始注意觀察,看能否解開謎團。一次,我發現虎刺蘭的花和葉子有些枯萎了。我開始每天查看虎刺蘭。通過留心,我驚奇地發現虎刺蘭的花和刺枯萎后逐漸變成了刺!至此,我終于知道虎刺蘭的莖上為什么長了這么多的刺,真是花如其名呀!
經歷這件事,我懂得了:生活中許多神奇的謎團,通過我們耐心仔細地觀察,必然會在一個偶然的瞬間用我們智慧的雙眼去發現它的秘密。
篇七:家鄉的戲
我家鄉的戲是莆仙戲,你見過嗎?如果沒有見過,就讓我帶你去看看吧!
演戲首先要搭好戲臺,分為前臺和側臺,大約有半個籃球場那么大,布置得像個大花轎,前臺是演員演戲的地方,側臺是樂隊伴奏的地方。
看看前臺,在一陣鑼鼓喧天之后,拉開了序幕,演員進入前臺開始表演,很好玩,不知道是演員跟著伴奏轉,還是伴奏跟著演員轉,演員舉手投足都有樂隊伴奏,節奏感很強。更好玩的是演員的臉譜,特夸張,涂上各種鮮艷的顏色,畫上各種奇特的圖案,聽我爺爺說,這些臉譜都是有講究的,大花臉代表奸臣,大紅臉代表忠臣,大黑臉代表公正無私,大白臉則代表居心叵測之人,還有鼻梁上涂畫一只白蜻蜓的是“臭鼻公子”也就是花花公子。是啊,你看,好人壞人都寫在臉上,一看就知道。演員的說話也是很有特色的,大部分是以唱代說,聽說那各種各樣的唱腔也是很有講究的,演員真是個個身手不凡。
且看側臺,樂隊也不甘落后,陣容有十幾個人,有二胡、古箏、嗩吶,鑼鼓更是不用說了,連電子琴手風琴都用上了,吹拉彈唱個個都很賣力,與演員配合的非常默契,真是好聽!
每逢演戲的日子,十里八鄉的觀眾很早就會集在臺下等待開場,有時人山人海,但都是次序井然,大部分人是站著看戲的,如果天氣不好,大家習慣帶著雨具來。戲開始了,觀眾們便是緊跟著戲臺上情節的變化,時而歡呼,時而沉默,時而交頭接耳,時而長吁短嘆,完全沉醉在戲里面,這一站就是二個多小時,直到戲散了才意猶未盡地回去。
家鄉的戲就是這么深的人心,特別是老人們個個都是戲迷,幾乎百看不厭,對戲目如數家珍。在農閑時,茶前飯后都有講戲的習慣,講戲的會把戲的情節講得身如其境,把人物講的栩栩如生,說到動情處還會露一身手,唱一小段,把聽戲的小孩們逗的哈哈大笑。
家鄉的戲是真正家鄉的地方戲,家喻戶曉,每逢佳節就會演戲,是家鄉人生活中離不開的一部分,她充實了著一代又一代的家鄉人的文化生活,也在一代又一代家鄉人的手里不斷發揚光大,聽說《春草闖堂》、《狀元與乞丐》等等戲目還上過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呢。
朋友,聽到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上純樸的家鄉戲,喜歡上純樸的家鄉人?
篇八:比本領
一天,鍵盤、鼠標、顯示器在爭論一個問題:到底誰的本領大。
顯示器先發言:“哼!你們兩個小不點,竟然敢和我比本領,要是沒了我,小主人怎么能在網上看到那么多新鮮的事物啊!我的本領是最大的!”鍵盤不服氣了,氣鼓鼓地說:“哼!我承認,你的本領是比我大那么一丁點兒,但是,小主人玩賽車游戲的時候就用上我了,而你,沒有一丁點兒用處!”“嗯?小主人玩游戲的時候不是應該看著屏幕嗎?”“那我的用處也比你大。”“我的用處才最廣。”“是我的!”“我的!”“才不是你的!”“是我的!……”兩人爭得不可開交。
鼠標在一旁大聲吼道:“我的本領都比你們大!”這一吼,把顯示器和鍵盤的膽都要嚇破了,它們靜靜地聽著鼠標接下來的講話。“所以,你們都得叫我‘彪哥’。”聽到這里,顯示器不高興了,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叫鼠小弟還差不多。”“哼!要不是我,你這個‘大方塊’怎么給小主人要的新鮮事物啊?對了,還有你這個‘小方塊’沒有了我,怎么進入游戲,給小主人玩呀?”只有主機在一旁沒有說話。
這時,小主人對他們說:“你們都別吵了,其實主機才是本領最大的,沒有了他開機,你們就無法正常操作,我也就不能玩游戲,瀏覽網頁了。”
說到這兒,他們三個向主機鞠了一個躬,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四個生來就是為人類服務的,不能相互分歧,只有團結,才能為小主人做更多的服務。
篇九:我愛吃楊梅
我愛吃的水果很多。芒果、楊桃、西瓜、火龍果……這些水果都深受我的喜愛。其中,我最愛吃的是楊梅。
楊梅穿著一件紫色的外衣,還長著一身的小刺,摸上去毛茸茸的,我叫它“果中刺猬”。聞一聞,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香而不膩,真能讓人流口水。
記得七歲那年,爸爸媽媽帶我回泉州老家。路上,我無聊得快要睡著的時候,眼前的一幕把我驚醒了——一片長滿了又大又紅的楊梅林。口干舌燥的我連忙叫爸爸停車,爸爸媽媽商量片刻,做出了決定——下車買楊梅。
一下車,我就完全忘記了一路上的顛簸疲勞,興奮地沖進了果園。果樹下,一位老伯伯正悠閑地躺在
【四年級上冊的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上冊的優秀作文08-30
四年級上冊優秀作文(精選35篇)07-14
精選四年級上冊優秀作文9篇07-18
語文四年級上冊《頤和園》優秀說課稿07-22
四年級上冊作文教案設計優秀范文06-21
四年級上冊語文優秀教學計劃09-24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優秀教學總結09-21
《烏塔》四年級上冊優秀教學設計08-23
小學四年級上冊《校徽設計》優秀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