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后抽筋的解決方法
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其實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比如運動過后腳抽筋,這可以說是在運動的時候很多人會面對的一個情況,而且運動之后抽筋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家肯定要注意認識和了解一下,有效的緩解運動之后腳抽筋的方法了,希望通過以下所介紹的這些方法了解之后,大家能夠更加快速地解決這種抽筋問題。
運動中抽筋了有什么治療方法
抽筋時,人們總是捶、揉、按等各種動作輪番上陣,但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循環,并沒有拉開肌肉,抽搐著的身體依舊疼痛難忍。抽筋時究竟應該怎么辦呢?
抽筋其實就是肌肉發生了痙攣。經常發生在手指、手掌、小臂、腳趾、小腿和大腿等部位。抽筋部位不同,解決的辦法也各異。
手指抽筋:可以先握緊拳頭,然后用力伸張,迅速重復數次,直至復原為止。
手掌抽筋:首先,手指交叉握緊,反轉掌心向外,用力伸展向身后彎,多次運動后即可復原。
腳趾抽筋:將腿伸直,用抽筋的腳趾抵住另一只腳的腳跟,抬起未抽筋的腳,盡力向后壓抽筋的腳掌。
大腿抽筋:彎曲膝蓋,置于胸前,雙手抱住小腿,用力收縮數次,然后將腿伸直,如此反復多次即可。
有時抽筋處還會隱隱作痛幾天,這多是牽拉過程中對肌肉纖維的損傷造成的。對于這種情況,應該輕柔按摩患處緩解疼痛,有條件的在按摩時還可以外涂正紅花油等外用藥。
運動時小腿抽筋了怎么辦
小腿抽筋是怎么回事?腓腸肌痙攣又名“腳轉筋”。證見小腿后側突出肌肉抽筋隆起,觸按堅硬,小腿不能伸屈,甚則抽痛難忍,不能站立,足趾、踝部屈伸牽掣疼痛。多因下肢過度勞累、長途跋涉、游泳、露宿遭受寒冷侵襲或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所致。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松,靜坐1~2分鐘。
2、拿捏小腿后側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對側手拇指與其余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后側肌肉0.5~1分鐘。
功效: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將健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髕骨上方,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活血消腫、通絡止痛。
4、按揉陽陵泉穴
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處,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肝利膽、解痙止痛。
5、按揉足三里穴
將健側手食指與中指重疊,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適當用力掐按0.5~1分鐘。
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6、按揉條口穴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手中指指腹放在條口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通經絡、緩痙止痛。
7、掐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側承山穴上,適當用力掐壓0.5~1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柔筋緩痙。
8、合按昆侖穴、太溪穴
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別按在太溪穴和昆侖穴上,兩指對合用力按壓0.5~1分鐘。
功效:調和氣血、消腫止痛。
運動中抽筋的急救方法介紹
騎自行車
手指
抽筋的手先握拳,然后用力伸張打開,反復此動作,直到復原。
手掌
兩掌相合,未抽筋的手掌用力壓抽筋的手掌向后彎,再放開,重復動作,至復原為止。
手臂
抽筋的手先握拳,再將小臂屈肩,然后伸臂伸掌,重復動作,至復原為止。
足趾
用手握住抽筋的腳趾,向后拉,重復動作,至復原為止。
小腿
用手握住抽筋一側的腳趾,用力向后拉,另一手向下壓住膝蓋,使腿伸直,重復動作,至復原為止。
大腿
將大腿和膝蓋彎曲至腹部前,雙手環抱,再放開并將腿伸直,重復動作,至復原為止。
騎車當中發生抽筋時,除了緊急處理外,回家后至少要有數日的熱敷及涂藥按摩,否則抽筋將易再次發生。
游泳
在運動中,尤其是游泳時,一旦發生小腿肚抽筋,萬不可驚慌失措,否則會因處理不當抽筋更厲害,甚至造成溺水事故。此時應立即收起抽筋的腿,另一只腿和兩只手臂劃水,游上岸休息。如會浮水,可平浮于水上,彎曲抽筋的腿,稍事休息,待抽筋停止,立即上岸。也可吸氣沉入水中,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腳大拇趾,使勁往上扳折,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在憋不住氣時,浮出水面呼吸;然后再沉入水中,重復上述動作。反復幾次后,抽筋可緩解,然后急速游上岸休息;在游向岸邊時,切忌抽筋一側的腿用力過度,以免再次抽筋。在其他運動中發生小腿肚抽筋,應立即原地休息。
防抽筋小方法
1.經常鍛煉身體,防止肌肉過度疲勞。運動前做好充分的預備活動,伸展開腿部、腰部、背部、頸部和兩臂的肌肉。增加運動量不可過急,應該遵守每星期增加10%的原則。
2.經常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大量出汗時應該補充營養強化型的運動飲料。
3.注意飲食平衡,特別是從飲食中補充各種必需的營養成分。如:喝牛奶和豆漿可以補鈣;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各種微量元素。
4.孕婦要經常改變身體姿勢,每隔1小時左右活動1次,臨睡前可用溫水洗腳和小腿,還可根據身體的特殊需要,補充包括鈣在內的營養成分。
5.夜里抽筋的人,尤其要注意保暖,不妨試一試在睡覺前伸展一下肌肉,尤其是容易抽筋的肌肉部位。
盡管多數情況下抽筋并不是病,但如果發生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又沒有明顯的誘因,就應該及時向醫生咨詢,盡快發現是否存在潛在的慢性疾病,以免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戶外運動抽筋處理方法
在戶外運動中,抽筋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相信很多喜歡戶外運動的都經歷過抽筋的,值得提醒的是,關鍵時刻抽筋可是要人命,比如在游泳、登山、潛水的時候。因此,學會如何正確處理抽筋和避免抽筋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戶外求生技能。
到底什么是抽筋呢?抽筋其實就是肌肉痙攣,是指身體某部位的肌肉不自主地強力收縮,而且無法很快地放松的現象。抽筋的部位最常發生在小腿后側、大腿后側以及大腿的前側。除此之外,包含腳、手指、手臂、腹部、甚至肋骨間的小肌肉都可能發生抽筋。
抽筋時,整塊肌肉會變得堅硬,有時甚至可以看到皮膚下面有肌肉抽動的現象。肌肉痙攣的時間可能幾秒鐘后就消失,也有可能持續15分鐘以上。若沒有及時處理或是中斷原來的運動,可能會在短時間內一再地反復發生。
造成運動時抽筋的真正原因到目前并沒有定論,但一般相信這是由于許多因素相互影響而造成的。
抽筋的現象及其原因:
1、運動前缺乏足夠的`伸展運動;
2、肌肉因過度使用而疲乏;
3、在太炎熱的氣候下運動;
4、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5、水分流失太多;
6、電解質不平衡;
7、運動姿勢不正確;
8、情緒太過緊張;
9、飲食不均衡,藥物的副作用等。
抽筋的處理:
1、馬上中斷正在進行的運動;
2、到陰涼通風處,并補充水分,運動飲料尤佳;
3、慢慢伸展正在痙攣的肌肉,也可以在抽筋的部位作適度的按摩;
4、治療過程中,可以輔以熱療或冷療。不論是運動用噴劑或是冷熱敷包都有不錯的效果。
防患抽筋:
運動前的<熱身操>及<動后操>當中,加強「拉筋」的動作。
運動當中,補充水份之同時,能補充鈉(鹽份)以及電解水,使體內鉀鈉平衡。飲用運動飲料如寶礦力等,是能同時補充鈉及電解水之外,又能讓胃腸的迅速吸收水份,減輕胃腸的重量負擔。 (吃水果沾鹽,不但更好吃之外,還有平衡鉀的作用。)
適當而漸進的運動。抽筋就是身體在警告我們,現時的運動量,己超過我們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平時的運動量不夠,還要多加練。 戶外運動當中發生抽筋時,除了上述的緊急處治之后,回家後至少要有數日的熱敷及按摩,否則抽筋將易于再發。
【運動后抽筋的解決方法】相關文章:
腿抽筋解決方法11-09
小腿抽筋的解決方法11-05
晚上睡覺愛抽筋的解決方法11-10
開機后鼠標不動的解決方法11-12
電腦關機后鼠標仍發光的解決方法04-03
電腦鼠標關機后發光問題的解決方法10-03
游泳時遇到抽筋的應急措施08-21
告訴你運動后的禁忌06-18
安裝卡巴后運行問題分析解決方法06-27
關于欠債公司破產倒閉后的解決方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