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武漢上海電子商務產業園學習考察報告范文
為加快推進我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學習和借鑒電子商務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20**年12月4日至5日,襄陽市商務局、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和襄陽電商產業規劃團隊等一行8人赴武漢、上海等地部分電子商務集聚區進行了學習考察,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況
考察期間,考察團成員認真聽取了武漢、上海電子商務園區相關負責人的經驗介紹,實地考察了漢正街都市工業區、上海浦東唐鎮電子商務創新港及園區企業。在武漢、上海等地的考察學習中,面對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建設;面對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開發區、產業園區;面對“全程電子商務”的創新理念;面對一大批像1號店、火速網絡、快錢支付、百分之一、武漢企派等電子商務優質企業,更能清晰地發現,電子商務正在以不可阻擋的勢頭迅猛發展,在推動傳統產業變革、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方面,彰顯出了巨大潛能。
(一)武漢漢正街都市工業區
硚口是武漢近代工商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東部有開埠五百年的漢正街,上世紀80年代成為改革開放的“風向標”和“試驗田”;西部是漢口民族工業的集聚區,誕生過南洋煙草、暨濟電力、申新紗廠、福新面粉廠、宗關水廠等一批百年老廠。脫胎于老工業基地的漢正街都市工業區,曾是引領XX市都市工業發展的一面旗幟。當前,武漢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發展電子商務產業,是搶占現代流通領域制高點的新舉措,是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新途徑,對于硚口這座XX區重鑄傳統商貿優勢,建設現代商貿強區,煥發新興產業活力,實現轉型跨越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012年5月,漢正街都市工業區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省唯一的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硚口依托豐富商貿資源的大區優勢和有利的園區條件,大力推進示范基地創建,目前已建成2個電子商務專用樓宇(園區),規劃建設“六個功能中心”,初步形成了電子商務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目前,在漢正街都市工業區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已聚集40余家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包括全國綜合性服務平臺中文百科在線;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中百電子商務;全國最大b2b單品服務平臺中國網庫(湖北總部);全國最大酒類網上零售企業酒仙網(華中總部);全國最大建材類團購服務平臺齊家網(華中總部);淘寶網女裝銷售連續五年排名第一網店百分之一;阿里巴巴武漢營運中心武漢企派等。示范基地已經成為知名電子商務企業進軍華中地區、湖北本土電子商務企業聚集發展的首選之地。在企業大量集聚的背景下,市電子商務協會遷入示范基地,區電子商務協會正在組建中。
按照漢正街都市工業區的發展藍圖,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力爭至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聚集年營業額億元以上電商企業40家以上,引進或培育電子商務第三方服務平臺企業30家以上,形成3個至5個電子商務專業樓宇(園區),推動300家以上大中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電子商務產業競爭力和輻射力領先我國中部地區。
(二)上海唐鎮電子商務創新港
上海電子商務港位于地處于XX區中心的唐鎮,是以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為核心,推動模式、政策和技術創新的電子商務服務業集聚區。目前產業園內有多幢3000平方米左右的商務樓和近40000平方米(濤飛國際廣場)商務樓。在XX市、XX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唐鎮依托XX區作為上海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的主戰場,兼具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的優勢,利用自身獨特的`區位特點和產業基礎,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創新港項目,建設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以此作為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2010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準唐鎮為“國家電子商務創新試點鎮”。10月9日XX市商務委授予電子商務創新港為“電子商務示范園區”。 在2012年5月29日召開的中國電子商務大會暨電子商務博覽會上,唐鎮電子商務創新港被商務部授牌為34家“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之一。
建設中的電子商務創新港規劃土地面積約300畝,分為五大重要功能區。創新港旨在抓住電子商務產業升級的戰略機遇,堅持以創新為主導,以服務為核心,以“創建全程電子商務、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目標,集成上海電子商務專業和公共服務資源,為傳統企業實現電子商務應用、為中小電子商務企業提升發展能級、為政府推進網上管理創新服務。開港以來,一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如1號店、新蛋科技、火速網絡、快錢支付、宅急便物流、中國(上海)進口水果電子商務平臺、王朝東方酒業等紛紛入駐,共引進200多家電子商務貿易和服務公司。2012年,交易額達到63.8億元,銷售額達到48億元,稅收達到3.04億元。
二、學習考察的啟示
武漢、上海等地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電子商務企業發展速度成倍增長,運營模式多種多樣,專業特色逐步顯現,人才培養速度加快,在轉變商務領域發展方式、構建流通新業態、積極擴大消費拉動內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武漢、上海等先進地區在搶抓機遇、加快電子商務發展中形成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值得我們很好地學習借鑒。
(一)觀念新,發展思路活。武漢、上海電子商務之所以能夠取得大發展、快發展,第一位的原因在于當地政府、企業在發展電子商務工作中,觀念新、發展思路活,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大環境中找準發展定位,能夠在挑戰中發現和搶抓機遇。武漢XX區委、區政府把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以漢正街都市工業區為依托,開展電子商務示范區的創建活動。依托漢正街都市工業區現有布局框架,重點建設“一核多點一基地”, 加快建設電子商務專業樓宇以及為創業項目提供基礎營運平臺支持和公共營運服務的創業基地。加快傳統市、商貿企業、制造業的信息化建設,依托漢正街小商品、漢西建材家居等傳統實體市場,通過“實體店體驗+網上低價買進”實現傳統市場與電子商務的有機結合;引導電纜集團、新華印務等骨干制造企業,華源電氣、華友源針織等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改造等。
上海浦東唐鎮充分利用區域產業結構優勢,順勢搭建、打造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立足為中小、傳統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提供一站式服務。據了解,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在實施電子商務過程中,它們會面臨技術門檻高、商業模式新、管理架構復雜、專業人才匱乏等諸多困難。對大多數企業而言,電子商務應用的大部分環節基本重復,奉行“小而全”的作坊模式將是低效和缺乏規模經濟的,它們更需要得到從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有效的后臺支撐和一攬子的解決方案。通過對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分析,唐鎮緊緊抓住產業升級的戰略機遇,堅持以創新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服務為核心,以“創建全程電子商務、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為目標,集成上海電子商務專業和公共服務資源,為傳統產業、中小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一站式電子商務應用,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發展能級。
(二)政策好,支持力度大。XX市、XX市政府將電子商務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對電子商務發展在組織領導、法規建設、輿論宣傳、行業培訓建設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扶持。XX市XX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為各類創業項目提供租金免除、貼息貸款、稅費減免、社保補貼、人才獎勵、項目申報、培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2013年12月,XX市政府常委會原則通過了《XX市人民政府加快發展與運用電子商務的若干意見》,2014年,XX市將拿出2億元,重點支持實體企業與電商對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浦東唐鎮通過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如企業入駐獎、財力扶持獎、高級人才獎、骨干企業獎等;通過集聚政策、產業資源,引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共同打造好專業服務平臺、b2b貿易平臺、b2c貿易平臺、公共與集成服務平臺等全程電子商務服務功能模塊,吸引了一大批接踵而至的電子商務企業前來投資創業,有力地促進了當地電子商務的穩健發展。
(三)環境優,創業氛圍濃。為搶抓機遇,后發趕超,XX市將建立電子商務發展財政專項資金,2014年安排資金2億元,用于扶持電子商務發展和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建設,2015年—2016年,每年安排1億元用于支持電子商務發展。浦東唐鎮將依托上海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制度創新優勢、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技術優勢、上海浦東口岸進出口貿易優勢,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的金融和物流基礎優勢,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積極參與建設“一區多點”的電子商務集成服務功能區,重點推進公共與集成服務支撐體系、專業服務支撐體系、交易服務支撐體系3大支撐體系13個項目的建設,推動區域電子商務服務的產業資源集聚、創新要素集中和服務功能集成。在XX市、XX區商務委指導下,企業、行業協會和園區將攜起手來,共同建設體現電子商務誠信環境的“上海品牌”,共同探索形成體現電子商務規范管理的“上海標準”、共同打造體現技術先進性的網絡貿易“上海平臺”,共同探索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上海模式”。
(四)重招商,促企業合作。武漢XX區加緊整合和修建辦公樓宇、廠房,新工廠電子商務產業園2.5萬平方米廠房翻修改造已完成,匯豐企業天地、名典屋等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同時,加大宣傳和招商引資力度,派出專人多次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地區學習電子商務發展經驗,廣泛接觸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組織和龍頭企業,已引進中文百科在線、武漢默奇、武漢時尚愛美等企業入駐示范基地。杭州網商園管理服務中心、常熟中服電子商務產業園和杭州聚勢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近期與XX區示范基地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將在招商信息、管理模式、運作方式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XX區創建工作專班還積極組織30多家電商企業與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武漢商業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開展銀企對接活動,新工廠產業園、中文百科在線、我的百家等6家企業與相關銀行達成近2.1億元融資意向協議。
(五)抓人才,建行業高地。武漢XX區出實招積極扶持創業活動和引入創業人才,2012年10月成功舉辦了“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電子商務創業項目暨人才選拔大賽”活動,大賽共征集157個項目,激發了高校人才到區內創業的熱忱,得到了大學生創業者和武漢地區廣大高校的積極響應,為全區筑建電商人才高地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幾年,XX區多次舉辦“電子商務中高級人才交流洽談會”,積極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人才儲備服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再添新動力。
三、我市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措施
(一)襄陽電子商務發展概況
1、襄陽市電子商務市場初具規模
2010年襄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1.8億元,同比增長46.2%;2011年襄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1.2億元,同比增長78.4%;2012年襄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6.4億元,同比增長71.7%,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 19.6億元,占交易總額的比重達到53.8%;b2c電子商務交易額11.2億元,占交易總額30.8%;c2c電子商務交易額5.6億元,占交易總額15.4%。
2013年襄陽市電子商務持續快速增長,1-9月電子商務的交易額達到45.7億元,同比增長53.6%,電子商務在襄陽市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2、電子商務服務和應用企業突破萬家
截止2013年9月,襄陽市開展電子商務交易的工商注冊登記主體為2197家,其中個體經營戶(c2c)約1320家,真正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數量僅為877家,其中b2b類企業562家,b2c類企業 315家,2013年1-9月新增246家,同比增長22.6%。
同時襄陽市傳統實體企業不斷實現向電子商務轉化和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企業宣傳和產品銷售的,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近8000家。其中在阿里巴巴平臺上進行公司展示和產品銷售的企業(含個人)一共6133家,阿里巴巴上電子商務企業年營業額在1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約1749家,在淘寶平臺上注冊店鋪經營的企業(含個人)一共562家。
(二)存在的問題
1、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和企業規模較小
2010年襄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比上一年增長46.2%,2011年同比增長78.4%,2012年同比增長71.7%,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長53.6%,由此可見襄陽市電子商務交易增長速度較快。但是襄陽市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與發達城市相比差距較大,電子商務產業整體規模尚未形成,有待進一步擴大和不斷培育發展。2012年,襄陽市電子商務企業數量達到8000家,但是企業規模整體較小,年銷售額上億元的企業不多,行業的龍頭牽引效應不明顯,電子商務主要依附全國性大平臺進行產品宣傳和銷售,自建式平臺和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
2、電子商務要素集聚能力不強
襄陽市電子商務企業目前主要各自為營為主,從企業布局、運營資源等各方面均較為分散,不能夠實現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產業整合資源、要素集聚和企業協同發展有待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低,是制約襄陽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問題。企業分布比較散,上下游企業沒有相互支撐,沒有聚集效應,在資金、技術、人才以及管理基礎等方面難以承擔信息系統開發和運行的任務。
3、電子商務配套不健全
與電子商務成熟城市相比,襄陽市的電子支付、物流、金融、服務環境等電子商務關鍵配套環節相對比較薄弱,發展程度不夠,難以為電子商務企業的運營、售后等提供有效支撐,對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形成了制約。
4、電子商務相關專業人才缺乏
襄陽市由于本地高校數量較少,并且存在大量的人才外流現象,這導致襄陽市電子商務相關專業人才缺口嚴重,眾多企業由于人才流失致使企業舉步維艱,這對襄陽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形成了阻礙。
(三)幾點建議
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是對傳統產業的重大變革,是增強經濟實力的戰略選擇,對促進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提升綜合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就要科學分析我們與發達地區的差異和形成差異的主客觀原因,深刻認識我市的優勢和劣勢,真正把自己的后發優勢同別人的先進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尋求推進我市電商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1、完善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環境
加快制定《襄陽市2014-2020年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貫徹落實《襄陽市市區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暫行辦法》,加大專項財政資金扶持力度,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從注冊資金比例獎勵、交易額等級獎勵、注冊會員等級獎勵、示范基地獎勵、部分返還等方式進行財政扶持。重點支持外地引進和本地創新型電子商務企業發展,針對襄陽市全國引進的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全國性電子商務重點項目、本地電子商務骨干企業和升級重點項目等,實行“一事一議”政策,給予各種優惠和保障措施。
2、打造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園,保障產業要素集聚
電子商務產業園涉及到網商、網貨,包括品牌、設計、加工、物流、融資、培訓等諸多領域,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市場模式。襄陽市應致力于打造中部地區一流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園,實現電子商務全產業鏈打通和產業要素集聚。2013年8月,湖北省商務廳授予高新區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高新區應牢牢把握此次機遇,高度重視、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工作,把電子商務示范創建作為引導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抓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安排專人負責,全力推進示范基地的創建。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要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制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規劃和發展目標,加強建設企業載體和辦公、倉儲、配送、金融、服務等配套設施,集成襄陽電子商務專業和公共服務資源,為傳統產業提供全產業鏈的一站式電子商務服務。鑒于目前高新區軟件孵化園入駐企業較多,辦公場地緊缺的狀況,高新區應加緊整合辦公樓宇、廠房,另擇址設立電子商務基地,切實解決電子商務企業的落地問題。
襄陽市應牢牢抓住國家開展電子商務城市試點的機遇,鼓勵企業在高新區、東津新區興建電子商務專業園區、電子商務孵化器、電子商務城等重大項目,力爭打造特色突出、管理先進、集約發展的電子商務集聚區,并以此帶動全市產業結構的提檔升級,加快我市經濟轉型發展、跨越式發展。
3、培育特色行業和重點領域
(1)搭建基于全產鏈和全程追溯體系的農業公共服務電商平臺
將農業生產模式與電子商務平臺嫁接,實現農業生產加工企業集成,并結合農產品信息追溯系統應用,搭建基于全產鏈和全程追溯體系的農業公共服務電商平臺,實現農產品和農業物資集銷售、展示、宣傳、金融、結算、物流、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電子商務平臺。
(2)培育面向全國市場的領先汽車零配件垂直電商平臺
依托襄陽市龐大的汽車工業資源為基礎,通過行業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創新“展示+電商+物流+服務”的發展模式,率先培育全國性工業非標產品電子商務展示銷售平臺,打造面向全國市場的汽車零配件垂直電商平臺。
(3)發展襄陽市“三品一標”特色農產品資源電商平臺
將襄陽市油、大頭菜、麥冬、天麻等上百種農特優勢產品和“三品一標”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全國銷售,發展展示宣傳、信息追溯、銷售結算、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綜合性電商平臺。
(4)創新基于商貿物資集散的區域一體化電商平臺
依托襄陽市近100個批發交易市場,充分實現電子交易批發市場的龐大物資集散和輻射能力,打造基于商貿物資集散的區域一體化電商平臺,打造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心電子商務城市。
(5)構建基于消費服務和公共服務集成的同城服務電商平臺
充分利用襄陽市城市網絡普及應用,實現打造基于消費服務和公共服務集成的同城服務電商平臺,個人消費服務包括百貨、農產品、日用品、食品、藥品等行業,公共服務包括水、電、氣、交通、通訊等領域,真正改變城市消費和城市服務。
(6)打造物流全供應鏈與電子商務信息融合的城市共同配送平臺
通過物聯網技術和集成系統應用,打造貨源和車輛供需信息快速對接的物流信息集成平臺,通過運載能力和運輸線路的統一規劃,打造基于物流全供應鏈與電子商務信息融合的城市共同配送平臺。
大力支持襄陽市支柱產業如汽車、紡織、醫藥、裝備制造等領域的骨干企業在企業兩化信息融合建設的基礎上,深化以供應鏈協同為重點的電子商務應用。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尤其是進出口貿易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拓展國內外市場。
4、建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
建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從引進人才和本地培育兩方面增強對電子商務相關專業人才的儲備,填補電子商務人才缺口。人才培養基地實現將眾多的科研機構、培訓機構、教育院校、專科技校集成。同時一方面積極引入全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進行本地人才重點培養,形成集人才引進、人才招聘、人才培訓、資格考試、就業服務、技術創新的電子商務人才技術集聚中心。
5、加強組織機構建設
為加快推進我市電子商務各項工作,將成立襄陽市電子商務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服務企業、服務社會,配合政府工作,促進行業自律,推動我市電子商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赴武漢上海電子商務產業園學習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赴上海蘇南鹽業公司學習考察報告09-03
赴上海蘇南鹽業公司學習的考察報告04-03
赴東北糧油加工產業園區的考察報告10-14
關于赴上海浦東、蘇州、昆山學習的考察報告11-13
赴名校學習考察報告12-23
赴北京學習的考察報告12-13
赴浙江學習考察報告02-13
赴名校學習的考察報告12-05
赴浙江學習的考察報告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