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自主地參與作文教學的全過程論文
作文教學包括指導學生積累材料,確定中心、審題、選材、習作和批改。在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中,從審題到選材,學生往往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其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受到很大束縛。為了進一步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我作了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作文教學全過程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實踐,積累材料
學生作文應是他們對日常生活的真實反映。平時學生作文時覺得沒有什么可寫,或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這是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材料的緣故。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應從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積累材料抓起。
生活中蘊藏著無比豐富的寫作材料,那么怎樣才能把學生自覺積累材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呢?這需要老師的激發引導。應該說學生的好奇心強,遇到新鮮事物總喜歡問為什么,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睜大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感官感受外界的各種現象,把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以日記形式寫下。當然,對學生提出要求后,還要注意授予方法。
。1)觀察前要做準備。正如馬斯德說的“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2)要養成事事留心,時時注意的習慣,多動腦思考,做到邊看邊思考,多問為什么,力爭在觀察中有新的發現。
(3)觀察時準確抓住事物的本質特點。
(4)用感官感受事物時要真切,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獨特感受。
從社會生活中直接攝取寫作材料,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一個人不能事事都親身經歷,還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不斷從書中積累材料,多寫讀書筆記,比如寫讀后感,摘錄好詞好句等。
為了調動學生積累材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了做好引導工作外,還要做好監督和檢查,經常檢查學生的周記和讀書筆記的情況,評出優良給予獎勵。
二、組織學生參與作文教學的全過程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作文教學的.全過程。從審題到選材,我都放手讓學生去完成。但其間必須加以引導,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
每次習作引導一般按以下模式進行:
。1)思考討論題目的要求,應確立怎樣的主題,可以選擇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應該略寫。 (2)每個同學都說出自己的想法,小組長作好記錄。
(3)各小組長口頭匯報討論結果。
。4)學生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以上模式旨在讓每個同學都動腦思考,動口發表意見,通過互相交流,團結協作,知道怎樣審題,怎樣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這對中下等生有很大的幫助,使他們掌握了作文方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讓學生積極參與作文評改
評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收起來認真批改,然后發回學生評講。教師付出了很辛勤的勞動,但收獲甚微,一些作文中出現的毛病總改不掉,為什么呢?這是由于部分學生拿到發回的作文只是粗略看了分數后就把作文放回書包或根本沒有把自己作文出現的毛病放在心上。
針對這一現象,在學生完成習作后,我讓學生通過競賽活動互相評改作文,自己發現問題,看哪些同學做得好。學生的好勝心強,他們對適合自己的競賽內容往往會全情投入,積極參與。
。1)分小組按下列要求交替批改作文。
認真默讀對方的文章,看看它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寫得不夠好,比如有哪些好詞好句,哪些標點有毛病,要幫它改正。
每個同學都要把自己發現的優、缺點記錄下來。
。2)各同學在自己的小組上談自己發現的優、缺點,提出修改建議,小組長做好記錄。(若干小組同時進行)
。3)各小組長輪流在班上匯報本小組發現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
。4)教師點評。
學生對自己參與發現的問題往往印象比較深刻,通過互相交流,他們會提醒自己哪些優點值得自己吸取。這對優、差生之間的互補,對全體同學的共同進步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實踐證明,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作文教學的全過程是可以收到顯著效果的。
【讓學生自主地參與作文教學的全過程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覺地參與意識05-06
還給學生自主作文權論文04-05
中專自主學習政治教學論文09-03
政治自主合作教學模式探討的論文09-20
公共參與核心素養在政治教學的滲透論文11-15
小學數學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論文01-28
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化學教學02-25
參與式教學總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