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乘法意義練習的教學反思
乘法意義練習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乘法意義的練習課,而練習就不能是簡單地重復,就不能是機械地做題,練習意味著要讓學生實現認識上的突破。乘法意義是抽象的,怎樣讓學生深刻地理解這一內容,我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1、 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乘法。
圣誕節快到了,3×4特別想為自己開一個大型的化妝舞會,想把自己打扮打扮,讓自己變個樣子。聽到這個消息,學生們可熱情了,都在幫3×4出注意、想辦法。有的說可以變成3+3+3+3或4+4+4,有的同學建議它變成4×4—4或4×2+4,還有的說把它設計成3×6—3—3,……,學生的方案很多很多,從這些方案中可以看出他們知道乘法與加法的聯系,知道3×4就表示3個4或4個3。
老師的一句話:“淘氣的3×4變成了12個方格子,可以嗎?”打開了學生的視野,3×4不僅可以變成連加、乘加、乘減算式,還可以變成平面圖形。接著,3×4又變成了立體圖形,又變成了線段圖,但不管怎么變,3×4表示的意義都是3個4或4個3。在這一環節中,數與形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乘法意義的幾個模型一一體現,活潑的教學情境中不失濃濃的數學味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充分認識了乘法。
2、 從不同的層次理解乘法。
沿著3×4的化妝舞會繼續研究,3×4可以表示4個3,再添一份就是5個3,再添一份就是6個3……如果有這樣的100份、1000份、10000份呢?學生脫口而出: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個3。這是學生對乘法意義認識的突破。當教師出示有這樣的N份時,學生輕松地說出就是N個3。這是對乘法意義的高度概括,學生的認識再一次實現了突破。教師的設計是層層深入的,學生沿著教師指引的方向,在朝著更深、更遠邁進。
3、 在不同的策略中運用乘法。
同樣是求一盒巧克力有多少塊,這個說用3個7再減3,那個說3個5再加3也行,還有同學說3個6也行。從不同的解決問題策略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乘法意義的個性化理解,看出學生可以對乘法意義進行靈活的應用。
整節課圍繞乘法的意義展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在游戲、討論中實現了對乘法意義的深入理解。
為學生打開一扇窗,學生將收獲一個視野。
為學生指明一條路,學生將收獲一個思考的方向。
為學生提供一個舞臺,學生將收獲一個創造的天地。
【乘法意義練習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02-16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12-26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5篇)03-06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9篇)02-24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9篇02-24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9篇02-24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5篇03-06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8篇01-19
乘法的意義教學反思(8篇)01-19
分數乘法練習教學反思10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