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理性開發的是經濟》讀書筆記
所謂理性,與感性相對,是指處理問題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自然進化原則來考慮的態度,考慮問題、處理事情不沖動,不僅憑感覺做事情。
梁老先生認為種種非理性行為的發生(社會上的許多罪惡)都有其初始條件,存在就是合理的。在不同經濟水平條件下,同一種制度就有不同的評價結果,一種制度能適合這個時代的經濟水平就能推行開,就是合理的。就好比由顧客評價一雙鞋子好壞,關鍵的一個因素在于合不合自己的'腳,若鞋子材質再好不合腳,我想除了非理性的愛美一族不顧腳的抗議在某些場合偶爾一穿外是不會委屈自己腳的。梁老先生說的“沒有一種可以稱為好的制度”的本意大概就在于此吧!由此我們要建立起適合你的才是好的這個觀念。
一種非理性行為的客觀存在必然能帶來某種好處,但那必然不長久的,因為在根本上它不符合客觀規律。飲鴆止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當一個人就要渴死的時候,他面對別人遞上來的水絕對不會去想里面有毒藥。簡單到如此的一個道理,如今我們的許多領導卻屢屢犯下此類錯誤。
對一雙鞋子,要知道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的腳,我們簡單到只需試穿一下而已。這個試穿過程其實就是對事物規律的一種掌握。我們必須承認,探究、實踐客觀規律是一個費力費時的過程,沒有一定時間的累積,是不會看到其好處。生產力的低下、經濟的落后是阻礙理性開發的一個重要因素。飲鴆止渴、殺雞取卵這種不計后果只求眼前利益的非理性行為我想隨著經濟的進步、物質的豐富會慢慢消失的。在這期間我們又能做什么呢?——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幫助理性開發的是經濟》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經濟讀書筆記12-06
《經濟思維:以理性融入社會》讀后感09-02
《老子的幫助》讀書筆記(精選28篇)09-19
江村經濟 讀書筆記11-01
經濟學讀書筆記08-27
經濟類讀書筆記01-21
經濟管理讀書筆記06-03
江村經濟讀書筆記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