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虛癥狀的食療及冬季養生的禁忌
四虛癥狀怎樣食療
陰虛--忌辛燥,宜枸杞、梨
癥狀:手足潮熱汗出、心煩、口舌生瘡
1、脾陰虛:不思飲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惡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結,消瘦。
2、腎陰虛:腰困腿軟、足跟痛,手足心熱或兼有心煩熱失眠盜汗,遺精,脫發、齒搖。肝陰虛:頭暈、頭痛,眼干,怕光,兩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夢,指甲光澤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腎陰虛常常同時并見,肝陰虛可到腎陰虛,腎陰虛常可致肝腎虛。
補陰虛的食品:枸杞、荸薺、生梨、百合、鴨肉、墨魚、藕、金針菇、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
陽虛--忌生冷(蝦蟹)宜牛羊肉
癥狀:畏寒怕冷、腹瀉、乏力、精神不振
陽虛癥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發冷、發涼,口中無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較多,渾身無力,易疲乏等。陽虛癥在夏季癥狀較輕,冬季癥狀則加重,且常由氣虛癥進一步發展為陽虛癥。
1、脾陽虛癥:食欲減退,胃部喜歡溫熱,按壓后胃部舒適,口淡無味,喜歡熱飲,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腫,面色虛白,女性白帶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溫痛減,遇冷加重。
2、腎陽虛癥:腰部、膝部酸困、發冷,肢體怕冷,小便清長或遺尿,浮腫(以腰下多見),陽痿遺精,女性表現為不孕或黎明前臍周圍作痛,腸鳴腹瀉,瀉后痛減輕
3、心陽虛癥:心慌,胸悶,胸憋氣短,心中空虛,易受驚嚇,驚嚇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區疼痛。
補陽虛的食品:黃牛肉、狗肉、羊肉、海參、淡菜、胡桃肉、桂圓、鰻魚、鵪鶉、蝦、韭菜、桂皮、茴香。
氣虛--山藥、茯苓、薏米
癥狀:四肢乏力、容易困倦、食欲不振
氣虛癥泛指全身無力,極易疲乏,呼吸氣短,說話聲音低,甚至懶言少語,平日出汗多。本癥在臨床上,可隨疾病出現的臟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見:
1、肺氣虛者:癥狀為咳嗽聲音低、咳痰無力,易得感冒
2、心氣虛者:癥狀為面色蒼白、健忘、心燒等。
3、腎氣虛者:遺精、夜尿多。
4、脾氣虛者:飯后胃部脹滿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飯量少。陰虛癥往往表現為體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發熱或手心、足心發熱。具體又分為:肺陰虛: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聲音嘶啞,睡眠狀態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稱盜汗)。
氣虛癥泛指全身無力,極易疲乏,呼吸氣短,說話聲音低,甚至懶言少語,平日出汗多。本癥在臨床上,可隨疾病出現的臟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見: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血虛--避免辛燥,宜紅豆、紅衣花生、紅棗
癥狀:面色無華、心慌、月經不調
血虛癥面色發黃或面白無色澤,口唇顏色淡,頭暈,失眠,女性月經量減少,周期延長,甚至閉經,皮膚無光澤,頭暈常在勞累后發作或加重,指甲蒼白,頭痛程度較輕,遇勞累后加重,常兼有氣虛的'癥狀,如懶言少語,疲乏無力,汗多。
1、心血虛:心慌,心煩,失眠,多夢,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發生在體質虛弱者。
2、肝血虛:看東西時兩眼昏花、干澀,指甲無光澤、色淡、脆而薄,甚至變形,夜盲,看東西模糊,耳鳴,手腳肢體麻木,體形消瘦,女性月經量少,色淡,甚至閉經,失眠多夢,易驚醒。
補血虛食品: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可經常交替選用。
冬季養生的禁忌
1、美麗“凍”人有害健康
許多愛美的女同胞即使在冬天里也喜歡穿短裙或短褲,或因為怕顯得身材臃腫,只是穿上薄薄的一層衣服,以保持其體態風度。但如果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來看,冬天 “藏”為主,身體肌膚要避免暴露在外界。雖然愛美是年輕女性的天性,但即使愛美,也不應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2、不要在冬天減肥
愛美的女孩子們,一年四季都想減肥。事實上,無論是節食、運動或者藥物利尿的減肥方法,都是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熱量而減肥。這在中醫屬于“泄”的范疇,不適于在冬天里進行。在自然界,小熊都懂得要在冬天時吃得胖胖的,以順利過冬。所謂適者生存,生物自有適應自然的生存方式,難道人類反而不能做到嗎?
3、不要過量熬夜
冬天里黑夜時間長,白天時間短。人們也應順應自然,增加睡眠時間,方可補養元陰元陽。事實上,冬天熬夜的傷害比平常更大,最好盡量不要晚睡。
冬季講究“閉藏”,講究“去寒就溫”。
4、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聽起來似乎很健康。但從中醫的角度看,其實并不適合女性。范宇鵬醫生說,現代多數女性因為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不規律,體質以偏虛為主,冬泳尤其不適合。事實上,無論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其實身體要耗費很多的陽氣去抵御寒冷,對本來就體質偏虛的女性來說尤為不宜。如果長期采取“冷”健身的方式,甚至還容易引起一些內科、婦科疾病,所以說“去寒就溫”是冬季養生的不二法則。
5、不要做出汗太多的運動
運動有益身體,但如果從養生的角度上看,在冬天里不要做太過激烈、出汗太多的運動。中醫認為,汗液屬于“津液”范疇,劇烈運動后,毛孔開張,陽氣隨汗液外泄,易造成“氣津兩傷”的格局。冬季以“封藏”為本,是需要“保存實力”的季節,陽氣外泄,津液損傷,容易出現易疲乏、易感冒、頭暈、手足冰涼的癥狀。
而至于適宜運動量的限定,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經常運動的人也許打半天羽毛球都沒出汗,而很少運動的人稍稍活動就全身是汗了。
冬季養生小常識大全
1、養生保健的最佳時間。
冬季養生小常識首要的是注意養生保健最佳時間。實驗證明:早晨5-6時是生物鐘高潮,體溫上升,此時起床會精神抖擻。
2、注意保暖。
冬季養生小常識之一是注意保暖。按時收聽天氣預報,隨著氣溫的變化而增添衣服,添置保暖設施。睡前用熱水泡腳10分鐘
3、房間溫度要適宜。
如果開空調溫度不宜過高,冬季養生小常識之一是房間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房間內外溫差4-5度為宜。
4、開窗通氣。
【四虛癥狀的食療及冬季養生的禁忌】相關文章:
女性冬季養生的禁忌11-16
冬季女性食療補血的四種禁忌04-23
食療養生都有哪些禁忌10-05
冬季女性養生的需要禁忌08-28
冬季養生7大禁忌11-15
冬季養生有哪些禁忌11-15
有關冬季養生進補的禁忌11-17
冬季養生吃羊肉的禁忌11-14
大暑養生的10個食療推薦與禁忌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