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學改革經驗交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行們:
本學期,我們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相應實施措施,積極穩妥地開展教改工作:以全力打造高效集體備課、高質量導學案為目的,以實效的課堂模式改革為重點,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大教學目標去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今天我就我們學校新教改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嚴格落實責任制。
1領導包備課組,在集體備課時間參與其中,適時監督和評價,確保集體備課質量。
2審核領導要嚴格把關,確保導學案質量。
(二)建立課改示范教師機制。
為使課改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并且有一個質的飛躍,學校實行課改示范教師機制。學校的教改工作將以此為突破口,通過多種形式幫助教改示范教師盡快成長,使各種課型導學案的編寫及課堂教學模式形成特色,以此帶動教改全面實效進行。
(三)制定切實可行的導學案;我們以個案為先導,以集體研討為主導,全面建設高效集體備課。
新學期,我校將以教師個案為先導,在集體備課中,要求教師首先必須深鉆細研教材,廣泛搜集有關的教學資料,對本章節的內容有全面整體的把握,進而找出各個知識要點及主要問題,明確知識點,整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形成個案;然后組織低、中、高年級組的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最終形成高質量導學案:能讓學生從導學案中看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便于提前預習;對重點地方要設計典型性例題,對難點地方要自然突破化解,拓展延伸;由相關知識和主要問題生發出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在導學案中要精心設計,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舉一反三,拓寬知識面,提高能力;同時,學生易錯地方有意識的變換方式加強訓練。
(四)建立靈活的評價方式和教改課堂反思制度。
學生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口頭提問、書面回答、板演、背誦、復述、表演、點評、小測試等。
教改反思是確保教學改革順利推進的主要輔助手段,對于整體的學校教學改革工作和個體的教師課改都有著其他手段無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新學期我們規定課改教師每周至少寫一篇教學反思,字數不能低于300字,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必須緊扣教學改革的過程,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措施,既有理論,又有實例。
(五)本學期,學校把教改重點放在四、六年級作為課改主要年級,推行榜樣制,帶動其他年級行動起來。
安排教改年級教師分期分批到教改先進學校進行集中整體強化學習,以便從根本上轉變理念,學習教改先進做法并加以創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1、措施:
①成立領導小組,加強對教學改革工作的領導;
②加強理論學習,分為學校集中學習和學科組、各科組分層學習教改理論。
③本校優秀教師教改講座;
④領導小組對課改年級的導學案進行審查,指導反復修改,形成最優化的導學案;
⑤領導小組深入四、六年級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精心雕刻,反復聽評課,切實進行有效的指導和點評,加快課改課的成型;
⑥對成型的課改課不斷完善并在全校執教公開課,做好傳幫帶和自我完善,逐步提高推廣。
2、目標:
通過半年的學習探索和完善,打造以個案為先導,以集體研究為主導的高效集體備課,各種類型的導學案編寫科學規范,創設“小組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由以聽為主的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的主動學習轉變。形成學校特色,整體提升教改水平。
(六)嘗試改革對學生的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學期,在課改年級嘗試對學生采取成績制與等級制雙軌運行的評價制度,音、體、美、信息技術、閱讀課與寫字課采用等級制,其它科目采用成績制;推行鼓勵性評語,并將鼓勵性評語推廣到課堂教學和學生作業評改中;增設特長評價。初步構建“分數+評語+特長”的學生評價模式,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客觀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評價能力和自信心。
(七)在課改年級教室增添黑板,徹底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增強趣味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教學改革決非一日之功,需要我們進行持之以恒的探索,更需要全體教師集思廣議、通力合作。在今后的教改工作中,我們實驗小學將會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認真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勇于探索,求實為本;授人以漁,能力為本;發展為要,以人為本,努力開創教學改革的新天地。
【小學教學改革經驗交流】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改革匯報材料08-04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01-05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05-08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方案04-12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方案04-15
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總結9篇02-10
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工作05-05
小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通用10篇)10-27
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心得體會02-22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