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選擇》演講稿
李開復強調,不管這個世界有多么不公平,你都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怎樣去面對人生的困難;而且這種選擇不需要時間;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選擇積極的態度,就可以最大化將來來臨的機會;人最在乎自己的是自己,最了解自己興趣和理想的也是自己,所以人不能放棄自己的選擇。
第一,用中庸拒絕極端。中庸不是平均,它代表的是儒家思想,是拒絕極端。自信、勇氣、積極、自省、胸懷、同理心是成功的六種態度,但這些態度極端之后就會成為自負、愚勇、霸道、自卑、懦弱和盲從,所以要保持這六種態度的均衡。
第二,用理智分析情景。在丹尼爾?戈德曼《有效率的領導》一書中提到六種領導力的領導:指揮命令、宏觀掌控、和諧合作、民主自由、授權負責和指導培養。李開復指出,最好的領導是完全擁有這六種領導力的領導。
第三,用務實發揮影響。引用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的話,李開復博士說,人不要浪費時間在無能為力的事情上,要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同時積極擴大自己可以影響的范圍。
第四,用冷靜掌控抉擇。遇到危機時,要保持冷靜,尋找機會;抉擇前“重重”思考,抉擇后“輕輕”放下;不要一切非黑即白,用概率論看問題,用利弊對照表客觀分析。
第五,用自覺端正態度。沒有自覺的人會對自己判斷過高或過低,而有自覺的人遇到挫折時就不會輕言失敗,取得成績時也不會沾沾自喜。
第六,用學習累積經驗。“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旅途本身就是收獲 )”,旅途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經驗就是從錯誤的判斷中累積的,錯誤可以讓你學會如何扭轉逆境。李開復博士從自己過去的學習中得到了他最寶貴的經驗:創新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
第七,用勇氣放棄包袱。李開復指出,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東西看似值得珍惜,但往往只是眼前的利益,這些東西可能是你暫時的遮陽傘,但同時也擋住了你成功的腳步,所以人應該看的長遠一些,應該勇于放棄一些包袱。
第八,用真心追隨智慧。李開復告誡青年學生,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五個因素:就業、天賦、理想、興趣和價值觀,這樣才能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除了就業和天賦之外,理想、興趣和價值觀就是真心的三個方面,要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找到自己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的實現選擇的智慧。
【《智慧的選擇》演講稿】相關文章:
成長選擇的智慧經典勵志文章08-17
考研報考城市選擇的學問與智慧07-08
成長中選擇智慧優秀散文精選02-06
如何獲得選擇和智慧的把握機遇05-07
智慧的力量演講稿06-02
選擇的演講稿09-16
選擇演講稿03-29
智慧05-27
關于讀書的演講稿:智慧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