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出版考察報告
一、報業集團出版社
(一)申辦特點
報業集團成立后單獨提出申辦。
(二)申辦背景
XX報業集團由原來的XX特區報報業集團和XX商報報業集團合并組建,出于優化產業結構的需要,xx年6月,集團領導提出申辦一家出版社,當時面臨的嚴峻情況是,XX作為一個副省級城市,已破例擁有一家綜合性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加之新聞出版總署對傳媒出版社控制非常之嚴,再增批出版社的可能性不大;與XX集團同時提出申請的報業集團還有新華日報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報業集團等知名出版集團,競爭異常激烈。最后審批下來的僅XX集團一家。
(三)申辦優勢
1、政策優勢。XX集團當年是全國首批文化體制試點單位。
2、地域優勢。XX屬副省級城市、全國第一個經濟特區。
3、經濟優勢。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年營業收入達20億元。
4、領導優勢。申辦出版社一開始就得到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除此以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就是時任中宣部部長的丁關根、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等均多次考察過XX集團,對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與社會影響力比較了解。
(四)申辦時間
xx年6月開始提出申辦出版社,xx年申辦成功。
(五)申辦過程
(六)經營狀況
XX集團出版社建立后,屬集團下屬二級企業,核編20人,主要來自報業集團,集團規定出版社領導必須具有副高以上職稱。集團下撥開辦費為800萬元,辦公場地400平方米,要求第二年起開始盈利。但當我們兩次試探性地詢問出版社經營狀況時,曠社長和劉總編均諱莫如深,估計出版社創辦至今的經營狀況不佳,沒有盈利甚至可能處于虧損狀態。
二、出版社
(一)申辦特點
與XX報業傳媒集團同時申辦。
(二)申辦背景及過程
XX報業傳媒集團成立于1998年,籌備成立集團時,就同時向出版總署提出創建XX日報出版社的`申請。5月份集團成立了5人小組負責申辦工作,11月正式遞交報告,兩個月后得到總署批復。當年同時成立出版社的報業集團全國僅經濟日報報業集團、XX晚報報業集團和XX報業傳媒集團等5家。
(三)申辦優勢
1、人才優勢。當時集團擁有高級編審15人,主任記者、主任編輯80多人;
2、信息優勢。集團主報《XX日報》連續13年居全國省委機關報發行量第一;《XX周末》享譽全國,信息資源十分豐富。
3、印刷優勢。集團印刷基地除自己的系列報刊外,另接印外報外刊170余家,承印能力強大。
4、發行優勢。集團擁有自己遍布全國各地的自辦發行網絡,發行隊伍精良。
除以上具備的申辦優勢外,領導重視也是出版社一次申辦成功的關鍵所在。申辦之初,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曾多次陪同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等中央領導視察XX報業傳媒集團,并當面代表省委提出創辦XX日報出版社的想法,得到丁關根部長的首肯。
(四)出版定位
XX日報出版社一創立就是全民企事性質,獨立法人,財務由集團托管。出版范圍是經濟、文化、報紙文章結集等。
(五)經營經驗
1、經營范圍不能太雜,要盡可能專一。XX日報出版社開始分新聞、經管、文化、生活4條產品線。在經營過程中,逐漸發現新聞類圖書最好做,生活類圖書最難做,后來就主動放棄生活類圖書的選題。
2、實現社會效益的同時爭取盈利。集團在成立出版社時曾表示不以盈利為目的,但事實上作為企業不盈利是不現實的。近10年來,盡管編輯的一部分圖書只能持平甚至虧損,但總的經營狀況還是不錯的,近兩年年利潤可達300萬元。除上交集團部分外,出版社現有盈余資產已高達近900余萬元。
3、傳媒出版社利用集團的新聞資源很重要。XX日報出版社近年來就一直緊緊抓住《XX日報》的辦報立場(簡稱“XX立場”)和《XX周末》的時事評論(簡稱“南都評論”)策劃選題。該社出版的“傳媒系列”叢書已成為一條生產主線,在全國傳媒界影響較大。
【傳媒出版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傳媒出版業考察報告范文08-09
美國高校傳媒教育考察報告的論文08-06
考察報告08-17
考察報告02-20
考察報告范文07-20
校長考察報告09-04
高校的考察報告08-04
采風考察報告08-05
客戶考察報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