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家詩歌賞析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詩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家詩歌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農家
顏仁郁
夜半呼兒趁曉耕,
羸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
將謂田中谷自生。
譯文: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們,趁著天剛破曉,趕緊到田里去犁土,
瘦弱的老牛有氣無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艱難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幾乎拖不動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
竟說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
【注解】:
1、顏仁郁:福建泉州人,晚唐詩人。
2、羸牛:瘦弱的牛。
3、漸:正。
4、將謂:以為。
【賞析】:
這首詩反映當時農民生活的艱苦。表達了對農民的同情和對“時人”無知的批評。
后兩句與李紳《憫農》詩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達的意思相似,但感情更加強烈,有相當的批判力度,過去常用來譏諷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謀生艱難、耽于吃喝玩樂的人們。
公子過的是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哪里懂得農民的辛苦和稼穡的艱難,所以他們只顧在田野上縱馬狂奔,兜風賞景,全然不顧地里的莊稼,把踩爛麥苗視作兒戲。“不識農夫辛苦力”,這句詩看似平平,其實,這正是剝削階級輕視勞動人民的表現。詩句非常切合貴族子弟的身份特點,也很能發人深思。
作者簡介
科場才俊——顏仁郁,字文杰,號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濱人。生于唐朝大和(827~835)間。祖籍河南溫縣。祖父顏景茂,為兵曹參軍,入閩任福州侯官縣令。父顏芳(787~860),隨其父入閩,輾轉來到永福(今永泰)縣歸德場歸義鄉山亭里(今德化縣三班鎮泗濱村),受聘于金員外為家塾教師,后怡情當地山水,定居肇基于此。仁郁為顏芳第七子。
【農家詩歌賞析】相關文章:
過山農家原文及賞析06-04
農家望晴原文及賞析09-01
(精選)農家望晴原文及賞析12-06
(優選)過山農家原文及賞析08-09
(推薦)農家望晴原文及賞析01-19
秋景詩歌賞析12-03
《當你老了》詩歌賞析05-29
《南浦別》詩歌賞析01-29
王維詩歌《鹿柴》賞析02-19
關于夏天的詩歌賞析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