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災救濟科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xx年救災救濟科在局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以為民解困為宗旨,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開展“大責任、大服務、大作為”思想交流活動為契機,深刻詮釋“大民政”理念,認真履行解決民生、維護民利、落實民權的工作職能,找差距、謀發展,推動了救災救濟科整體工作的開展。在20xx年度XX市XX區區級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中,我區“城鄉低保管理工作”取得了全區第一名的,現將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社會救助規范化管理,促進社會救助工作健康發展
(一)及時審批發放社會救助資金,保障社救對象基本生活
一是按照市民政局的文件精神和我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低保標準,城市低保標準由月人均收入430元調整到50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年人均收入2520元調整到4080元。截止到11月底,我區共有城鄉低保戶8747戶16351人,發放城鄉低保資金6563.73萬元,確保了低保對象基本生活。
二是健全社會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克服財政困難,為16427名低保對象567名五保對象發放物價補貼339.88萬元,幫助低保對象克服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困難。
三是開展了社救對象兩節走訪慰問工作,城市低保戶一人戶每戶發放慰問金300元,兩人以上戶每戶發放慰問金600元;農村低保戶一人戶每戶發放慰問金200元,兩人以上戶每戶發放慰問金400元,加上市、區兩級領導的慰問,共慰問城鄉低保戶12625戶,發放慰問資金469.41萬元。
(二)加強監督檢查,低保整頓成果顯著
一是嚴格貫徹XX市民政局《關于開展全市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復查的通知》精神,開展了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復查工作。我區共產生預警信息3358戶、8232人,經過調查核實,符合條件繼續享受的有1078戶、2597人,情況屬實退出低保的家庭有2280戶、5635人。此次復查,信息準確,針對性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深入開展低保整頓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是對個別鄉鎮的低保整頓工作取得了突破。針對蒲洼鄉低保舉報案件增多,社會反映強烈的情況,我們在蒲洼全鄉開展低保復審和重新換證工作,集中精力解決熱點、重點問題。為此我們制定了《蒲洼鄉開展低保復審和重新換證工作方案》,制定了統一的復審工作流程、低保檔案標準的規范文本、申請審批表、預警告知書、復審告知書,成立了工作隊。在局領導和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工作隊進駐各村,發放復審告知書,宣傳低保政策,指導村民組織申報材料,調查核實存疑材料,組織評議申請材料,于4月底圓滿完成了該鄉復審和換證工作。整頓工作維護了低保政策的公平、公正,把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從低保中清理出去,使該鄉由原享受低保待遇的384戶,銳減到33戶,清理出351戶不合格戶。蒲洼鄉的整頓成果堅定了部分鄉鎮黨委、政府進行整頓的決心,促進了他們跟進的積極性。佛子莊鄉主動要求進行整頓,我們借鑒蒲洼鄉的工作經驗僅用了一個月就完成了整頓工作,由原享受低保待遇的575戶,減少到129戶,清理出446戶不合格戶。群眾對此反映良好,消除了不滿情緒,減少了干群矛盾,節約了國家救助資金,促進了社會和諧。沒有提出低保整頓的鄉鎮,也在平時工作中加大了低保審查的力度。到11月底,我區享受低保的人數與2010年底相比較下降了38.87%,從而達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的動態管理目標。
(三)抓好隊伍建設,提高基層民政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9月19日,舉辦了XX區社會救助協管員培訓班,共有24個鄉鎮、街道的525名社會救助協管員參加了為期一天的培訓。救災救濟科的工作人員為協管員講解城鄉低保、低收入、農村五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信訪等社會救助工作中的相關政策法規和具體業務知識,經過學習,廣大協管員開展社會救助工作的業務知識水平和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
二、救災工作按部就班,確保災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一)認真做好查災報災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上半年,我區降水較往年平均減少一成以上,旱災比較嚴重,夏糧減產,一部分受災群眾的生活受到了影響。下半年降水頻繁,冰雹暴雨成災,房倒屋塌,農作物受損嚴重。為做好災民救助工作,保證群眾安全越冬,我們對今年的災情作了進一步核查和評估,對需救濟群眾的數量進行了核實,到11月底,全區受災人口13081人,受災面積330公頃,需救助人口5416人,經濟損失2824萬元。從國家減災中心數據中心反饋的各區縣災情信息報送情況看,我區災情信息報送的準確率、及時率在16個區縣中處于前列,救災處的領導對此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揚。汛前我們與氣象局一起,對11個山區半山區險村險戶附近的'雨量報警裝置進行了檢查,保證報警裝置正常,降低暴雨災害風險。
(二)及時下撥應急救災資金,采購救災物資,解決受災群眾燃眉之急
根據今年我區各鄉鎮的實際受災情況,我們組織各街道、鄉鎮對受災群眾的家庭基本情況、災害損失情況、災民自救能力、口糧、衣被、住房、疾病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調查摸底,建立了《需救濟人口臺帳》,并認真制定和落實救災資金分配方案。2月下撥中央級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110萬元,10月下撥市級災害應急救助金35萬元,11月下撥區級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100萬元,年內合計下撥救災款245萬元,基本解決了今年春荒冬令期間受災群眾的臨時生活困難,確保受災群眾食有所助,住有所居,病有所醫。今年還要采購價值220萬元的救災保障物資19種,達到千人受災人口保障的需求。目前,招標工作完成,已與供應商簽訂了采購合同,年底前所采購的物資將全部入庫。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我區防范和應對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為維護我區群眾在特殊情況下的基本生活,確保社會安定和諧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積極開展減災宣傳活動,提高廣大群眾救人自救意識
國家減災日前夕,在區應急辦的協調下,區應急辦、區教委、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在良鄉第六中學舉辦了中小學應急疏散演練,并現場演練了急救包扎,演練過程緊張有序,為全區的大中小學校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小學的應急自救能力。
在國際減災日來臨之前,根據XX市民政局下發的《關于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的通知》精神,我局印發了《XX市XX區民政局關于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的通知》,并于10月12日當天與市政管委、氣象局等6部門在北潞園廣場組織了社區防災減災活動,請武警官兵進行了現場滅火演練。各鄉鎮也按照統一部署,在鬧市區、街道路口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對社區進行了災害風險隱患的排查治理。活動期間,全區共擺放活動展板380塊,懸掛條幅39條,發放宣傳資料19000份。這次活動提升了社區居民的減災意識與避災自救能力,提高了各級防災減災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