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孟郊的《怨詩》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孟郊的《怨詩》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怨詩作者:孟郊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
孟郊的《怨詩》賞析鑒賞:
孟郊似乎存心要與前人爭勝毫厘,寫下了這首構思堪稱奇特的“怨詩”。他也寫了落淚,但卻不是獨自下淚了;也寫了驗證相思深情的意思,但卻不是喚丈夫歸來“看取”或“驗取”淚痕了。詩也是代言體,詩中女子的話更癡心、更傻氣。她要求與丈夫(她認定他一樣在苦苦相思)來一個兩地比試,以測定誰的相思之情更深。相思之情,是看不見,摸不著,沒大小,沒體積,不具形象的東兩,鋇I定起來還真不容易。可女子想出的比試法兒是多么奇妙。她天真地說:試把我們兩個人的'眼淚,各自滴在蓮花(美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麗的蓮花為誰的淚水浸死。顯然,在她心目中看來,誰的淚更多,誰的淚更苦澀,蓮花就將“為誰”而“死”。那么,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測定出來了。這是多么傻氣的話,又是多么天真可愛的話!池中有淚,花亦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這一構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將成它可靠的見證。李白詩云:“昔日芙蓉花,今為斷腸草”,可見“芙蓉”對相思的女子,亦有象征意味。這就是形象思維。但不是癡心人兒,諒你想象不到。
“換你心,為我心,始知想憶深”(顧復《訴衷情))自是透骨情語,盂郊《怨詩》似乎也說著同一個意思,但他沒有以直接的情語出之,而假景語以行。這樣寫來更饒有回睬。其藝術構思不但是獨到的,也是成功的。行官。
作品簡介
《怨詩》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此詩寫的是一位女子對遠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詩人既沒有敘寫思婦獨守空房的凄涼感受,也沒有刻畫她零淚嘆息的憂傷情貌,而是通過女主人公一種新奇的設想來完成主題的表達。全詩在藝術構思上獨辟蹊徑,用“芙蓉花”被淚水浸死的假想之詞將閨中怨婦的哀怨情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創作背景
這是中唐詩人孟郊代為一位思念遠游在外的丈夫的女子而創作的閨怨詩,具體創作時間未詳。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故友人時稱“平昌孟東野”。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謚貞曜先生。詩名甚籍,尤長五古,憤世嫉俗,但情緒低沉,語多苦澀,蘇軾將其與賈島并稱為“郊寒島瘦”。有《孟東野詩集》。
【孟郊的《怨詩》賞析】相關文章:
孟郊古怨別賞析02-23
怨詩原文及賞析08-18
征婦怨全詩賞析07-13
巫山曲_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8
登科后孟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8
長信怨_王昌齡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4
古怨別全詩翻譯賞析07-03
李白《怨情》全詩翻譯賞析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