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旅舍》譯文及賞析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這兩句是說,暮色之中,詩人在旅舍門外佇立凝望,暮色漸深,余干城門也關閉起來了;秋空寥廓,草木蕭疏,白水嗚咽,連這座余干城也顯得孤孤單單,獨鳥也背人遠去。似乎也暗喻著詩人的孤苦背時,宦途坎坷,引發起深沉的感慨。寫景寓情,語調凄涼,卻又靈秀宛轉。
出自劉長卿《余干旅舍》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注釋
⑴余干:唐代饒州余干,即今江西省余干縣。“余”,一作“馀”。
⑵搖落:指草木凋落。《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哀。”迥(jiǒng):高遠的樣子。
⑶青楓:蒼翠的楓樹。一作“丹楓”。
⑷向水:臨水。
⑸背人飛:離人而去(飛)。
參考譯文
草木搖落暮色中天空顯得高遠,青楓樹上經霜的葉子零落疏稀。
孤城面對著河水城門已經關閉,單單一只鳥兒背向人向遠方飛。
水邊的渡口一輪新月剛剛升起,鄰家的漁夫外出打魚還未回歸。
思鄉的心情已經令人肝腸寸斷,什么地方砧聲錯落正在搗寒衣?
賞析
此詩是劉長卿在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從嶺南潘州南巴貶所北歸時途經余干所作。詩人寄寓余干旅舍,佇立門外,看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暮色漸深,城門緊閉,不禁生發思鄉之情,作下此詩。
《余干旅舍》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描寫了詩人寄寓在余干旅舍時,獨自憑眺周圍,看到一片凄涼蕭瑟的景色,再加上陣陣搗衣之聲,觸動了深深的鄉情愁思。全詩按時間順序,從日暮時分到夜色漸濃,到明月初上,最后到夜色闌珊,層層透露出詩人越來越強烈的鄉情旅思,感情真摯,意蘊深沉。
頷聯寫暮色漸深,這冷落的氛圍給詩人帶來孤苦的感受:秋空寥廓,草木蕭瑟,白水嗚咽。詩人獨立旅社中遠望冥思,希望能有所慰藉,可是,“閉”字冷酷地將詩人的希望澆滅。余干城門也關閉起來了,連城也顯得孤孤單單的。而一只鳥兒飛翔,也給空寂的環境帶來一絲生機,但是,獨鳥也不愿久留,背人遠去,那況味是難堪的。“背”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落寂和蕭條。“獨鳥背人飛”,含蘊著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此聯句頭為一“孤”一“獨”,暗示了詩人孤苦背時,宦途坎坷的'凄涼境遇。
這首五言律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羈旅思鄉之情。全詩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日暮后的凄涼景色,由看得見“楓葉稀”的日暮時分,寫到夜色漸濃,城門關閉,進而寫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闌人靜,坐聽閨中思婦搗寒衣的砧聲,時間上有遞進,凄涼的感情也在逐漸遞進,直到最后達到了高潮,將凄苦的心情寫得痛徹心扉。這體現了詩人在小城旅舍獨自觀察之久,透露出他鄉游子極端孤獨、寂寞的情懷和思鄉情緒逐漸加濃,直到“鄉心正欲絕”的過程。詩人巧妙地將內心的感情融合到環境中,自然也變得奇美無比,意蘊深厚,感情綿長。詩筆靈秀宛轉,把這種內在的層次,寫得不著痕跡,非細心體味不能得。一首小詩既有渾成自然之美,又做到意蘊深沉,十分難得。
【《余干旅舍》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殘春旅舍》賞析03-27
《馀干旅舍》賞析03-18
殘春旅舍原文及賞析08-21
譯文及賞析02-23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賞析08-18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賞析02-20
《南湖》譯文及賞析08-25
《山石》譯文及賞析08-17
《端居》譯文及賞析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