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支援情況匯報發言稿
尊敬的**市各位領導:
今天,我們帶著3.2萬 人民的問候,帶著老區人民的祝福,再次踏上**這塊改革開放的熱土,向各位領導匯報我鎮接受貴市對口支援的情況。首先,我謹代表 黨委、政府,向深切關懷新妙、傾心幫助 的各位領導和**人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借此機會,現將我鎮接受貴市對口支援工作情況作簡要匯報:
鎮位于 區西部,長江南岸, 市主城區50公里, 區45公里,是 與 主城區緊鄰相連的紐帶之一,103省道、渝巴路橫穿全境,交通便利。作為 區三個革命老區之一的 鎮,這里不僅是辛亥革命及共產黨領導下的四鎮鄉“川東農民武裝斗爭”、“解放前夕民革川東縱隊開展的武裝斗爭”的活動中心,也有威震川東的民革川東縱隊司令張鎮宇咤叱風云縱橫疆場、更流傳著共和國元帥劉血戰豐都負傷輾轉到此, 兒女奮不顧身、舍身掩護的動人佳話。全鎮幅員面積84.8平方公里,轄14個村、1個居委會,77個農業社4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2萬人。XX年全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0元,地方財政收入143萬元,城鎮化率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億元。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重慶市“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重慶市文明單位,涪陵區“先進文化鄉鎮”、“涪陵區文明場鎮”等榮譽稱號,是重慶市103個中心鎮、100個商貿鎮和規劃建設的4個小城市之一。
不忘深情 十年幫扶結碩果
自1995年以來,貴市的各級領導和部門對我鎮的對口支援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對我鎮的發展給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幫助。截至目前為止,已累計注入對口支援資金150余萬元,主要用于我鎮希望小學、農村衛生事業、基礎設施、敬老院、村級辦公設施等項目建設。
――心系老區發展,領導高度重視。貴市領導不辭辛勞,多次親臨我鎮考察,訪貧濟困、把脈施方;有關部門和市、縣同志先后率團,深入我鎮,探求幫扶新路,繪制發展藍圖。
――著眼脫貧致富,夯實發展基礎。援助對口支援資金60 萬元,用于改善我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援助資金 20萬元,修建完成了高7米,長60米,寬5米的開平村五一橋,解決了平政、開平兩村2700名群眾的出行難問題,;二是援助資金15萬元,修建完成了長6公里,寬5米的普陀移民公路,方便了當地1400余名群眾,打通了致富的瓶頸,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三是援助資金 25萬元,解決了長13公里,寬 6米林主、北門村道路建設及拓寬的大部分下差資金,3200余群眾直接受益。
――情牽困難群體,實施愛心援助。援助資金90余萬元,先后完成了**希望小學、農村衛生事業、敬老院、村級辦公設施等一系列公益項目建設:一是援助資金30余萬,修建互助村**希望小學,解決了互助、慶林等村350名兒童就近入學;二是援助資金10萬,改善新妙鎮中心衛生院醫療設施,使當地群眾開病難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三是援助資金 30 萬,修建了新妙敬老院,能解決50位老人的入住問題。孤寡老人們擁有了環境舒適的樂園,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使他們能幸福地安度晚年;四是援助資金20萬,購置了辦公設施,改建了辦公住所,使白鶴、開平、互助、慶林、平政等村的村級辦公設施得到明顯的改善,村級陣地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創新幫扶思路,輸血造血并舉。XX年,投資400余萬元的**市對口支援企業桐新蔬菜有限公司落戶我鎮,不僅解決了我鎮 30余人就業,而且也帶動了當地榨菜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對口支援企業的入駐,不僅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財政稅收,也譜寫了我鎮招商引資的嶄新篇章。
不負重托 勵精圖治謀跨越
XX年,我鎮順利完成了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換屆工作,也確定了今后五年全鎮工作的發展目標:打造涪陵西部“一基地、兩中心”。 我們決心按照突出“一大行動”、建設“兩大平臺”、實施“三大戰略”、推進“四化進程”、抓好“五大民心工程”的工作思路,通過5—XX年的努力,把新妙鎮建設成為開放度較高、充滿創新活力的涪陵西部新興工業基地、商貿集鎮中心、教育文化中心,成為特色產業優勢突出、生態生活環境優良、人才名品資源匯集、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現代化中心鎮,成為重慶市主城區和涪陵區城市拓展和城市文明向廣大農村輻射的重要載體和依托。
為不辜負各級領導對我鎮的親切關懷,不辜負**市人民對我們的真情幫扶。在今年里,我鎮將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狠抓干部培訓工作。通過組織鎮村干部在友好鄉鎮學習參觀,到浙江集中學習培訓等方式達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年初已與**市簽訂了培訓協議,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將我鎮的鎮村干部輪訓一次。
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00萬元,新修行政、適園、白鶴等村18公里的.村社道路,拓寬改造互助、同協、弋陽等村35公里村道路。投資385萬元啟動開平、鄭家等村10公里的村道路硬化建設。投資81萬元啟動北門、互助兩村人飲解困工程,解決2500余名群眾的飲水困難。
三是加速場鎮建設進程。投資450萬元新修長7公里寬14米的場鎮環形公路,啟動5000平方米的人民廣場建設和長2公里寬14米的力帆街道硬化工程,規劃建設新妙鎮6公里迎賓大道。
四是扎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緊緊抓住“渝巴路”建成通車后,新妙成為都市發達經濟圈近郊的優勢,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新發展商品菜基地1萬畝;爭取引進2-4個榨菜精深加工企業落戶新妙,培育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半成品加工大戶,建立健全“公司+農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榨菜產業化模式,打造10000畝榨菜基地;依托正眾蠶業公司,培植發展蠶桑專業大戶,建立蠶桑基地村新建3000畝的密植桑園。
五是打造招商引資平臺。突出抓好占地2平方公里的白鶴工業園區建設,打造招商引資平臺,依托浙江對口支援和力帆集團,重點引進制造加工型企業和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型企業,為新妙鎮的迅猛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此,就今后的對口支援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懇請嘉興市各級領導、企業負責人每年到我鎮實地考察,檢查指導工作,并為新妙的發展出謀劃策。
2、每年援建2-3個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益事業項目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道路建設項目。蠶桑、榨菜是新妙鎮的傳統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計劃用5年的時間實現產繭10000擔、鮮菜頭50000噸,切實解決農民的增收致富問題。
3、建議加大對我鎮新農村建設的扶持力度,集中扶持特色農業項目。
4、每年為我鎮培訓鎮村干部和企業管理人員。
5、每年推薦3-5個企業到我鎮投資興業。
不辱使命 乘借東風譜新篇
回首過去,我們借貴市幫扶之力,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審視未來,我鎮發展征程充滿著機遇與挑戰。雖然當前我鎮基礎設施落后、經濟總量偏小;但我們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切實可行的發展舉措,更有**人民的無私援助和真情幫扶,這將是我鎮發展的不竭源泉。
**—— 雖遠隔萬水千山,卻被對口支援紅線緊緊相連。你們的無私奉獻和親切關懷,無時無刻不在滋潤新妙人民的心田。飲水思源、知恩圖報。我們一定以優異的工作業績回報各位領導的支持和厚愛,嚴格按照“優化環境,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加快發展”工作方針,努力實現“加快工業化,打造中心鎮,建設新農村”的宏偉目標,以快速發展的新妙新形象回報**人民的無私援助和傾情幫扶。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戰勝困難中堅持發展,在搶抓機遇中加快發展,在開拓創新中率先發展,找準雙贏的最佳結合點,對口支援工作一定會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對口支援情況匯報發言稿】相關文章:
人才對口支援建議07-17
民政對口支援工作匯報10-12
醫院對口支援的工作總結08-18
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總結01-14
醫院對口支援協議書06-03
鄉鎮 對口支援工作匯報01-15
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總結07-10
醫院對口支援的工作總結07-10
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總結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