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顧況閱讀答案及賞析
子規
顧況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
這首詩歌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寄寓詩人怎樣的情志?
答案:《子規》運用了托物言志 / 托物寄情的表現手法,表面寫鳥,實際是由鳥及人,托子規以抒情,將人間的`冤屈之多且無處消解的現實盡收筆端。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有同情、有憤懣、有諷刺、有無奈,暗含對當時黑暗現實的不滿。
鑒賞
總:此詩借詠子規,抒發詩人對歷代遭受苦難、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不滿。
前二句“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說古蜀國國君杜宇冤死已經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鵑鳥卻長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聞而悲凄。“積”,指時間已過了很久。“啼血”,杜鵑的嘴是紅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
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對此一傳說提出質疑:歷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樣化鳥鳴冤,那么這些冤魂所化之鳥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樹來棲身呢?“著”,附著,棲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詰語氣,由鳥及人,由自然到社會的巧妙聯想:歷代冤魂何止億萬,而能得以顯靈于人世的又有幾多呢?如此看來,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寫歷代冤魂之多,正是詩人對當時黑暗現實的不滿。
總:這首詩主題鮮明,托物言情,借寫子規表達自己的憤世之情。俗中見奇,翻出新意。開篇寫杜宇化鳥,不過是相當俗見的題材。但后二句以反詰語氣發問,由鳥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子規》顧況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顧況《公子行》賞析08-27
顧況《過山農家》賞析08-05
吳融《子規》閱讀答案及賞析07-27
聽角思歸_顧況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28
顧況《囝》詩詞鑒賞07-26
《子規》閱讀訓練與賞析翻譯08-15
除夜閱讀答案與賞析08-29
南征的閱讀答案及賞析09-12
《塞上》閱讀答案及賞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