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陣·燕子來時新社》賞析及答案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②贏,笑從雙臉生。
[注]
①新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
②斗草:古代婦女用草進行比賽的游戲。
1.詞的題目中應(yīng)該填入的一個字是 (某一季節(jié)),作者晏殊是 派的代表詞。(2分)
2.對作品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3分)
A.作者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受,傳神地繪景,生動而鮮活,明媚秀潤。
B.“三四點”、“一兩聲”或為寫實地,更透出幽靜與悠長。
C.詞的下片寫少女嬉戲,活潑天真,洋溢著清新的生活氣息。
D.整首詞語言通俗,激情昂揚,境界闊遠。
3.聯(lián)系作品上、下闋內(nèi)容,試從情與景的關(guān)系角度,寫一段鑒賞性文字。(60字,4分)
【參考答案】
1.(2分) 春 婉約派。
2.(3分)(D)
3.(4分)答題要點:描寫了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女伴巧笑以及斗草輸贏游戲等,勾畫出明媚、歡快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一改傳統(tǒng)詩詞中傷春惜時的老套。
二:
4、詞中運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
“燕子”、“梨花”、“碧苔”、“黃鵬”、“飛絮”,眾多意象秀美明麗,足見春色之嬌人。
5、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主要運用白描手法,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純潔心靈。
6、這首詞下片歷來備受推崇,許昂霄《詞綜偶評》中說:“(‘疑怪’三句)如聞香口,如見冶容。”請作簡要賞析。
下片寫青春少女的小故事。兩個東西相鄰的少女,在采桑小路上相遇。東鄰女伴的笑容引起了西鄰女子的疑問,以為是她昨晚作了好夢。問答中才知道原來是今天斗草贏了。“巧笑”已聞其聲,見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觀其形。“疑怪”兩句通過觀察者心理活動,用虛筆再現(xiàn)“女伴”的生活細(xì)節(jié),將村姑的天真可愛一筆點到,與上片生氣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諧的`畫面美與情韻美。“笑從雙臉生”一句特寫,收束全篇。兩個“笑”字,一寫笑容晏晏之美,一寫笑掛雙臉之盛,寫出采桑女子明快活潑、天真快樂的形象。
三:
(1)詞的上闋情景交融,清新活潑,請簡要賞析。(4分)
(2)詞的下闋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少女形象?(2分)
答案:
(1)借助“燕子”、“梨花”、“碧苔”、“黃鵬”、“飛絮”等眾多秀美明麗的意象來寫美麗的春色。(2分)描繪了一幅清新活潑,具有鄉(xiāng)間泥土氣息的春景圖,與下闋寫人物的天真可愛形成十分和諧的畫面美與情韻美。(2分)
(2)通過刻畫人物的“笑”,描繪了一個美麗、清純、活潑、浪漫的農(nóng)家少女形象。(或通過清明時節(jié)的一個生活片斷,描繪了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農(nóng)家少女形象。)(2分)(特點、身份各1分。)(意思對即可。)
四:
(1)杜甫在《蜀相》中寫道“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在晏殊的這首詞中作者也寫到了黃鸝鳥的聲音——“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試結(jié)合原詩詞,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2)詞的下闋寫人物,試簡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并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4分)
參考答案
(1)《蜀相》中,作者寫黃鸝鳥的叫聲是用了以動襯靜的寫法,用黃鸝鳥的叫聲反襯出諸葛亮祠堂周圍的寂寥冷落,寄托著詩人對諸葛亮身后凄涼的哀嘆和同情。亟盼良相賢才平叛定國,抒發(fā)了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悲憤之情。同時也有物是人非、歷史滄桑的感慨。
晏殊的《破陣子》用黃鸝鳥的叫聲襯托出周圍的幽靜,寫出了春光的美好,抒發(fā)了熱愛春光的歡快自在之情。
(2)活潑天真、純潔無瑕的少女形象。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刻畫青年女子形象——聲音:巧笑,表情和動作:逢迎、笑從雙臉生,心理:疑怪昨宵春夢好。
注釋
①破陣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雙調(diào)六十二字,平韻。
②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豐收,有春秋兩社。新社即春社,時間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碧苔:碧綠色的苔草。
④飛絮:飄蕩著的柳絮。
⑤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⑥逢迎:相逢。
⑦疑怪:詫異、奇怪。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⑧斗草:古代婦女的一種游戲,也叫“斗百草”。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壑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shù)細(xì)長之須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zhì),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厘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后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狀并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武斗"。王建《宮詞》,吟詠斗草游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別人般數(shù)盡,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還有“文斗”。
所謂"文斗",就是對花草名,女孩們采來百草,以對仗的形式互報草名,誰采的草種多,對仗的水平高,堅持到最后,誰便贏。因此玩這種游戲沒點植物知識和文學(xué)修養(yǎng)是不行的。
⑨雙臉:指臉頰。
譯文
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飄落的梨花告知清明的到來。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yù)兆我今天斗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xiàn)出了笑意。
賞析:
宋詞《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為宋代婉約派詞人晏殊所作。 此詞通過描寫清明時節(jié)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全詞純用白描,筆調(diào)活潑,風(fēng)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
這首詞以輕淡的筆觸,描寫了古代少女們春天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卻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圖畫。
詞的上片寫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這兩句既點明了季節(jié),又寫出了季節(jié)與景物的關(guān)系,給人以具體的印象。行文輕快流麗,蘊含喜悅的情意,為全詞的明朗、和諧、優(yōu)美的基調(diào)打下了基礎(chǔ)。“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春水池塘,點綴那末三四點青苔,密林深處,不時傳來鶯兒的歌唱。“日長”,表明季節(jié)已開始變化,多少有點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飛舞,顯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黃鸝”、“飛絮”,看來似乎是極其常見的自然景物,經(jīng)詞人稍加點染,宛如一軸初夏風(fēng)光小幅,特別惹人喜愛。
清明時節(jié)后,天氣漸漸轉(zhuǎn)暖,海棠梨花剛剛開敗,柳絮又開始飛花。春社將近,已見早燕歸來。園子里有個小小的池塘,池邊點綴著幾點青苔,在茂密的枝葉深處,時時傳來黃鸝清脆的啼叫。
下片寫人。“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趁著這春暮夏初的季節(jié),少女們停了針線,來到這大自然的懷抱里。這時,東邊鄰居的女伴笑瞇瞇地走了過來,她們正好在那條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東鄰女伴”用白描手法,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情態(tài)的描寫,由內(nèi)心到外表塑造了東鄰女這一形象。內(nèi)心真情流露的一剎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讀時,使人有似曾相識之感。“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少女們相逢的時候,興高采烈,歡歡喜喜的,隨著,一塊兒玩著那斗草的游戲。詞中主人公勝利了。這位天真的少女充滿著青春的歡樂。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個好夢,認(rèn)為那原來是“斗草贏”的兆頭,臉上又飛起了笑容。詞中沒有正面來描寫斗草的活動,只用一筆點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表現(xiàn)了這位少女不僅聰明,富于想象,而且心靈是那樣純潔無瑕。
【《破陣·燕子來時新社》賞析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賞析08-31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的原文及賞析07-31
《破陣樂》宋詞賞析04-03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原文賞析03-10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原文及賞析10-15
《破陣子》宋詞賞析04-03
破陣子翻譯及賞析02-23
辛棄疾《破陣子》賞析07-11
《破陣子》譯文及賞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