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半年工作總結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

時間:2021-07-10 15:05:00 半年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3篇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1

  我縣農機學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扎實開展工作,牢固樹立服務“三農”意識,創新工作思路,努力做好農機技術服務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3篇

  一、乘勢而上,大力推廣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新技術。

  今年,作為全省40個機插秧項目縣之一,我局搶抓機遇,創新思路,抓早抓實,縣(鄉)上下聯動,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推廣這項新技術項目中,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會等形式,加大插秧機的基本知識、技術性能、育秧技術要求、機械操作要點、機插注意事項等內容的宣傳培訓,讓更多的農民群眾樂于接受。截止目前,全縣召開插秧機技術培訓班二期,培訓種糧大戶、農機大戶、機手等300多人;舉辦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現場會兩次,吸引了種糧大戶、農機專業戶、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等300多人參加觀摩,調配高低速插秧機16臺次,派出專業技術人員20多人次,發放宣傳、技術資料1000余份。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推廣,上半年全縣新增插秧機61臺,目前全縣插秧機保有量達183臺,機插面積達到5萬畝,機插秧水平大大提升。

  二、創新思路,努力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縣農機學會積極探索,創新模式,以服務促進推廣,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大提高了機械化水平和作業能力,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業裝備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一環,是促進農民增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是做好“三農”工作,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切實加強對農機化工作的領導,同時加大目標考核力度,建立農機化工作鄉鎮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真正把農機工作拿到手上來抓。

  二是強化宣傳,加強引導。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推廣,多開展現場會、演示會等,多深入鄉鎮田間地頭宣傳;特別是鄉鎮政府應積極配合加強宣傳,把黨和政府優惠政策傳到千家萬戶;正確引農民購買農機。4月21日,我們邀請縣農業局育秧專家、各煙草、農機合作社、鄉鎮農機員、種田大戶等130余人在縣委黨校電教室舉辦水稻機插秧育秧現場培訓,取得了圓滿成功,并得到了現場全部人員的一致好評和上級部門的肯定、表揚。6月7日-6月27日,與縣煙草公司聯合在樟市鎮、仁義鎮的煙農專業合作社舉辦了拖拉機駕駛員培訓班,成功培訓了169名大拖駕駛員及16名聯合收割機駕駛,全部通過考試,順利地拿到了駕駛證。7月22日,我局又在仁義鎮仁義村大塘組成功舉辦機插秧現場會,再次吸引了農機專業戶、農機合作社成員、熱心購機的農民等120余人參加,到會人員受益非淺。

  三是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機械作業環境。我們要進一步密切與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加強農村機耕道路建設,將農村機耕道路和農田整治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改善農業機械作業環境;加強農村機電提灌設施建設,提高農業防汛抗旱能力,解決農業生產灌溉和農村人畜飲水問題;加大現代農業節水灌溉示范園區建設力度。

  四是加快服務體系配套建設。加大培育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專業大戶,鼓勵、扶持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專業大戶的發展,并給予一定的設備或資金扶持;加強農機操作人員的培訓,使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加強對鄉、鎮農機技術人員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加強農機管理隊伍自身建設,建立一支“作風扎實,業務熟悉”的干部隊伍。

  三、加大宣傳,廣泛開展送農機科技下鄉活動。

  為更好地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我局加大了“農機科技下鄉”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渠道,采取各鄉鎮逢圩日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深入田間地頭,走村串戶,大力宣傳國家購機補貼政策,讓農民了解購機補貼政策、申請程序和補貼機具等規定。半年來,我們結合農忙季節和各個農機使用高峰期,組織專門的隊伍,先后深入到歐陽海、塘市、飛仙、浩塘、流峰、蓮塘、泗洲、樟市、仁義、方元、燕塘等鄉鎮進行宣傳,發放資料30000余份,為了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技術,聯系常州常發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南通富來威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湖南省農友一鳴有限公司等水稻插秧機及配套設備生產廠家在城郊、仁義、塘市、清和現場演示宣傳15次。針對一些購機戶機械安全意識差、操作技術不熟練的情況,我們邊操作邊指導,先講解原理,再上機操作,現場進行技術傳授,深受廣大農民的贊賞和歡迎。

  四、爭取資金,加大投入,積極投身抗旱救災前列。

  “農機抗旱,技術領先,責無旁貸”。我們采取多渠道籌措資金,積極投身抗旱救災、減災行列。一是在無補貼資金的情況下,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對購買抗旱機具的農戶實行先登記后落實補貼政策;二是積極籌資2萬元購買了6套抗旱機具投放到災情特別嚴重的鄉鎮進行抽水抗旱;三是抗旱工作得到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縣財政解決20萬元采購的161臺套抗旱機具,全部由我局統一分發、有組織、有計劃地充實到每個旱情嚴嚴重的鄉鎮、農林場所開展抗旱;四是組織農機服務隊深入災區組織協調各地抗旱機具,幫助農機手進行機械技術維修保養,保證全縣排灌機械技術狀況完好率達97%以上。7月9日,工會主席陳建軍帶領農機技術人員放棄了雙休日,到災情嚴重的正和鄉指導抗旱,并將抗旱機具送到了田間,有效緩解了正和鄉正和村旱情,解決了300余畝中晚稻的灌溉用水;7月14日,全縣100民心工程敖泉500畝禾茹蔬菜基地旱情告急,我局急派技術人員將一套大功率抗旱機組送到基地,并安裝調試成功抽水灌概,解了燃眉之急;7月25日,局內召開抗旱專項工作緊急會議,研究部署當前抗旱工作;會后,局領導班子成員親自帶領抗旱小分隊成員深入到抗旱第一線調查旱情,指導抗旱;7月27日,經局務會議研究決定,由原來的4支抗旱分隊調整為25人的5支抗旱服務隊,積極協調各鄉鎮村級農機抗旱服務隊伍,調動全縣1.5萬余臺套排灌機械全力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中。全局抗旱工作實行包片負責制,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對全縣7個片區39個鄉鎮農機抗旱工作包片負責,劉永忠負責城郊片,李曉兵負責和平片、雷太生負責太和、飛仙片,鐘志成負責流峰片,陳建軍負責洋市、蓮塘片。7月28日,全局將取消雙休日,局領導班子成員將帶領5支抗旱分隊廣泛深入到每個鄉鎮、村組調查旱情,指導抗旱,同時通知所有鄉鎮農機員到崗到位,堅守陣地,協助當地政府部門全力做好抗旱減災工作。期間,服務隊幫助指導農機手維修保養抗旱機具2000余臺套,引導農民根據實際情況購買抗旱機具300臺,現場培訓抗旱操作農機手500余人。

  五、加強監控,確保農機安全生產。

  我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規范農機安全監理業務,完善目標管理考核制,推行政務公開、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加強對全縣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確保了全縣農機安全生產。半年來,全縣考核駕駛員160個,新車上戶560臺,年檢2100臺、年檢率60%,交強險2300臺、投保率66%,機友協會入會率達到50%;農機事故四項指數得到有效控制,轄區內無重特大農機事故發生。

  六、積極探索,組織學會會員撰寫實用性強學術論文。

  今年,縣農機學會組織助工以上職稱技術人員,按時將提交學術論文的任務布置,廣大會員踴躍投稿,其中會員劉強撰寫的《加強農機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會員顏復江撰寫的《淺談室內污染與防治》被推薦到市科協。

  七、下半年工作計劃

  1、加強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后期管理工作,確保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按照抗旱保生產工作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當前抗旱救災減災工作。

  3、繼續抓實抓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

  4、繼續抓好農機技術培訓工作。

  興隆街村位于余店鎮西部,應馬線穿境而過,耕地635畝, 總人口1574人,549戶,是XX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興隆街村全體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村民素質明顯提高,村風民俗文明進步,社會環境安定有序。預計2011年底,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可達6180元.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2

  一、以夯實基礎工作為保障,強化新意識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墩子新農村示范村建設領導小組。由鎮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副組長,鎮直部門熟悉且工作責任心強的干部負任成員,加強組織領導。興隆街村也成立了由村“兩委”干部和村里有名望的黨員、村民代表組成新農村示范村的創建工作專班,負責協調有關工作。

  二是加強宣傳發動。該村在每個自然灣懸掛“20字方針”新農村建設宣傳牌,張貼上百幅宣傳標語,確保新農村建設內容和政策家喻戶曉;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戶長會、黨員大會和有關座談會、獻策會,宣傳黨的新農村建設政策,在廣大村民中產生了強烈共鳴,激發村民投身于新農村建設的主人翁意識。在工作中,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落實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發言權、建議權、決定權。

  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營造新經濟

  一是以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做好農業基礎工作。2008年至今,全村累計投入資金50萬元,用于塘堰整修、道路硬化、機耕路修筑等農田設施的改造。引導50多個農戶建設200余畝的蔬菜大棚,引導產生養豬專業戶5戶,養雞專業戶6戶。同時還積極引進永泰油脂農業龍頭企業,努力開創村莊特色農業道路。

  二是以搞好流通為手段,做好商業貿易工作。街道居住人口較多,我們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戶,建立商貿一條街,為興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要求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同時也為我村村民自產的農副產品提供了交易平臺,有效地增收了農民,壯大了集體經濟。

  三、以村莊規劃為龍頭,建設新村莊

  一是堅持科學規劃,依次推進新村建設。在新農村建設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容美化”的目標,以總體規劃為龍頭,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新區占地50畝,可容納180戶、 600人左右,分五期進行,每年建設30—40戶,由該村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辦理手續、統一裝飾。前三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投資 126萬元,建設110戶,入住村民338人,四期工程正在建設當中,計劃投資32萬元,建設30戶,入住村民96人,計劃2012年投資48萬元建設五期工程。

  二是完善配套設施,不斷優化人居環境。示范小區內休閑廣場、、衛生室、活動室、綠化、下水道、污水管網、垃圾池、路燈、小型超市都實現了配套。村民自主投資投勞,實現了灣灣通。村內主要道路安裝了路燈,廣播電視通達率100%,電話入戶率98%,新老宅區的排水溝排水通暢。村里成立清潔隊,每天定期清掃小區內及街道垃圾。示范小區還建有科技櫥窗、文化活動中心、村衛生室、乒乓球場,綠化達到50%,沼氣和清潔能源使用率達60%。

  四、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為宗旨,創造新生活。

  突出抓好村民的教育保障、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等重點工程。該村對困難寄宿生實行每月定額生活費補助,對困難戶子女考上大學的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鼓勵完成學業,對特困戶、受災戶、五保戶,村里集資幫助修建了房屋。與此同時,該村變“輸血”為“造血”,從促進就業、發展生產等環節入手,村兩委積極提供信息、聯系企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幫助殘疾人就業。在村“兩委”的努力下,全村義務教育普及率100%,農村勞動力轉移占全村勞動人口50%以上,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占全村農業人口的'100%,安全飲水普及率達98%,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98%,35%村民家中開通了互聯網,村中特困戶、受災戶、五保戶等弱勢群體得到及時救助,防疫保健普及率達到100%。

  五、以文明創建為載體,塑造新風貌

  積極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近年來,村里每年都要組織元宵龍燈會、秧歌比賽、廚藝比賽等大型文娛活動。閑暇之余,村民自發組織象棋、乒乓球、籃球比賽,婦女們會在廣場跳起健美操和秧歌。以往的麻將聲沒了,鄰里之間其樂融融。如今,村里有了一支腰鼓隊、一支秧歌隊、一支龍燈隊,有自己的協會組織,有固定的文化活動陣地。

  實施計劃生育幸福家庭工程,發揮村計生協會及婦聯的作用,組建婦女 “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思想宣傳工作隊,深入農戶開展活動,如每年開展一次“五好公婆”、“五好兒媳”、“五好丈夫”、“十星文明戶”等評比活動。發揮“五老”人員優勢,開展爭創“關心下一代先進村”活動,倡導文明新風,全面推進示范村建設。

  六、以平安創建為抓手,構建和諧民主新環境

  一是建立機制,成立巡邏隊。根據上級要求,我村提出“打造平安街道,構建和諧村莊”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村干部帶隊的五人巡邏隊,晝夜在村莊四周巡邏,村集體每年投入1.5萬元發放這些巡邏隊員的誤工報酬,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管理,街道治安環境狀況明顯改觀,鄰里關系相對和睦。

  二是村民民主意識進一步增強。推行村務要事“兩會制”決策制度,按照“議題——預案——決議——實施——報告——評議”六個程序。對村級重大事項,先在黨員、群眾中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議案,由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得到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過后,由村務監督小組監督執行,最后由村“兩委”聯席會議向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報告實施情況并進行公示!皟蓵睕Q策進一步調動了黨員和村民代表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和新農村建設的熱情,為村級事務的有效決策和處理提供了保障。

  三是村干部隊伍進一步優化。按照選好、選準、選足、配強的目標要求,結合“兩票制”,制定了選舉方案和選舉辦法,嚴格依法按章操作。選舉過程中實行“四公開兩票一承諾”,即公開選任目標、公開任職條件、公開選任程序、公開選任結果,在資格審查的基礎上,由全體村民對候選對象先進行信任投票,再由黨員大會直接差額選舉產生村黨支部班子和黨支部書記,當選后的村黨支部書記承諾任期目標,接受村民監督。

  四是黨員干部職責進一步強化。積極解決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困難。針對村中的貧困戶、五保戶,采取黨員干部結隊幫扶的辦法,支持和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每逢“七一”、春節等節日,村黨支部就召開由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大學生和在外知名人士參加的聯誼會,會上,村“兩委”班子作半年述職報告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充分征求全體與會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監督!皟晌卑嘧舆建立了村務公開制度,設立村務公開欄,村級財務、賬目、重大決策定期公開。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3

  今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省、xx市農業農村及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年初制定的“一條主線”和“三個要點”,大力發展糧食生產,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F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第一、抓主導產業,穩定糧油發展

  1、春播早稻持續擴面。今年市委、市政府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鞏固產糧大縣地位、保住全國糧食生產大縣為目標,市財政投入糧食生產資金1300萬元,較去年增加100萬元。狠抓水稻集中育秧、拋荒清零、壓單擴雙,通過采取加大問責、獎勵、督查等各種措施,有效遏制了水稻“雙改單”,雙季稻得到恢復發展。全市實插早稻面積52.1萬畝,較去年增加0.8萬畝,增長2.0%。今年我市早稻播插期早、插植基本苗足,指導與管理都很到位,雖然5、6月出現了陰雨低溫天氣,讓穗發育推遲2-3天,而且造成了嚴重的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但對全市早稻產量影響不大。據6月下旬理論測產,預計今年早稻單產平均畝產442公斤,與去年持平,預計總產23.03萬噸。

  2、夏收油菜總產穩定。去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油菜生產,把進一步擴大油菜生產作為秋冬種的重頭戲來抓,市財政在相當困難下繼續拿出4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秋冬種生產,其中300萬元用于購買油菜種子、硼肥等,免費發放給農民,全市共發放華湘油9號、湘雜油631、豐油730等優質雜交油菜種子40萬包(每包100克,種1畝),20萬包硼肥。今年全市夏收油菜籽總面積47.6萬畝,較去年增加1.1萬畝,增長2.3%。3月下旬至油菜成熟期,天氣陰雨寡照、濕度大,爆發了大面積的菌核病,嚴重影響了我市油菜的單產水平。今年油菜單產93公斤、較去年減少3公斤、減產3.2%;總產4.43萬噸、較去年減少0.03萬噸、基本持平。

  3、蔬菜產業總體提升。今年,我市對各鄉鎮辦事處下達了蔬菜工作責任目標任務,并簽訂了責任狀,全市今年將新發展蔬菜生產1000畝,新建一個200畝以上的專業蔬菜基地,20畝以上的專業種植大戶發展到128戶。圍繞發展目標,我局狠抓任務落實,不斷完善基地設施,培育大戶,加強科技服務,確保菜品質量安全。半年來,我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基地、農戶中開展蔬菜生產技術指導和培訓,指導廣大菜農引進和推廣各種新品種、新藥劑、新設施和新技術,推廣了紫紅長茄、苦菊、黃秋葵、菜用紅薯等16個系列新品種和4個系列新藥劑,春夏播蔬菜15.9萬畝,總產31.8萬噸。上半年順利啟動了上級下達的蔬菜品種測土配方施肥試驗項目;新發展2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15戶,其中200畝專業蔬菜基地一個;全市建鋼架大棚15000平米,建設水利溝渠4500米,一條日加工鮮菜4萬斤的生產錢投產使用。這些設施條件的改善,大大增強了我市蔬菜的生產能力和鮮菜供應能力。

  4、其它作物發展平穩。今年春夏收其它糧食作物面積5.72萬畝,平均單產229.3公斤,總產13139噸。其中馬鈴薯播面3.3萬畝,較上年持平,畝產317公斤,總產10461噸,較上年持平;蠶豌豆2.17萬畝,較上年增加0.02萬畝,畝產110公斤,總產2392噸,較上年增加27噸;小麥及其它夏收糧食0.25萬畝,比上年增加0.01萬畝,畝產112公斤,較上年增加1.1公斤,總產285.6噸,較上年增加14.5噸。今年春播玉米1.77萬畝、豆類5.2萬畝、高粱0.57萬畝、花生3.65萬畝、紅薯5.02萬畝,推廣果苗6.8萬株。

  第二、抓農技服務,突出科技興農

  1、加強科技下鄉指導。全市36個鄉鎮辦事處共舉辦現場培訓班或現場指導231場(次),舉辦培訓班72期,共培訓農民1.82萬人次,接受群眾技術咨詢服務3.25萬余人次,發放培訓教材2500冊、技術資料8萬余份,圓滿地完成了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行動。并根據農業部、省農業廳的有關文件精神,推薦我市夏塘鎮伍賽古、新市鎮曹牛峰等兩名糧食生產大戶參加在河南省舉辦的全國糧食生產大戶培訓班。圍繞集中育秧和水稻高產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各類試驗示范基地,我局派駐了全局專家、技術指導員駐點指導,跟蹤服務,為糧油生產保駕護航。

  2、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圍繞糧油菜等主導產業,我局繼續加大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等推廣范圍,著重推廣普及輕型、優質、節本、高產、高效、無公害技術。優質稻保優高產栽培、水稻無公害栽培、超級稻高產栽培,油菜一穴雙株移栽、增施硼肥、稻田油菜免耕直播,蔬菜大棚軟盤育苗、脫毒育苗、物理防蟲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著重推廣應用了全國首個“測土配方施肥智能手機專家系統”,該系統以我局推廣研究員陳小虎的研究成果為核心,由省信息中心、省土肥站、xx市農業局、西安田間道軟件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匯總和分析了全省主要農作物2005年以來的3000多個“3414”肥效試驗結果建立的系統,并分別建立了基于電腦和手機的兩個推薦施肥專家系統,主要有早稻、中稻、晚稻、玉米、油菜、棉花、烤煙、紅薯等8個作物;該系統集測土數據查詢、gps實時定位、作物目標產量預測、計算作物最佳施肥量和比例、給出最佳施肥方案、制定配方肥最佳配方、指導科學施肥等多項功能為一體,是一個完整的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并且操作極為簡便,只需要給出作物名稱和生產地點就可獲得該農作物的最佳施肥推薦方案及相關技術參數。上半年已對全市農技人員和鄉村組干部、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科技示范戶等進行了逐級培訓使用。6月30日,由省農業廳舉辦的湘南地區“湘南片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現場會”在耒陽成功召開,向各兄弟縣市推介了耒陽經驗。

【鄉鎮農機學會半年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鄉鎮農機站上半年工作總結07-21

鄉鎮農機工作總結09-09

農機半年工作總結09-25

鄉鎮農機監管工作總結04-02

鄉鎮農機站工作總結08-05

農機個人半年工作總結09-19

農機安全半年工作總結12-30

關于鄉鎮上半年農機管理工作總結08-13

農機 上半年工作總結09-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湖南省| 邹平县| 盱眙县| 丰城市| 正蓝旗| 呼伦贝尔市| 奉新县| 庆元县| 台山市| 盘锦市| 汕尾市| 探索| 盖州市| 阳新县| 宜黄县| 东乡县| 杨浦区| 砚山县| 盐源县| 贵溪市| 海口市| 连州市| 和静县| 北碚区| 金湖县| 营口市| 周至县| 甘泉县| 民县| 东海县| 务川| 咸阳市| 诸暨市| 和政县| 沙坪坝区| 平果县| 阿城市| 师宗县| 钦州市|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