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審計作業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審計作業
大肆造假
17xx年,英國政府用發行中獎債券所募集到的資金創立了南海股份公司。經過近10年的經營,該公司業績依然平平。17xx年,英國政府允許中獎債券總額的70%,即約1000萬英鎊,可與南海公司股票進行轉換。該年底,公司的董事們開始對外散布各種所謂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將有大量利潤可實現,并煞有其事地預計,在17xx年的圣誕節,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眾對股價上揚的預期,促進了債券轉換,進而帶動了股價上升。17xx年中,南海公司股價為114英鎊,17xx年3月,股價勁升至300英鎊以上,到了17xx年7月,股票價格已高達1050英鎊。此時,南海公司老板布倫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數倍于面額的價格,發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同時,南海公司將獲取的現金,轉貸給購買股票的公眾。這樣,隨著南海股價的扶搖直上,一場投機浪潮席卷全國。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機對象。
17xx年6月,英國國會通過了《泡沫公司取締法》,該法對股份公司的成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只有取得國王的御批,才能得到公司的經營執照。事實上,股份公司的形式基本上名存實亡。自此,許多公司被解散,公眾開始清醒過來,對一些公司的懷疑逐漸擴展到南海公司身上。從7月份開始,外國投資者首先拋出南海公司股票,撤回資金。隨著投機熱潮的冷卻,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到17xx年12月份最終僅為124英鎊。當年底,政府對南海公司資產進行清理,發現其實際資本已所剩無幾。 ?一朝夢醒
“南海公司”倒閉的消息傳來,猶如晴天霹靂,驚呆了正陶醉在黃金美夢中的債權人和投資者。迫于輿論的壓力,17xx年9月,英國議會組織了一個由13人參加的特別委員會,對“南海泡沫”事件進行秘密查證。
在調查過程中,特別委員會發現該公司的會計記錄嚴重失實,明顯存在蓄意篡改數據的舞弊行為,于是特邀了一名叫查爾斯·斯奈爾的資深會計師,對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會計賬目進行檢查。查爾斯·斯奈爾商業審計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基礎扎實,在倫敦地區享有盛譽。查爾斯·斯奈爾通過對南海公司賬目的查詢、審核,于17xx年提交了一份對索布里奇商社的會計賬簿進行檢查的意見。在該份報告中,查爾斯指出了公司存在舞弊行為、會計記錄嚴重不實等問題。但沒有對公司為何編制這種虛假的會計記錄表明自己的看法。
議會根據這份查賬報告,將南海公司董事之一的雅各希·布倫特以及他的合伙人的不動產全部予以沒收。其中一位叫喬治·卡斯韋爾的爵士,被關進了著名的倫敦塔監獄。
直到18xx年,英國政府在充分認識到股份有限公司利弊的基礎上,通過設立民間審計的方式,將股份公司中因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所產生的不足予以制約,才完善了這一現代化的企業制度。據此,英國政府撤銷了《泡沫公司取締法》,重新恢復了股份公司這一現代企業制度的形式。 ?影響與啟示
1.英國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例,對世界民間審計史具有里程碑式的影響。盡管在17xx年之前,就有人認為已有了民間審計這一行業,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審計理論工作者都認為,查爾斯·斯奈爾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間審計人員,他所撰寫的.查賬報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間審計報告。而英國南海公司的舞弊案例,也被列為世界上第一起比較正式的民間審計案例。由此可見,該案例對注冊會計師行業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2.英國南海公司審計案的發生進一步說明,建立在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基礎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要有一個了解、熟悉會計語言的第三者,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對表達所有者與經營者利益的財務報表,進行獨立的檢查,通過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來協調、平衡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經濟責任關系。
3.盡管經營200多年的發展,注冊會計師的主要審計目標已由查找舞弊轉向對賬務報表公允性的評估,然而這并不等于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揭露客戶的舞弊行為。從美國最近的社會調查來看,仍有約70%的人認為,注冊會計師應該而且可以查找客戶的舞弊。可見,從南海公司案例來看,注冊會計師行業是因客戶舞弊問題而產生的,但這一責任始終沒有終結。我國注冊會計師決不要認為,只要審核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就可以了。當發現客戶的舞弊現象時,應遵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8號——錯誤與舞弊的要求,克盡職業關注,執行必要的審計程序,并做適當披露。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審計作業】相關文章:
招標師案例分析訓練題11-15
“末位淘汰法”案例分析202211-08
項目生命周期模型案例分析03-19
造價師《案例分析》答題技巧11-16
物流案例:日本包裝減量化分析04-15
司法考試案例分析題附答案04-25
2022招標師案例分析提升題11-09
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真題及答案09-27
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題及答案05-11
成長型戰略案例分析題及答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