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婦言》閱讀與賞析
熊江平
【作者介紹】
羅隱(833—909),原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廬)人。他一生經歷了晚唐從文宗到哀帝7個朝代,親身經歷了唐王朝從衰落到滅亡的過程。《舊五代史·羅隱傳》說他早有才名,“詩名于天下,尤長于詠史,然多所譏諷,以故不中第。”就是因為他的詩文飽含“譏諷”,所以他十次參加進士考試,都沒有考中。這使他更加憤世嫉俗,并改名為“羅隱”。晚年依附鎮海軍節度史錢鏐(liú),任掌書記、節度判官、給事中等職,世稱羅給事。
羅隱的創作以雜文小品成就最高。他把自己的小品文題名《讒書》,并說明:“無其位則著私書而疏善惡,斯所以警當世而誡將來也。”魯迅說:《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小品文的危機》)。他的詩也頗有諷刺現實之作。
【解題】
《越婦言》是《讒書》中的一篇。越婦,指漢武帝時朱買臣的前妻,因朱買臣的家鄉,春秋時屬越國,故稱越婦。朱買臣(?一前115),武帝時曾任會稽太守。朱買臣年輕時家貧,其妻離他而去。后來朱為本郡太守,榮歸故鄉,路上見到他的前妻和前妻的后夫,便接到官署,住在園中。不久,前妻自縊死。在《漢書》中,這個故事是用來贊美朱買臣的'。但在本文中,朱買臣卻成了諷刺的對象,諷刺他一旦得到富貴就只貪圖享受,不思匡國安民了。
【注評】
買臣之貴也, 之:助詞,用于主謂結構之間,使其成為全句的一個成分,不譯。貴:顯貴。 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 去妻:前妻。不忍其去妻:不忍心他的前妻(生活貧困)。以:用來,連詞。居之:使她居住。活之:使她活命。 亦仁者之心也。 仁者:指有好心腸的正派人。聯系后文,“仁者之心”是反語。
第一段,敘述朱買臣“貴”后對其前妻表示的“仁者之心”。一旦,去妻言于買臣之近侍曰:近侍:身邊的侍從。 “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 秉箕帚:拿著撮箕掃帚,指在家里做灑掃庭除之事。古代認為這是妻子應做的事,所以“箕帚”成了妻子的代稱。秉,拿著。翁子:對朱買臣的尊稱。有年矣:有些年了。 每念饑寒勤苦時節,見翁子之志,何嘗不言通達后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每:常常。念:想起。通達:得志,顯貴。以……為:把……當作。匡國:匡正國家。匡,糾正。致君:使君到達(圣明境地)。杜甫詩:“致君堯舜上。”致,使到達。濟物:救濟人民。這里的“物”是指人。心期:心中所期許,即心愿。先說朱買臣在未得志前表示要“匡國”“安民”的心愿。 而吾不幸離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達矣。 再說朱買臣通達之后。 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錦以晝之,斯亦極矣。 疏爵:賜給爵位。疏,分給。以:連詞,同“而”。命:任命。衣錦以晝之:意思是讓他衣錦還鄉。衣錦,穿著官服。錦,指有彩色花紋的官服。晝之,讓他白天行走。極:到極點。 而向所言者,蔑然無聞。 向:從前。所言者:指以前所說的匡國安民的話。蔑然:無事的樣子。蔑,沒有。再說朱買臣不提“向所言”了。豈四方無事使之然耶?豈急于富貴未假度(duó)者耶?豈……豈……:作用同“其……其……”,用于并列的反問句,表示選擇,可譯為“是……還是……”。使之然:使他這樣。假:通“暇”,空閑。度:考慮。用表示選擇的兩個反問句揭露朱買臣“急于富貴”的虛偽本質。以吾觀之,矜于一婦人,則可以,其他未之見也。又安可食其食!” 矜:夸耀。于:向,對,介詞。安可:怎么能。照應開頭,所謂“仁者之心”,實質是“矜于一婦人”。 乃閉氣而死。 乃:于是,副詞。閉氣:指自縊。死得有骨氣。
【《越婦言》閱讀與賞析】相關文章:
《蠶婦》翻譯及賞析07-12
蠶婦原文及賞析08-20
與劉言潔書閱讀答案賞析09-12
秦婦吟原文及賞析07-17
織婦詞原文及賞析07-22
婦病行原文及賞析07-24
湖邊采蓮婦原文及賞析08-29
蠶婦原文、翻譯、賞析02-21
《蠶婦》原文及翻譯賞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