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中怎樣獲取作文的內容論文
作文,是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一種重要方法。作文教學涉及的范圍很廣,既有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又有個人的生活實踐。不僅有今天的生活實際,還有昨天的生活回憶以及明天的理想追求。只有投入到生活實踐中去,多體驗,多積累,才能獲得豐富的寫作內容。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文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盡管規定作文課從三年級開設,但一般城市小學從二年級就嘗試小作文的寫作,有的從一年級就開始了簡單的寫作訓練。在小學階段,學生主要寫記敘文。寫人、記事狀物是學生作文的主要內容。可有時寫作文,他們面對題目,卻對所見的事物一片朦朧,沒有鮮明的印象,覺得難以下筆,其實這是由于他們在生活中缺乏留心觀察,對事情不能用心體會。生活經驗是學生作文的創作源泉,沒有生活體驗,就不可能寫出生動形象的好作文。作文教學一定要基于學生生活和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或活動中,要讓他們留心觀察,事先有觀察、指導,這樣他們能在生活中獲得寫作的素材,寫作文時,才有話可說可寫。我班的李雅妮寫的作文《春游連島》中,她把奔騰的浪花比作大海的裙擺,把海中的漁船比作大海正在演奏著《春天的歌》的五線譜中的音符,把同學們在沙灘上留下的一串串腳印比作給大海姑娘一封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你看,想象得多豐富,比喻得多恰當。如果沒有細心的觀察,親身的體驗,怎會有這樣的所思、所感。
平時作文教學的命題選擇中必須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不能成人化,要選取學生自己熟悉的事去寫,如家庭,學校發生過的事,平時他們見過的事,這樣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些老師在作文練習的.選題時不注意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經驗,命題成人化,學生就 無話可說,所以學生就害怕作文,一見寫作文就頭疼,關鍵原因就是 學生沒有生活經驗,也就不會選取內容。例如,現在小學生生活豐富多彩,加上他們求新鮮、好幻想、愛動手的心理特點,寫作素材可謂舉不勝舉。但是,低年級學生往往對生活觀察不細、思考不深、體驗不真,所以,對他們寫作的的要求不能太高。在教學中,我總是鼓勵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只要能連貫地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就行,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學生就不會將日記視為負擔而對它產生厭惡之情。于是,一則則簡單而又極富童趣的短小作文就躍然紙上:
“今天下雨了,我沒帶雨傘,我躲在媽媽的雨披里。”
“以前,我們的學校是光禿禿的,現在我們的學校種了許多樹木。我們的學校可漂亮啦!”
“今天,我們到烏鎮去玩。聽說烏鎮很好玩,連外國人都去玩,我知道外國人想看看中國的文化。”
“我睡覺時做了一個夢:小蝴蝶在花園里玩,沒想到來了一只小鳥,它把小蝴蝶打傷了。小鳥真壞!”
……
這些閃現著孩子思維之光的生活記錄,不深動,但卻真真實實地記下了孩子們生活的痕跡,誰能說,他們的作文不美?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
學校、社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生活內容。作為老師要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在作文時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如前一段時間,大隊部開展了“保護小雞蛋,體會母愛”的活動。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了,可不到半天時間,就有不少同學碰壞了雞蛋,看著那些同學喪氣的樣子,其他同學更是小心翼翼,倍加愛護他們身上的雞蛋。活動結束后,我們組織了《感受母愛》中隊主題會,又讓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同學們的寫作興趣特別高,一篇篇飽含著他們真情實感的作文展現在我眼前。如丁瑞耘同學這樣寫道:“中午,我從家里拿了一個雞蛋,先用衛生紙包著,又用海綿裹著,外面再用布捆著,就這樣,我走路也不敢走快,做操動作也不敢到位。下課了,老老實實地坐在教室里,生怕碰壞了雞蛋。……雞蛋在我身上不到28小時,而我卻在媽媽肚里呆了280天,媽媽是多么辛苦呀,我真正體會母愛的偉大與無私……”如果沒有切實的具體感受,是激發不出寫作文的欲望,更寫不出這樣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認識來源于實踐,小學生的經驗也只能來源于生活,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對于低年級學生進行作文仿寫,符合兒童思維發展中從“再造想象”到“創造想象”的規律的。因此,選擇一些例句來引導一年級學生寫作,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二冊課本中,學生開始接觸排比句,在練習了用“有……有……還有……”句式說話后,我建議學生用這個句式或類似的句式寫寫自己生活中見到的、想到的事物,沒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日記可謂精彩紛呈:
“升國旗時,我想到了國旗我們學校上的花園里,想到了國旗在我家,我還想到了國旗在幼兒園里。”
“我們連云港的大海里有鯊魚,海邊還有寶塔。”
“清明節到了,爸爸和媽媽帶我到鄉下去掃墓。田野里有黃黃的油菜花,有綠綠的小草,還有清清的小河,春天真美麗。”
“今天,我和媽媽去買糖,商店里糖的品種可真多啊!有酸酸的桔子糖,有甜甜的奶牛糖,有辣辣的生姜糖,還有又甜又苦的巧克力糖。媽媽說,她小時候糖都沒得吃,我想,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買很多糖給媽媽吃。”可見,學生之要有生活的體驗,就會有作文的內容。
三、培養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同學們都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有的喜歡畫畫,聽音樂,有的喜歡踢足球,下象棋……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培養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你就會感受生活是充實的,多姿多彩的。學生會用生活中獲得豐富的作文材料。我每星期布置一篇課外作文,內容自定,但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最喜歡閱讀的也是同學們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課外生活的作文。我從他們的作文中感受到學生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如陳瑞的《下棋》中有這樣的片斷描寫:“……一次次下棋,宛如一場場戰斗。每走一步棋,我就仿佛聽見士兵的腳步聲,馬蹄的嗒嗒聲,火炮的轟鳴聲。眼前頓時呈現一
片浴血奮戰的古戰場……下棋培養了我的智謀,激發了我的斗志……”每周,我都抽出一點時間,讀同學們的佳作。把一些佳作讀給全班同學聽,讓更多的學生學習他們寫作方法,寫作思路。我還利用勞動課本中的內容,讓學生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做涼拌黃瓜菜,整理房聞,養花……讓他們體會生活情趣,體會勞動的快樂,積累生活素材,豐富寫作的內容。
【小學作文教學中怎樣獲取作文的內容論文】相關文章:
怎樣獲取作文550字09-05
在獲取中成長作文05-30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用生活實例論文07-11
數學核心素養在小學教學中怎樣落實論文09-01
堅守中獲取人生的意義高中作文03-26
面試后怎樣獲取雇主反饋08-07
在獲取中成長初中學生作文09-09
小學數學中怎樣合理運用CAI教學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