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怎么篡位當上皇帝的清朝歷史故事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沒有當過太子。整個康熙朝只有康熙的二兒子曾被兩度立為太子,但最后因圖謀不軌被康熙廢掉了,其他人都沒有當過太子。
一、 雍正即位
說法一,修改遺詔說。在單田芳的《童林傳》,梁羽生的《彈指驚雷》等作品中,都把雍正的繼位寫成由國舅隆科多將正大光明匾后康熙遺詔中的“傳位十四皇子”改成“傳位于四皇子”。隨著電視劇的熱播,這種說法在民間形成了絕對的權威。但是細細想來,這簡直純屬胡編亂造。首先,繁體中“于”作“於”,以十改於具有絕對的難度。而且這里可以將紀連海推翻紀曉嵐諷刺和珅家“個個草包”的故事作為佐證。有故事說,和珅建一亭子,請紀曉嵐題字,紀題曰“竹苞”。于是便有了贊美紀曉嵐聰明絕頂,罵和珅家個個草包(將竹苞拆開)的傳說。但是繁體個作個,竹字拆開不是字,可見兩個故事一樣,只是今人的主觀臆斷。其次,根據道光帝立儲詔書“皇四子奕寧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封為親王.”詔書以漢滿兩種文字書寫。所以,在清代“十四皇子”稱呼不對,而應是“皇十四子”,但如果稱呼皇十四子,遺詔便無從改起,更重要的是,滿文的十和于沒法互該。再次,據清史稿記載“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御乾清宮,密書上名,緘藏世祖所書正大光明匾額上”:“雍正十三年八月,帝崩,莊親王允祿等啟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即乾隆]密詔,宣詔即位。”這是最早秘密立儲的記載,——將立儲遺詔置于正大光明匾后始于雍正,至于是否這種做法更早始于康熙末年,沒有任何文字記錄。至此,可以毫無疑問的說,修改詔書說,純屬子虛烏有。
說法二,改詔篡位說。就是說,雍正篡改康熙遺詔,篡奪皇位。那就不合法了,這種意見也有理由,第一個理由康熙讓雍親王代他天壇祭天,不能證明把皇位讓他繼承啊,那你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就是軍事了,那他派他皇十四子做撫遠大將軍,按照這個邏輯那也是讓繼承皇位,所以這個理由不成立。第二,剛才說康熙臨終前那個口諭,宣讀口諭的時候,雍正沒在場,因為雍正在天壇齋戒所要祭天,所以雍正沒在場,但是就在這一天,雍親王三次奉召到暢春園去見他父親,上午八點鐘左右,第一次見到他父親!肚迨プ鎸嶄洝酚杏涊d,康熙對雍親王說,“朕病勢日臻”,就是說我的病的情況逐漸見好,那這說明康熙這時候還不糊涂,還能說話,但是為什么沒有告訴雍正說,你將來繼我的位呀?有人說康熙保密,他跟七個兒子和尚書隆科多說了,怎么會跟繼承人保密?不可能的。所以這些學者就說,康熙的這個諭旨是偽造的。
說法三,就是剛才說那個康熙遺詔,在康熙54年的時候,康熙頒布一個詔書,很長。最后康熙說“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F在看到的這個康熙的遺詔,基本上是這個諭旨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意見。就是最后加了一句話,就是我們剛才說那句話:“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這些學者就提出來,你這個康熙遺詔應該是康熙死之前就做了,他要同意,可是康熙死的時候沒有宣布?滴13號故去了,16號才拿出來,那這中間你雍正做了手腳。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康熙的這個遺詔,漏洞百出。懷疑前頭那些文字是康熙的,后頭關鍵這句話是雍正加上去的。
說法四,參湯弒父說。有一種說法,康熙染疾,養病暢春園,后四皇子胤禛進參湯一碗,康熙服用后,不久便駕崩。但是據記載,頗懂醫術的康熙生前并不愛食人參,他曾說過,人參對南方人合適,對北方人并不適合,[見康熙《起居注》]江寧織造曹寅病重之時,蘇州織造李熙曾上奏康熙代請賜藥?滴踉谧嗾壑芯驮镜:“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康熙不喜人參對于暗中關注著父皇的雍正來說. 不可能不知,俗話說,送其所愛,投其所好,故參湯弒父之說也無法立足。
說法五,年羹堯遺子說。一種說法是,雍正之母德妃入宮八月即產下雍正,因而有人懷疑年羹堯曾與德妃私通,所以雍正是年羹堯的私生子,改詔的事是年羹堯干的。對于這種說法,也是后人胡編亂造的一段風流韻事。首先,當雍正還只是親王時,就曾在信中大罵年羹堯是個惡少。試想,兒子怎會罵父親惡少呢?更加有力的證據是在雍正《起居注》一書中曾有言“朕長于年羹堯…..”因此斷言,從雍正是私生子說到年羹堯助其繼位說純屬后人主觀臆斷。
二、 對雍正正常繼位的推理
首先,人們懷疑雍正主要是因為他繼位后對兄弟和隆科多以及年羹堯的'做法。他登基后,其余六個兄弟或被軟禁,或被迫害,特別是十四皇子,從新疆前線趕回北京后,雍正直接將其囚于景陵。但這些從維護皇權角度看完全講的通,如果不除異己,如何保住皇位?而對于年羹堯,《清史稿》記載:“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傲……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廣寧門外,年(羹堯)策馬過,毫不動容;王公有下馬問候者,年頷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無人臣禮!薄肚宕W聞》作者說“年挾擁戴功,驕益盛”。且年羹堯扼守巴陜重地,實力逐步擴大,而雍正這個人本來就很挑剔,疑心病也很重,他怎能養虎為患呢?而要解釋殺隆科多的原因,首先要承認,兄弟七人有過皇位之爭,而且,在爭斗中有過陰謀,且隆科多是每個陰謀的參與者,特別他親自負責了對每位皇子的囚禁。但是雍正繼位后,遠不如預想那樣,朝中許多反對派借皇子遭到囚禁滋事。于是,雍正便殺了代罪羔羊隆科多,既除了心腹大患,又平息了朝中的部分爭議。
其次,現存的康熙傳位遺詔是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的,其中寫明“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這恐怕是雍正正當繼承大統最有力的證據;但有人懷疑其為雍正偽造,但是有一點,雍正在繼位五年后曾經說,康熙駕崩前曾將七位皇子和隆科多詔至榻前,宣布立四皇子為新皇。而雍正五年,除兩位皇子逝世外,其余尚在人間。如果雍正是將一個極其容易被拆穿的謊言公布天下,那么造成的動亂可想而知。即使他是皇帝,當他登基的前提不合法后,還可以立足嗎?況且,其余皇子雖身陷囹圄,但肯定也不會少了支持者。如果雍正要這樣博弈,那么他是去拿一堆黃金去賭一堆垃圾。
再次,弘歷天資聰穎,膽色過人,自少年起,就跟隨在康熙左右,由康熙親自教導,深受康熙喜愛,成為密立的儲君。于是,出于讓弘歷順理成章繼承皇位的原因,讓已上年紀的雍正登基也似乎理所應當。但是,這也只能是佐證,不可能有任何事實依據。
經過以上分析,我認為各種版本的傳說已經不攻自破,且雍正謀權篡位說證據匱乏,而其順理成章繼位的說法,史實記載清楚,而其做法亦可解釋的通,故我認為雍正正常繼位,傳說只是后人的臆斷或者當時人的栽贓。
【雍正是怎么篡位當上皇帝的清朝歷史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清朝皇帝故事09-28
清代皇帝的日常飲食清朝歷史故事08-02
講述清朝歷史故事06-02
關于清朝歷史的故事06-02
講清朝歷史的故事06-02
清朝歷史名人故事06-02
清朝歷史故事(精選10篇)03-23
清朝同治皇帝簡介10-11
清朝歷史人物故事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