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精選11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1
最近利用空閑時間看了這部電視劇,說實話,我個人平時很少觀看影視劇,因為這個時代的影視劇似乎已經陷入了一種浮躁的病態中,什么能掙到錢,就拍什么,大部分的影視劇已經完全成為了商業的代名詞了,人性中必須追求的優秀的精神少了,影視劇也就成為了華而不實的東西了!但是我們不可否認在這樣的一個浮躁的社會中還是有一些好的影視劇脫穎而出,而這部《恰同學少年》就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藝作品!
當鄧公、江公在中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和革新的時候,他們忽視了這個社會必須堅守的一種東西,這就是精神,這是改天換地的精神,這是小我與大我的融合的精神,這是一個社會進步必須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東西,而我們恰恰丟失了,人們都陷入了對金錢的追逐,我們不可否認,獲取金錢的過程是艱苦的過程,但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內心的世界,如果只是簡單地生活在這個外部世界中,那我們的生命豈不很膚淺嗎?
那么我們大部分人為什么只是渾渾噩噩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呢?我想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不能主動地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潛能——生命中富有朝氣勃勃的生命力量,而從這部影視劇中我們看到一群青春少年富有朝氣的奮斗人生,他們如果單獨地關在自己的家里,我想是不會有什么出息的,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選擇了那樣的環境,他們每一個人都互相激勵,激發一個人內心最大的潛能,其實除了書本外,最大的力量是朋友的信任、鼓勵、贊揚。我們現在看他們的時代,他們都非常主動地組織各種活動,借自己創造出來的環境提升自己,借助朋友提升自己,激發自己的深處潛能,所以他們的人生是富有朝氣的,富有偉大的意義的,我想這也是那個時代對我們現在這個唯升學就是一切的教育體制的沖擊吧!
所以我們要在人生之路上乘勝前進,我們就要選擇最能激發我們內心深處潛能的環境,我們就要多和那些志趣高雅、胸襟開闊、抱負遠大的朋友交往,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受他們的感染,養成主動積極奮發的精神,這樣的人生,何其偉大哉,何其幸福哉!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2
《恰同學少年》主要描寫了毛澤東等青年從1913年到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的求學和生活的經歷,從毛澤東入學,到孔昭綬校長被逼逃亡;從袁世凱被趕走,孔昭綬復任,到潰兵打回湖南,毛澤東帶領全校學生一起抗敵等等,無一不展現了毛澤東等優秀青年奮發向上的理想與抱負。
無論是演講臺上大氣磅礴的毛澤東;睡在愛晚亭中不畏風雨的毛澤東;還是帶領學生嚇退敵軍時從容不迫的毛澤東,都令我記憶猶新。
《恰同學少年》里的毛澤東,是勤奮而認真的。他的老師曾經評價他,是“全校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他每天晚上都有固定的時間去看書,卻經常看入了迷,一直借助著淡淡的月光,看到深更半夜。有一次,他為了能夠好好品味一本書,竟將這本十分厚重,長達十幾萬字的書,全部抄了下來!他一直都“不動筆墨不讀書”,他說過:“我讀書不做筆記,就好像沒讀過一樣。”所以,他的每本書上,都密密麻麻的寫滿了自己的感想和評價。而他的課堂筆記,自然也一字不漏,上面還標注著許多三角、圓圈,旁邊也見縫插針,批滿了蠅頭小楷的評語。
《恰同學少年》里的毛澤東,是勇敢的。當湯薌銘在湖南十分猖狂,眾人都懼怕他時,毛澤東卻和同學們編了一本反對袁世凱的書,并在長沙各大學校中流傳。當敵軍懷疑毛澤東不是正規軍,槍管都抵到他腦門上時,他還是連眼睛都沒往槍這邊瞄一瞄,卻不緊不慢的提起茶壺,給自己喝空了的茶碗里續起水來。事后,一師的校長孔昭綬記下了這樣一句話:“全校學生皆曰:毛澤東通身是膽。”
《恰同學少年》中的毛澤東,還是儉樸的。他每雙鞋都要穿到破的不能再破了,前后裂幾個大口子,才肯換新的。在街上買鞋時,他連1毛一雙的鞋都嫌貴,最后反而把幾塊大洋都花在了買書上。做筆記時,不舍得買紙,他就把報紙的空白地方裁下來,作為記錄本。
“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正是有了這樣勤奮、勇敢、儉樸的優良品質,毛澤東才漸漸成長為一個具有雄才偉略、又胸懷天下的革命領袖,從而開創了一番偉大的事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3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遇到像《恰同學少年》這樣讓我著迷,乃至心潮澎湃的書了。而帶給我更多的,是深刻的思考。
整本書講了以毛主席在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求學五年的生活為背景,寫出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陶斯詠、楊開慧等優秀青年為自己“改造中國,改造社會”的遠大志向而奮斗的'故事。他們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組織進步青年團體,開展交流活動,面對波濤洶涌的湘江,大聲呼喊誓言;組織“第一師范學生軍”,刻苦地訓練,面對幾千人的反動潰軍,他們機智應對成功繳槍。書中的老師們也同樣讓人敬佩不已。孔昭綬、楊昌濟、黎錦熙,是他們,塑造了一批敢以天下為己任的優秀青年。
這本書雖然沒有華麗的包裝,精美的印刷,卻處處萌發著一種壓不住的勃勃生氣,使人振奮不已。在這本書中的眾多人物中,我最欣賞毛澤東,他英姿颯爽,雖不怎么帥氣,但僅明亮的眼神,就會讓人為之一振。每每想到他,我都會想到那個豪氣沖天,在讀書會上暢所欲言的毛澤東;那個在北洋軍閥包圍下英勇無畏的毛澤東;那個在易永畦生病時無微不至的毛澤東。雖然他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太沖動、太倔強、太自以為是等等,但他仍然讓我敬佩。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我最敬佩的就是毛澤東那種“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凌云壯志。一個人必須有一個遠大的志向,有了遠大的志向,就應該朝著它奮斗、努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這個志向并不一定是具體的,像毛澤東,他也沒有想過自己將來從事什么職業,但他有一種視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這就足夠了,正是因為這種責任感,他才會刻苦讀書,堅持鍛煉,才會帶領手無寸鐵的同學們保衛長沙。《恰同學少年》給我的一個啟示就是:“立志在先。”
我們要學習毛主席的好肯吃苦,愛讀書,不畏邪惡勢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我希望我中華少年能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國家的一腔熱血,來證明:“今日之中華,全在我少年!”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4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是我國革命領導人毛澤東爺爺對自己上學時經歷的往事的回憶。《恰同學少年》這本書講述了毛澤東年輕時在湖南第一師范大學讀書、生活的經歷。
在《恰同學少年》這本書中作者用生動的筆法刻畫了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勤奮刻苦的優秀學生,以及孔昭綬、袁吉六等誨人不倦的好老師、優秀校領導等形象。我最喜愛的人無疑是本書的主角:毛澤東。他機智勇敢,樂于助人,少年時期了他和我們一樣,雖然經歷過風雨、見過世面,但仍然懵懵懂懂,還不懂得一些道理和規矩,因此經常會碰壁摔跤,或者辦出糗事。
毛澤東的領導力和膽量是無人能及的。雖然是少年,但他已經萌發了極強的領袖意識。在他的校園中,曾來過一個名叫張干的新校長。他雖然誨人不倦,但過度地補課同學們疲憊不堪,甚至累死了一個負了傷的同學。毛澤東對校長的教育方法不滿,于是他聯合數百號同學,齊心協力,竟把校長趕了出去。毛澤東雖然勇敢,但因年少往往控制不住情緒,經常與老師因為意見不同而爭論。
而毛澤東的機智勇敢也曾立過大功。他在第一師范大學讀書的最后幾年,長沙城外曾來過一支潰兵,有幾千人之多。但因為怕遭遇埋伏而不敢進城。毛澤東帶領學生軍,以油桶鞭炮來代替重武器。他還扮成軍官,進入敵軍營中勸降。他面無懼色,舉止鎮定,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勇氣,不費一兵一卒就讓敵軍繳械投降,保衛了長沙城。
在書中也有兩個無惡不作的混世魔王,馬疤子和劉俊卿。馬疤子是當地的匪首,殘忍、狡詐,又卑鄙。而劉俊卿和毛澤東原來是同學,但后來當上了土匪。他們“磨牙吮血,殺人如麻”,一心想對師范大學復仇。但邪惡之心總會遭到報應。兩人最終在猴子石戰役中被消滅。
讀完這本書,我收獲頗豐。我對毛澤東機智勇敢,無所畏懼的品格十分欽佩崇拜。更加明白了,要抵制邪惡,發揚正義。這本書還原了領袖的朝氣與美好品質。我認為我們應該以毛澤東及他的同學們為榜樣,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奮斗!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5
《恰同學少年》是著名作家黃暉寫的一本巨作。這學期,張老師讓我們班里同學共讀此書。
黃暉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青年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蕭子升等人在湖南第一師范度過的五年半讀書經歷。其中讓我深受啟發的是"感國家之多難,誓九死以不移"這個故事。
故事主要寫了叛國賊劉俊卿為了獲得官位出賣校長和同學們,把《明月上篇》交給了湯薌銘,大批軍隊把學校包圍了,要處罰孔校長,可是在同學們和劉三爹的幫助下,成功脫險。
這個故事中,讓我極為贊嘆的是孔校長和劉三爹。孔校長雖然是一個文人,可是卻有著堅強不屈的氣概,雖然國民黨的實力如此強大,雖然士兵的槍口如此可怕,可是這些完全壓不倒孔校長舍身取義的信念,他愿意與國民黨永戰到底,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肯投降與國民黨,他臨危不懼,舍身取義的精神,值得我們世人贊嘆和學習。
劉三爹雖然只是一個賣臭豆腐的小販,也沒有上過學,更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可是我認為他是一個英雄。他和孔校長沒有什么關系,他卻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救孔校長,他舍身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十分贊嘆。
在我們中國歷史中,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好漢,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安全,為了正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說:狼牙山上的五位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安全撤退,他們和日本鬼子抗戰,他們在彈盡糧絕的時候,也不肯向敵人屈服,不投降于敵人,最后他們跳下了懸崖,壯烈犧牲了。
"感國家之多難,誓九死一不移。"這12個字,象征著什么?象征著中華民族無數英雄,為了讓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為了讓祖國變得越來越富強,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堅定不移,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才換來了我們今日的太平生活。
"感國家之多難,誓九死一不移。"我們21世紀的中國還算太平,可是還有許多國家朝我們中國虎視眈眈,美國、韓國、印度等國家。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好好上學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長大為祖國做貢獻,讓我們中國科技、軍事、經濟等方面排在世界的第一,不能讓歷史重蹈覆轍。"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牢記血的教訓。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6
讀完《恰同學少年》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夠平息。這本書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了20世紀初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
在書中這么多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毛澤東。毛澤東,這個未來帶領中國人民崛起的人,在這本書中年輕的他,總能讓我想起一段話:“少年就是少年,他們看春風不喜,看夏蟬不煩,看秋風不悲,看冬雪不嘆,看滿身富貴懶察覺,看不公允敢面對,只因他們是少年。”
他心懷大志,正可謂亂世出英雄,他有一種視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很多人都沒有看清大中國的根本問題,他看到了。正因為他的這種責任感,他才更加刻苦讀書。據書中所訴,毛澤東每晚都會去讀書館潛心學習,他的課上所注筆記是最多的,他每看一本書,一頁頁都有勾勾畫畫的標記;他每天清晨,因受教師楊昌濟影響,堅持鍛煉,吃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吃的苦;同學重病,他也在旁細心照料,把同學情誼演繹到了極致。他帶領手無寸鐵的同學們保衛長沙的這種敢于面對的膽識與勇氣,雖然生活在亂世,卻不被亂世中拘泥的思想淪陷,這是毛澤東猶為可貴的地方。
當然,也有自甘墮落的少年。師范開學,劉俊卿父親為他挑擔,他卻說父親是他雇的挑夫,父親含辛茹苦把它和阿秀二人拉扯大,他卻為了所謂的面子,要了很多錢去買一雙皮鞋。他視功名利祿為人生制高點。他為了面子,寧可犧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他原本也有不錯的成績,可以效力祖國,卻自毀前程。
看完整部小說,被文中多處細節震撼,我不禁陳思,國家如何才能付強?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祖國的花朵關系著祖國的今后和未來,擔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前途和親人給予的厚望,還有祖國的利益和發展。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山河雖無恙,吾輩當自強!愿我們中國青年都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侯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7
隨著“八一”節的到來,各種歷史回顧的影片又拉開了帷幕。而在眾多的影片中,《恰同學少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更震撼了我的心靈,給予我無限的斗志……
它是一部摧人向上的健康作品。讓我看到的是陽光和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精神和胸懷祖國的氣魄,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氣風發,看得人眼前一亮。
《恰同學少年》吸引我的另一點是跟大多青春劇一樣,這部戲充滿了俊男美女,但跟韓劇和其它偶像劇所不同的是,劇中人物個個清新自然,造型樸實干凈,行為大方坦然,沒有矯揉造作“裝酷耍帥”的橋段,整部電視劇給人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感覺。看后給了我無限的憧憬。
這部電視劇也使我想起即將離開的大學校園,正在工作崗位上實習的我這才明白大學的光陰是最珍貴的。好懷念大一的生活,好想念我的母校,好想念我的老師、同學,一點點,一幕幕,大一的點滴在腦海中閃現。還會想起那條熟悉的街道,那熟悉的計算機樓,那熟悉的教室,春天里的綠草坪,夏天里的花海,秋天里的落葉,冬天里的皚皚白雪……那是充滿爛漫幻想的時候啊,有我們太多的憧憬,我們也曾有過那樣的雄心壯志,也曾有以天下為已任的偉大抱負和崇高理想,但缺少了那份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英雄氣概。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夢里無數徜徉,卻不能回頭。這就是人生的無奈罷。如果時光再重來,大一的生活又會是什么樣呢?我想《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給了我們更多的詮釋,那種久違的青春活力,那種久違的理想主義,那種不容陰暗的堂堂正氣,那種對教育、對中國的未來深深的反思和憂患,那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想不光是我,每一個收看的觀眾,都會為之震撼。 日記
可喜的是我們還會同母校走過半年的光陰,《恰同學少年》為我今后的道路指點了迷津。我們不會再混混諤諤,同時《恰同學少年》告訴我們:我們要在人生之路上乘勝前進,我們要選擇最能激發我們內心深處潛能的環境,我們要多和那些志趣高雅、胸襟開闊、抱負遠大的朋友交往,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深受他們的感染,養成主動積極奮發的精神,這樣的人生,肯定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因虛度年華而悔恨的。”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8
但是看了《恰同學少年》之后,我對毛主席又有了新的認識。我開始佩服他,景仰他,崇拜他。
一開始,毛主席就倒立著看書。無論外面是多么吵鬧,他絲毫沒有分心。他的這種專心真是無人能比。同時倒立著看書還能鍛煉自己的體魄,真是一舉兩得。此后他還和同學集體冬泳,還自創了六段操(毛發明的一種融合體操和武術于一體的健身操),在全校推廣開來。
正像他說的人的身體光靠天靠菩薩是沒用的,只要堅持鍛煉,身體自然百病不侵。“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確確實實在他身上得到體現。“青年的未來需要的是堅實而強健的體魄”讓我明白體育之重要性,健康之重要性。缺乏鍛煉的我今后一定要加強運動,“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在一師的新生考試中,毛主席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地考入一師。在楊昌濟先生的第一堂課上,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說說自己的志向。”其他同學都說了自己的志向,但是毛主席卻說不知道,雖經常想,可一直沒找到答案。對于這個問題,我也還沒找到合適的答案,只是在不斷地選擇之中。正如毛主席所言:“求學即求索。”總有一天會找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毛主席生活樸素,就算他的鞋子磨破了底,他也毫不在意。甚至把楊老師給他買鞋的錢用來買書,可見他愛讀書之深。他的這種簡樸的生活作風真是現在的我所缺乏的。
可是劉俊卿卻和毛主席截然不同。他家境貧困,父親為他拼命工作,到處借錢供他讀書,甚至把看病的錢都給了他。但是劉俊卿卻拿這些錢去買昂貴的鞋,真是枉費他父親為他付出的心血。他的所作所為都是那虛榮心驅使的。想想有時我也會這樣做,真是慚愧啊!
和他相比,蔡和森幾乎是完美的。他沒有毛主席那種鋒芒畢露,更沒有劉俊卿那種奢侈浪費,更多的是一種內斂。他的作文以105分考入鐵路學堂,100不止還多出5分。這樣的一個優秀生卻絲毫沒有傲氣,反而比其他人更平易近人。他勤工儉學,在大街上擦皮鞋,沒有任何自卑,反而有一種樂觀的心態,真是苦中作樂,其樂無窮。蔡和森還有一份博大的胸懷。在競選誰是學校最優秀的學生中,蔡和森主動擔任計票員,放棄競選,不得不讓人佩服。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9
《恰同學少年》這本書以毛澤東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師范用五年半的求學生活為主體,充分展示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姚斯詠等為代表的優秀青年為求理想而奮發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和情懷,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雄心壯志。書中人物個個清新自然,造型樸實干凈,行為大方坦然,整本書給人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感覺。
書中還原了領袖朝氣蓬勃的年輕時代。毛澤東原名毛潤之,在長沙公立第一師范學校的新生考試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地考入長沙公立第一師范。在學校讀書的過程中,他刻苦學習、修身立志,與同學之間互幫互學、互相交流,并與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楊開慧等同學共同組織了同學讀書會。他不但注重學習,而且愛國愛民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在他的身上我領悟到了一種勇猛果敢、臨危不懼的精神;感受到了一種氣宇軒昂、仰不愧天的氣概!
書中的蔡和森讓我明白了內斂的真實含義。他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然而,他卻沒有絲毫傲氣,反而比其他人更平易近人。他勤工儉學,在大街上擦皮鞋,沒有任何自卑,反而有一種樂觀的心態。他恰如其分的解釋了不矜不伐、屈己待人的真諦。
劉俊卿是書中的反派人物。他家境貧困,父親為他拼命工作,到處借錢供他讀書,甚至把看病的錢都給了他,可是他卻拿這些錢去買昂貴的鞋。相比毛澤東的勤儉簡樸,他的行為讓人為他感到可悲。
《恰同學少年》稱得上是藝術創新與革命傳統相結合的典范,它唱響了大時代背景下的青春之歌。從書中我讀到了在紛亂年代下一幫洋溢青春稚氣的少年用自己的言行譜寫著一曲青春之歌。在那個時代里他們就像走上伸展臺的舞者,用他們的思想與言語去引領著很多被侮辱被損害的人走出困頓,走向光明,“創造奇跡”在他們身上的到了證明,他們用自己青春年少譜寫了一首洋溢著希望的歌曲。
時光流轉至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安定的社會,然而,我們面對的社會也充滿了誘惑。太多的青少年荒蕪了自己的青春,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不思進取,肆意揮霍金錢等。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每個青少年都應該志存高遠、修身儲能,讓我們的青春綻放耀眼的光芒!
讀《恰同學少年》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壯志;什么是真正的胸懷天下;什么是真正的虛懷若谷!它向我們詮釋了青春的定義。希望每一位青少年都能找到真正屬與自己的道路,讓自己的青春在深遠廣闊的天空之中飛揚!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10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看《恰同學少年》這本書,它喚醒了我沉睡之中的斗志和理想,它讓我學到了在課本中課本中找不到的知識,它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同學情深,什么是真正的師生高誼,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壯志,什么是真正的胸懷天下……
這本書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但我最欣賞的便是少年毛澤東了,每每想到那個在讀書會上暢所欲言的毛澤東,在面臨生死危機時不慌不亂的毛澤東,在同學病重時無微不至的毛澤東……他的風采讓我折服,讓我明白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當然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他也有年少輕狂的缺點,倔強、沖動、自以為是等等,但是無論如何他都是一個優秀、進步的青年,他知難更進、自強不息、敢于超越,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他已成為我心中的偶像,激勵我不斷地去努力,去超越。
有志者事竟成,在楊昌濟的課堂上毛澤東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迷茫,這正是他胸懷天下的體現,在祖國危難之際,他并沒有以自己的前途為重,而是為祖國的未來憂心,以祖國為重,這就是毛澤東的志向,這才是大志!
人生自信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毛澤東是個自信的人。他去參觀岳麓書院,毛澤東自信自己便是今日之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果沒有那一份自信,他又怎么敢不帶分文游歷長沙,怎么敢率領學生智斗北洋軍閥,怎么敢攬下工人夜學的任務,怎么能寫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千古不朽的詩句呢?細想也許我們不缺乏自信,但我們缺乏身體力行。
少年毛澤東說:“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確,在中華民族歷史中出現許許多多才高八斗的文人,不過他們短命呀,給歷史留下了一頁頁的遺憾,沒有健康的身體你學得再好,學問再大,命都保不住,那又有什么用呢?毛澤東深知鍛煉的重要,一有空就和同學踢球、賽跑,鍛煉出了強健的體魄,這為了他以后就大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都是一群群的豆芽菜,怎么經得起風雨,看得見彩虹?
“衡山西、岳麓東,城南講學峙其中。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兒蔚為萬夫雄。”毛澤東用畢生努力締造了新中國,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成就了他的萬夫之雄!
讀了《恰同學少年》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明白了,老一輩的使命已經完成,可我們的使命才剛剛開始。男兒蔚為萬夫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們準備好了嗎?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 篇11
終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同學情深;什么是真正的師生情誼;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壯志;什么是真正的胸懷天下……
——題記
讀《恰同學少年》,每一遍都看得我熱血沸騰。它喚醒了我心中沉睡已久的理想與斗志,喚醒了我對人生的目標與希望。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在毛澤東身上猶為貼切。他白衣勝雪,英姿颯爽。每每想到他,我就會想到那個豪氣沖天在讀書會上暢所欲言的毛澤東;那個在北洋軍閥包圍下英勇無畏的毛澤東:那個看到易永畦生病時無微不至的毛澤東;那個對母親體貼溫柔的毛澤東……當然他也有許多缺點:太沖動,太倔強等等。但無論如何,他都是一個優秀的、進步的青年。在他身上,我感覺到一種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氣節,知難更進的少年剛銳,難以壓抑的對理想的崇禎,對祖國的熾熱情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毛澤東作為進步青年的代表,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焚膏繼晷的苦讀,風雨無阻的鍛煉,帶領手無寸鐵的同學們保衛長沙城的果敢!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意氣風發,氣勢磅礴,豪氣沖天,鋒芒畢露,字字珠璣,句句真言!人生百年,過眼云煙,若浮華一世,豈不如太史公所言的鴻毛之輕哉!悲夫……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所透出的那種只有少年才擁有的縱橫天下之志向,心存世界之胸襟,確是讓人熱血沸騰,夷狄虎視,國之將亡,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們生在和平年代,晴日和風,萬里無云,英雄已逝,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應該為國家的落后承擔些什么樣的責任?應該為這個民族的強大和興盛擔負起什么樣的義務?“衡山西,岳麓東,城南講學峙其中。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兒努力蔚為萬夫雄……”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少年時代的我們能做到這樣。恰同學少年,我們擁有的是一段才剛剛拉開序幕的熱血青春,修身儲能,博采眾長,縱橫流芳,心懷天下。然而我少年之輩正在人生之得意之時,恰也是最搖擺不定之時。逝者如斯,朝花夕拾。我輩所面臨的世界更加紛雜,有諸多機會,又有諸多誘惑,該如何選擇自己之所向,是停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幻想浪漫式的安定,還是放眼未來,為祖國乃至整個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風塵殆盡,而歷史的車轍仍然在大地上延伸,風像一件往事,當千載時光白駒過隙,對歌悲喜笑塵埃落定的時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恰同學少年》的讀后感800字(精選11篇)】相關文章:
恰同學少年作文(13篇)01-14
恰同學少年作文13篇01-14
最美孝心少年讀后感02-17
《少年閃電俠》讀后感03-18
《少年中國說》讀后感02-27
頂碗少年讀后感600字03-02
少年中國說讀后感12篇02-24
關于少年愛國的名言(精選80句)03-22
孝心少年頒獎詞精選03-23
精選少年作文500字4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