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桑樹的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
還記得在小時候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便是養蠶。每逢到了春末夏初時節,家里人會摘取很多嫩綠的桑葉在家中,用來喂養蠶寶寶。其實桑樹的作用不僅僅于此,它還有很多價值,可以食用、可以藥用。種植一棵能夠長果實的桑樹卻需要耗費好幾年的時間。
桑樹怎么種植
1、種植時間
一般選擇在冬天和早春進行種植,土溫最好穩定在10-12℃左右。
2、種植準備
挑選好品質優良、無病蟲害的桑樹果苗;準備一個合適大小的容器,桑葚盆栽最好選擇較大的盆。桑葚樹對土壤要求不高,用普通的比較疏松透氣的園土即可,最好在土壤中加一些粗砂顆粒或者煤渣,利于透水,起到防止土壤板結的作用。種植桑葚樹之前,可以先往盆底加一些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
3、種植方法
夏秋季節種植時,需要注意盡量不傷根,保護好桑苗根系;冬春時節進行種植的,需要對過長的主根進行輕度修剪,促使側根多發。將桑樹苗埋入基質中,蓋土輕提使根伸展,再輕輕用手拍打壓實土壤再蕹一層松土,蕹過根莖部3厘米左右即可,淋足定根水。
4、種植養護
適宜將桑葚盆栽放在露天陽臺等通風透氣的光照處;保持土壤適度濕潤,土壤干旱及時淋水,多雨時及時排水;進行松土除草,可利于桑根生長;施肥堅持少吃多餐,待到桑苗發芽開葉后,可以施1次糞水或尿素水肥。以后根據具體的生長情況,可適當追施肥1—2次。此外,在桑葚樹的養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病蟲害的防治。
桑樹種植方法與注意事項
一、桑樹種植方法
1、選盆:它的根系發展的很快,隨著桑葚樹長大了,營養供不上,就需要換盆,這樣小苗才會長大開花結果。
2、土壤:對土壤不挑剔,普通的園土即可。土壤加點粗砂顆粒或者煤渣,保證透水,不板結。
3、施肥:在種的時候,盆底可以加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料做基肥。或者后期也可以在花盆邊緣施肥。一定要是腐熟的肥料,要不然容易導致掉葉子,葉子發黃。
4、澆水:開花的時候主要不要澆水施肥太多,否則容易落花。
二、注意事項
1、選擇果苗:有的桑樹苗聽老人說是不結果的,所以要選擇質優的果樹苗。一旦不開花結果,盡早換掉。以免浪費時間和空間。
2、光照:桑樹喜光,耐陰耐寒,最好是在露天陽臺和屋頂種,養護起來更容易。
3、土地:桑樹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但在桑樹種植前,整理土地是必要的,將土地平整、清除雜物,進行深翻。
桑樹怎么扦插
1、選材
一般秋季進行扦插,適宜選用桑樹新條上部未木栓化且即將木柱化的部分。母枝則為年輕的桑樹。
2、插穗
選取生長健壯的枝條中下部,截成長度為15-20厘米的一段,上部芽要飽滿充實且無病害,平芽尖剪,在下端芽的反方向稍下方進行斜剪。剪口需平滑。
3、促根
將新桑條浸泡于生根劑中約2-4小時,老桑條則需要浸泡6-10小時。浸泡后取出用清水洗凈,將它們緊挨著豎立放置在一塊兒,待其晾干后就能進行插植了。之后進行沙藏促根,利用干凈河沙整成一定畦面,把經過處理的插穗插入沙中,株間距大約為2-3厘米,保持沙地的濕潤,等到發根后就可進行移植。
4、插植
將桑樹苗插穗插于土里,在地上露出部分保留兩個芽即可。插后還應踩實土地,最后覆蓋一層尼龍薄膜。
盆栽桑樹的修剪方法
1、整枝
通常于冬季休眠期間進行,剪除桑樹上的死拳,枯樁、病蟲枝、細弱枝等。剪口部位需貼近枝條交叉處,剪口要平滑。
2、剪梢
剪梢時間在桑樹休眠期進行。剪去桑樹枝條梢端組織不充實的一部分。一般1.5米以上枝條可剪去1/4-1/3,1.5米左右的枝條可剪去1/5-1/4,1米左右的枝條適宜剪去10-15厘米。
3、疏芽
待到桑樹當年梢生長至10-15厘米時,需疏去過密的芽,使得保留下來的枝條能夠生長得更為粗壯,葉子長得更多,疏芽程度一般根據土壤肥力及樹勢強弱,肥土可少疏多留。
4、摘芯
春蠶期需要摘除新梢頂端的嫩芯,摘芯時間如果是晚生桑樹的話一般在用葉前10-15天左右的晴天進行,早中生桑樹則在用葉前一禮拜左右進行。早用葉的應摘除開兩葉的嫩芯,用葉遲的則可摘去開一葉的嫩芯。
桑樹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但它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也都非常強,這也足以證明桑樹的養殖方法并不難。桑樹是一種耐修剪的植物,所以大家在養護過程中要對其勤修剪。
天麻的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
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其干燥塊莖亦稱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天麻過去一直依賴野生資源,20世紀70年代野生變家種成功后,家種天麻成為主要商品來源。下面介紹一下家種天麻的方法。
一、天麻的種植方法
(一)樹種的選擇
適合做菌材的樹種應木質堅實,并且容易接菌。能長蜜環菌的樹種很多,一般闊葉樹均可。如青杠、槲樹,栓皮櫟、水冬瓜、樺樹、槐樹、榆樹等都可以。做菌材時要挑選1-3寸如茶缸粗細的樹棒,并鋸成1-1.5尺長的節段,每隔2-3寸砍一個魚鱗口,如果樹棒較粗可以砍3-4排,深度以砍透皮到木質部即可。下面接著介紹菌材的培養場地、培養床的大小。
(二)培養場地的選擇
場地要選擇透氣利水的砂壤土,坡度小于45度。高山區選背風的陽坡培養,地勢低,氣候溫熱的地方選陰山培養,中山區選半陰半陽的荒地或林間培養。
(三)培養坑的大小
培養坑的大小沒有統一規定,可根據地形和培養樹棒的多少而定。為了減低污染菌造成損失,一般一坑不超過200根。菌材的培養方法有:坑培、半坑培、堆培和箱培四種方法。先說:坑培。
(四)培養方法
1、坑培:坑深1.5尺左右,坑底先鋪一薄層樹葉,樹葉上平擺樹棒一層,蓋一層砂土并用砂土填好棒間空隙,每兩根樹棒之間加入菌枝3-4段,如果培養的量少,也可以直接加入人工培養的三級固體菌種。如此法擺放4-5層,木棒上再蓋土2-3寸厚與地面一樣平。
2、半坑培:坑深1尺,培育方法同坑培。有1-2層棒高出地面,蓋土3寸厚,高出地面部分成墳堡形。
3、堆培,不挖坑。在地面上將樹棒堆起來直接培養。培育方法同坑培。
4、箱培:主要在室內進行,四季均可培育。冬季可在有加溫設備的室內培養,使土溫達18-20℃。培育方法同前。除用木箱外,也可以用磚砌成磚池,另外,填充和覆蓋物是用鋸木屑與砂子,其比例按體積是1:1。
(五)天麻的有性繁殖
天麻用種子繁殖叫有性繁殖。在天麻產區會出現這種現象:一面坡原先并沒有長過天麻,燒山墾荒種了莊稼,不幾年就有天麻生長。這些天麻是從哪里來的呢?無非是種子從其它有天麻的地方飛過來的。天麻種子象面粉一樣細小,肉眼看不清楚,它們的大小隨地區,種類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只有0.69-0.97×0.08-0.14毫米,只有用放大鏡放大50倍以上才能看清它的形態(圖1),它的種子像椿樹種子。中間深色的是胚,周圍透明部分是單層細胞的種皮,種皮如同兩個翅膀。成熟的種子隨風飄落到適合它生長的環境中,遇共生萌發菌建立了共生關系就能發芽,發芽后的原球莖分化生長出營養繁殖莖,營養繁殖莖再接蜜環菌就能繼續繁殖長大。再說一遍:成熟的種子隨風飄落到適合它生長的環境中,先后與共生萌發菌、蜜生菌建立共生關系就能發芽生長成一窩天麻。
繁殖方法:主要用塊莖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二、天麻什么時候種植最好
天麻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草藥,這種中藥材的適應性強,而且使用的方面比較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所以,在我國很多地區,天麻都有非常廣泛的種植。和大多數的藥材一樣,天麻的栽培和種植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天麻種植時間的問題,更是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天麻栽培的質量。
天麻的種植和眾多農作物一樣,也有其生長規律時令。一般的天麻種植時間是在十一月開始到第二年的五月為最佳種植時間。但是天麻的生長是在陽歷四月到十月之間,生長的時間在六個月左右。那么天麻種植早種和晚種有區別沒有呢?
經過本基地的長期觀察,天麻的種植早種和晚種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這個區別也是體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接菌方面,另一個就是體現在種子的成活方面。年內種植的,種子的成活有點偏低.因為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種子處于生命活動低潮的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病毒的侵害而出現腐爛。但是年內種植的時候,在十一月左右,剛好處于一個蜜環菌生長旺盛的時期。這個時期天麻和蜜環菌很容易就形成共生關系,也是就我們講的接菌。只要種子接好了菌,就等于扦插的枝條長了根。到第二年的環境適宜的時候,天麻種子就一鼓作氣的生長,往往能獲得高產。
春季種植的,天麻種子和蜜環菌都處于活躍的時期,種子因為在土壤里沒有人為的影響而自然過冬,損傷小,種子的成活高。另外,蜜環菌也處于生長旺盛的時期,容易和天麻種子形成接菌,所以往往也容易獲得高產。但是唯一的不足,是接菌的時期較晚,生長的天麻因為接菌晚生長期短,往往個頭偏小。所以不同時令種植的天麻各有各的好處。但是有一點,天麻種植最好是在最佳時間段完成,種植成功的機會就會大一些。
三、天麻種植注意事項
1、天麻種植場地的選擇:
栽培場地可選擇房前屋后、荒野坡地、果園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塊,尤以透氣滲水性強的沙質壤土為最佳。土壤pH值為5-6。
2、天麻種植建畦的要求:
平地可就地按寬80厘米、深10厘米、長不限作畦;荒野坡地視坡勢地形建成梯式橫畦,畦與畦間距1米左右,畦邊樹木、雜草盡量保留,便于遮蔭、防畦坎或畦埂潰崩。果園林地依地形建畦,四周開挖排水溝。
3、天麻播種栽培方法:
將直徑5-8厘米、長30厘米的菌材段筒按“田”字方框形組排于畦底,每平方米定位排放菌材15筒。再將直徑約2厘米、長10厘米的菌枝撒放于菌材方框的空地內,每格方框空地撒放菌枝約2公斤與菌材平。
然后將天麻種點播于每筒菌材的兩端和兩側,每平方米定點播種66粒約500克。最后用PH值5-6的濕潤沙壤土或腐質土填充菌材和菌枝空隙至覆蓋菌材2厘米深,全畦土表加蓋10-20厘米厚的干燥枝葉、雜草、疏通好排水溝。
四、天麻的日常管理要點:
1、種植溫度的管理:天麻生產的適宜溫度為13-25度(土表以下10厘米),在此溫度段內,越高越好。控溫是天麻仿野生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
冬季要防凍,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區,栽種后覆蓋10-20厘米厚的枝葉、雜草即可;高于1000米以上的地區可將覆蓋物加厚至30厘米。夏秋要防高溫和干旱,除了利用遮蔭物防高溫外,還可利用補水未降低土壤溫度。補水以日落、土溫下降后進行。
2、種植水分的管理:冬季至翌春(清明前)土壤溫度控制在10%-20%。4-6月提高土壤濕度達60%左右。6—8月天麻進入旺季生長期,營養積累達到高峰,此時宜保水降溫、保墑排漬,進行綜合管理。到了9月,天麻營養積累進入后期,達到生理成熟階段,此時畦床土壤濕度應控制在40%以下,10月下旬土壤溫度已降至10℃,天麻進入休眠期,即可揭土采挖。每平方米可采挖鮮天麻7公斤左右。
五、天麻病蟲害防治方法:
危害天麻生長的主要害蟲有螻蛤、蠐螬、白螞蟻等。防治方法:一是栽培天麻時,在畦床周圍撒施5%的氯丹粉和“白蟻殺王”藥劑;二是選用專利產品—白螞蟻控制誘捕器對白螞蟻進行誘殺。
六、天麻的功效與禁忌
一)、天麻的功效與使用禁忌
1、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止痛的功效。天麻質潤多液,能養血息風,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也可用于風痰引起的眩暈、偏正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2、久服天麻,遍身發出紅丹。
3、重視配伍應用。古今醫家很少單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據不同病證組方用藥。如:半夏白術天麻湯、天麻鉤藤飲、天麻丸等。臨床證明,單獨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確定。
4、天麻與御風草根同服,有令人腸結的危險
5、凡病人見津液衰少,血虛、陰虛等,均慎用天麻。
6、天麻性雖不燥,畢竟風劑,若血虛無風,火炎頭痛、口干便閉者,不可妄用。
7、天麻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為天麻甙,遇熱極易揮發。天麻與他藥共煎會因熱而失去鎮靜鎮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潤透,待軟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曬干研末,用煎好的湯藥沖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8、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劑量是40克以上,中毒潛伏期是1~6小時。
9、使用單味天麻或天麻制劑時,如出現頭暈、胸悶氣促、惡心嘔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膚瘙癢等時,應立即停藥,癥狀嚴重者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二)、天麻有什么作用
1、保護大腦神經系統
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藥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癡呆癥,有效率達81%。
2、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
天麻素有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特別是在缺氧情況下獲得能量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
3、抗驚厥
天麻對面神經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
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鎮痛
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叉神經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炎。天麻等,有明顯的鎮痛效果。近年來,經一些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
6、防治心血管疾病
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
【桑樹的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黃豆的種植技術及注意事項07-08
芡實的種植技術及注意事項07-08
毛發種植技術及注意事項07-08
斗雞菇的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07-08
姑娘果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02-10
豌豆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07-08
蒜苔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07-08
馬奶葡萄的種植技術及注意事項08-24
冬棗種植技術與注意事項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