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鳥鳴澗》原文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鳥鳴澗》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
唐代春天的夜晚,王維到鳥鳴澗看風(fēng)景。
王維到了鳥鳴澗的山前,這時,一只野兔把王維的詩紙叼走了。王維馬上低下頭付出追野兔,忽然,王維一不小心,一頭撞在了一棵樹上,王維抬頭一看才知道是一棵春桂。從春桂樹上落下來的桂花香味撲鼻,就像美酒一樣。夜里的山空空蕩蕩,已經(jīng)非常安靜了。就像平靜的木頭人一樣。樹葉落下的聲音、澗中的流水聲一起合成了一首美妙的小曲一樣。
這個時候半個月亮從后山緩緩升起來了。月亮不圓,但是光線也很強。山果靜靜地動著,野鳥剛要睡覺,卻被月亮無情地驚醒了。野鳥因為受到了驚嚇,所以很慌,馬上飛出自己的窩,在空中連續(xù)叫了幾聲。野鳥平靜了,又馬上飛回自己的窩中繼續(xù)睡覺去,王維看到了如此自然情景,不禁有些陶醉。
這時,王維忽然聽到了鳥因為受驚發(fā)出的幾聲鳴叫,還在澗中久久回響。
鳥鳴澗的風(fēng)景千姿百態(tài),就像仙境一樣。
注釋
⑴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迫碎e: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種,這里寫的是春天開花的一種。
、谴荷剑捍喝盏纳。亦指春日山中?眨嚎占拧⒖湛帐幨。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仍鲁觯涸铝辽稹s@:驚動,擾亂。山鳥:山中的鳥。
⑸時鳴:偶爾(時而)啼叫。時:時而,偶爾。
白話譯文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創(chuàng)作背景
王維的《鳥鳴澗》當作于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游歷江南之時,其背景是安定統(tǒng)一的盛唐社會。此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別墅所寫的組詩《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據(jù)《新唐書·王維傳》記載,王維于開元初進士及第后授太樂丞,因坐伶人舞黃獅事被貶為濟州同倉參軍,直到開元二十三年(735)張九齡執(zhí)政才返京任右拾遺。對于王維的這段履歷,紹籍越文化研究者竺岳兵在其《王維在越中事跡考》中認為:“唐開元八年至開元二十一年將近十五年間的王維原來在吳越漫游!谐浞值睦碛烧f他的《鳥鳴澗》《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王維漫游若耶,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前人描寫若耶溪的名句,欲與古人爭勝厘毫,“出藍”而“勝藍”,于是有了“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一聯(lián)以動寫靜的精彩詩句。從《鳥鳴澗》詩體現(xiàn)的風(fēng)格和意境分析,此詩應(yīng)作于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為王維青年時代的作品。
作者簡介
王維像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xùn)|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yōu)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王維生前,人們就認為他是“當代詩匠,又精禪理!保ㄔ废獭冻晖蹙S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詩佛”的稱號。王維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據(jù)王維寫的《請施莊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余歲。”《王右丞集箋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guān)系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jù)《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飯十數(shù)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jīng)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贝藭r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擁有文學(xué)才華。開元九年(721年)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后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xiàn)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到日趨黑暗的轉(zhuǎn)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dān)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于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guān)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的后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fēng)光而著稱,在藝術(shù)風(fēng)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古詩《鳥鳴澗》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鳥鳴澗》原文賞析02-16
《鳥鳴澗》的原文及賞析07-25
《鳥鳴澗》原文及賞析06-26
鳥鳴澗原文及賞析07-23
鳥鳴澗原文賞析03-13
鳥鳴澗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鳥鳴澗》原文及翻譯賞析03-01
鳥鳴澗原文翻譯及賞析03-25
鳥鳴澗原文以及賞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