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公開課的小結
1、音樂公開課小結
上周幼兒園組織了全體教師開展音樂教研活動,我上了一節(jié)音階課:《小老鼠上樓梯》,主要讓寶貝們通過小老鼠上樓梯的故事,感受音階高低、快慢的變化,并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張老師上了一節(jié)歌唱活動課:《王老先生》,這首歌曲十分生動活潑,孩子們都特別喜歡。
通過這次音樂公開課,真的感覺孩子變懂事了很多,大部分寶貝都能夠很好的遵守上課常規(guī),都十分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真的很不錯!繼續(xù)加油哦!
2、音樂公開課小結
陽光五月,全市音樂公開課在市四中舉行,我有幸聆聽了10多節(jié)市級優(yōu)質課。確實收獲頗多,但鑒于自己表達總結能力有限,下面談一下自己粗淺的體會。
第一,公開課也要有自我
每一個學校推出的公開課代表著本校的音樂教育水平,為了上好這一次公開課,教研員和教師們不知花費多少心血去精心備課、上課、反復修改。老師的壓力確實很大,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好像迷失了自我,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感到束手無策,只是把事先排練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創(chuàng)新和課堂生成。
第二,公開課到底應該怎么上?
我覺得在本次的公開課上,有的老師的教學方法呈兩極分化,有的過于注重學科綜合,有的仍是填鴨式教學法,但也有幾節(jié)非常成功的課,如表演課《理發(fā)師》、不管是老師的自身素質還是關注學生方面都比別的老師高一個層次。整個課堂環(huán)節(jié)絲絲相扣,由淺入深,學生在課堂上學的興趣盎然,聽課的老師也聽得津津有味,確實使我受益匪淺。
第三,公開課不是教師風采展示課
公開課不僅僅是將教師的教學風格展示給別人看,更重要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課堂教學研究的范例,傳達先進的教學理念,探討科學的教學方法。
可我們老師過多地關注了自己在課堂上本身風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開課也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堂課,是他們生命發(fā)展中的一部分,學生本身應該得到發(fā)展,得到成長,而不是來配合老師或者配合別的孩子學習的。
我們經(jīng)常考慮如何把課堂展示得有聲有色,精彩紛呈。以至于在課堂中,學生的困惑還沒有得到解決,學生的思考還不夠深入,學生沒有得到進步或者發(fā)展,教師就因為趕時間而匆匆去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中,更多的是教師如何設想、如何調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學生如何學習,學生是否得到進步,學生學得是否快樂。其實,一堂不完整的公開課并不見得是不成功的課。我覺得,如果你關注了學生,把公開課當做是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而不是教師展示自己教學風采的地方,能以一個平常的
心態(tài)對待公開課。那么,這就是一堂有價值的課。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體會,僅供各位老師參考,如有不當指出,請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
3、音樂公開課小結
相比于欣賞教學活動,唱歌教學活動就顯得稚嫩了些,主要的問題有下這些:
1、關于教師的基本功問題:
教師的唱、彈功夫是音樂活動的根本,因此教師必須對歌曲非常熟悉,做到張口就來,而不是在唱時還需去想歌詞、想節(jié)奏;而彈要做到不但能邊彈邊唱,而且還能眼光離開琴譜,關注到幼兒的學習,這個對教師的考驗是很大的,所以教師必須練到眼睛能離開琴鍵彈琴為止,這樣在教學時才能把注意力放在幼兒身上。如果琴譜是在不同的頁碼上,教師要事先把譜復印在同一張紙上,以省去翻頁帶來的麻煩。另外,如果老師有走調的情況,建議不用清唱,可以借助輕聲的鋼琴伴奏來彌補,抑或用多媒體手段。
2、關于教具的問題
這次,老師們都做了較為精致的教具,這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說明老師們的標準在提高。但在使用時要考慮它的價值,如《小狗抬花轎》活動中老虎手拿扇子坐在幼兒用手搭成的轎子上,還要表演搖扇子的動作。我覺得這個動作幼兒可能會因重心不穩(wěn)而帶來安全隱患。
在分發(fā)人手一件的學具時,要考慮怎樣又快又有序。如小一班,把落葉胸飾事先貼在教師四周墻壁上,幼兒使用時可以自由地拿取貼上,減少時間的浪費,而且又有序,值得借鑒。
3、關于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問題
唱歌教學的重點是唱歌,不是語言活動,也不是表演活動,這個是教師要記住的。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濃厚的音樂氛圍,讓幼兒始終徜徉在音樂的熏陶中。在組織活動時要把主要
時間放在唱歌教學上。徐卓婭教授曾經(jīng)說過,幼兒對音樂表象要留下印象,必須重復音樂6遍左右,才能讓幼兒學唱。因此,教師要避免只傾聽一、兩遍音樂后就開口讓幼兒一遍遍地枯燥地學唱。可以運用多種方式讓幼兒傾聽音樂,當幼兒的頭腦中有了音樂的'表象時再學唱,幼兒就能較輕松地學習。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對歌詞的理解,避免到最后幼兒都沒能明白唱的是什么的現(xiàn)象。
還有表演也是一樣,不要為了表演而表演,表演也是為唱歌服務的。當幼兒對歌曲還不熟練時就讓幼兒表演,幼兒只能是根本不管音樂的瞎玩,音樂成了背景,只留下教師一人的“獨唱”和“你們怎么都沒有聲音啊”的責問!
4、關于教師的語言問題
音樂活動中教師的語言要精煉,避免無效的多講。有時候一遍遍地講解還不如教師準確、清晰地范唱。因為唱歌是聲音的藝術,光講是講不清楚的。教師規(guī)范地示范演唱是幼兒模仿最好的依據(jù)。
4、音樂公開課小結
說實話,上好一節(jié)公開課確實很難,因為我比較喜歡音樂,所以這一次我依然選擇了音樂活動小班韻律活動《可愛的貓咪》,上課成功與否,選課題是關鍵,當然公開課課題的選擇有別于平時上課。
上完小班韻律活動《可愛的貓咪》后,我整理思路,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反思。我選擇了小班韻律活動《可愛的貓咪》作為公開課的課題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這一首舞蹈旋律活潑有趣,小班小朋友喜歡參加由教師發(fā)起的各種韻律舞蹈等活動,也喜歡自發(fā)地隨歌曲舞蹈,小貓咪是小朋友熟悉并喜愛的動物,并從中體驗了這個活動的樂趣;想通過這個活動,運用游戲化和情緒化,并用游戲導人,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促進幼兒歌舞活動的興趣、情感、技能、自我表現(xiàn)等要素的發(fā)展。
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幼兒自然學得輕松。讓幼兒感到心里沒有壓力,如教師的微笑、激勵性的語言等。其次,在活動中我還考慮到了教師預設和幼兒生成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活動中,平衡點把握得還不錯,而且在活動中還體現(xiàn)了幼兒的相互影響,也就是集體建構。比如,幼兒在學習扭胯時,一個小朋友的尾巴在跳舞,瞧多漂亮呀,啟發(fā)影響了其它的幼兒,幼兒在這樣的帶動下,其實也得到了發(fā)展。
這個活動從舞蹈的角度看,幼兒學會了能表現(xiàn)小貓基本動作;從音樂的角度看,幼兒獲
得了對音樂色彩、情感的體驗;從動作技能上看,幼兒學會了能表現(xiàn)貓的動作;從社會性的角度看,幼兒獲得了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動作的經(jīng)驗。這就是韻律活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運用示范法:老師邊有表情念歌詞,邊請幼兒欣賞舞蹈。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采用示范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運用集體學習法:幼兒模仿動作。模仿學習是為后面大膽地表現(xiàn)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jīng)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fā)揮。運用情境表演法:其中讓幼兒去捉老鼠,進一步鞏固貓?zhí)降膭幼鳌:⒆觽兣d趣很高,積極參與。
課后反思我的這堂課,發(fā)現(xiàn)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本次活動雖然突出了“音樂表達與表現(xiàn)功能”,為了讓幼兒真正走進音樂,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我采用師幼共同扮演角色,沉浸在角色中。活動中“尾巴”的運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尾巴幫助理解抽象動作(如:扭跨等)通過游戲化的解說,幫助幼兒理解了動作的含義及掌握的幅度,從中積累了一定的能力。但是作為教師如何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個眼神,更形象優(yōu)美肢體動作,來吸引了幼兒的眼球,還需要進一步鍛煉。
再比如:教師不敢放手,讓幼兒按部就班跟著教師預設的活動流程走,活動中我一直和孩子一起跳,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因為教師總是不放心幼兒是否能獨自表演。
總之,我覺得開公開課時一定要有一個好身體和好的精神狀態(tài),有人說開一次公開課就像被扒層皮。這能說明一個問題,公開課對鍛煉和提升老師的業(yè)務能力大有好處。一節(jié)好的公開課需要教師不斷地精心打磨,在這樣的過程中實現(xiàn)著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吧。
【音樂公開課的小結】相關文章:
校園公開課小結05-26
學校公開課小結范文09-11
關于上公開課小結05-21
《風箏》公開課教案及小結05-19
中班音樂學科小結09-30
音樂教師實習小結09-16
音樂生的自我小結01-21
音樂學科小結范文07-01
音樂老師實習小結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