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舒婷《在故鄉的山崗上》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舒婷《在故鄉的山崗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舒婷《在故鄉的山崗上》
一枝野花
在挎包上顫巍巍
不可知的音樂
使你如癡如醉
夕陽把你的影子
描在四月的草坡
我相信淺草中
有一泓看不見的泉水
你仿佛將出發去遠方
又好像久別重回
在故鄉的山崗上
任暮春的風兒輕輕地吹
你的眼神蘊藏著悲哀
你的微笑流露著欣慰
你呀,總在徘徊
將去未去,欲歸難歸
賞析
舒婷的詩歌向來以細膩見長,有著女性特有的敏銳觀察。這首詩首先從一枝“在挎包上顫巍巍”的野花入手,夕陽、草坡、山崗、暮春的風兒,一系列美好的意象構成了一幅寧靜的鄉村風光,有著極強的畫面感,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詩歌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少女“將去未去,欲歸難歸”的矛盾心理。我們不知道她是“出發去遠方”,還是剛剛遠行歸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故鄉的山水風光是如此讓人著迷、留戀。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隨著歲月一點點融進你的生命里,成為你一生揮之不去的情愫。在故鄉與遠方之間,你“總在徘徊”。因為故鄉,實在承載了太多美好的事物。
作者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龍海石碼鎮,祖籍福建泉州,原名龔佩瑜,后改名龔舒婷,中國當代女詩人、作家,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歷任福建省文聯、作協副主席;廈門市文聯主席;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全委會委員、第六、七、八屆主席團委員;全國人大第十二屆代表;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福建省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第九屆常委。
1969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插隊到閩西山區,并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1979年4月,詩歌《致橡樹》在《詩刊》在第4期上發表;6月,在《詩刊》第7期上發表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與《這也是一切》;8月,發表詩歌《雙桅船》。1981年4月,發表詩歌《惠安女子》;6月,發表詩歌《神女峰》。1982年2月,發表詩歌《會唱歌的鳶尾花》。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8月,出版散文集《心煙》。1994年11月,出版詩集《舒婷的詩》。1998年5月,出版散文集《露珠里的“詩想”》。2006年8月20日,當選為廈門市文聯主席。2007年10月,出版散文集《真水無香》。2013年4月28日,連任廈門市文聯主席。2015年11月,再版散文集《自在人生淺淡寫》。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19年10月20日,再次連任廈門市文聯主席。
【舒婷《在故鄉的山崗上》賞析】相關文章:
舒婷《致橡樹》原文和賞析07-25
舒婷《致橡樹》原文閱讀賞析11-23
上邪的賞析11-27
《上邪》賞析06-20
故鄉景物描寫賞析10-11
《上陵》原文及賞析12-20
上邪原文及賞析03-09
上洛橋原文及賞析02-27
上陵原文翻譯及賞析03-16
上邪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