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1
2月5日與小伙伴一起去看了冰雪奇緣,說實話我的期望值過高了。
該片傳承了迪士尼的一貫套路,采用了精美的畫面,配上朗朗上口的歌曲,尤其是一首LET IT GO沁入心靈啊。 居中的兩個公主都很美麗,姐姐顧全大局、勇于突破困難,妹妹善良勇敢、對于事物充滿新奇,但對我來說更喜歡妹妹一些。從劇情我們收獲了愛情、親情、友情的真諦,收獲了勇敢之心、希望之心、懵懂之心。Anna為了尋找姐姐解救自己的國家,孤身一人前往,途中遇上了Kristoff和馬兒,在遭遇了凜冽的氣候和Elsa的拒絕之后,他們仍舊滿懷希望繼續前行、相互照顧、躲避災難,由此萌生了情愫。當Anna回到城堡與Kristoff分別時,這是是最讓我傷感的。一段情緣就因為一座高高的城墻而將二者的地位差別顯得那么明顯。不夠讓我欣慰的是最終兩人還是在一起了。
其實,有時候勇敢的愛情是需要雙方努力而相互妥協的。而劇末時姐姐的淚滴融化了妹妹的冰軀,融化了整個冰雪世界,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愛的偉大,尤其是親情。而Hans的所作所為告訴我們要小心陌生人,還有就是不要輕易相信。對啊,許多新鮮的事物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做事前最好還是三思而后行。
總之,想該劇融合了多種元素,完整地呈現了關于冰雪的又一個故事,強烈建議聽歌,歌詞離開了劇情后也蠻有深意的。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2
在我親愛的表姐看完電影的強烈推薦下,我對《冰雪奇緣》充滿期待。昨天中午抽時間去看了,感悟很多。
如果說《瘋狂原始人》可以讓人大笑大哭,熱熱鬧鬧的體會奔放的感情,那《冰雪奇緣》從頭至尾更沉穩安靜,讓人沉思,偶爾微笑一下或默默流淚。
先說故事的情節發展,結局似有些意外,但又不那么出乎意料,雖然還是跟自己一開始的設想不同,這也只是提醒著我,事情總不會按照我的預想進行。
說說內涵。
雖說整個影片,國王與王后出現的鏡頭相當短,但他們的影響力延續了整個影片,僅在最后才失去負面的影響,只留下了慈愛。所以看完以后,我第一感悟就是,父母太重要了。這是多么偉大而神圣又艱巨的身份職責。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做一個媽媽。
愛莎的魔力無意傷人,國王與王后出于愛想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他們關閉了城堡的大門,隔絕了愛莎與外面的世界。其實,這也告訴愛莎,她與眾不同,她很危險。愛莎的恐懼愈深則魔法越強,這又加深了愛莎的恐懼,愛莎的自我價值感非常低。這也是為什么當愛莎的秘密被發現以后,她不能相信任何人所說的話,只想逃開,首先就源于愛莎無法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悲傷絕望。愛莎越是這樣,她的魔法越強,冰雪越厚。冰雪只是愛莎自我防御的外在表現,如我們人類。很鮮活,很震撼。這種防御一層層累積,一開始是美麗的藝術品,后來,變成了尖銳可怕的冰箭。
同樣被隔絕的還有安娜,所以安娜擁有孩童般純真好奇的善良與熱情,對愛情的沖動與幻想。她只見過相親相愛的爸爸媽媽,這對她就是全部的經驗。但安娜是普通人,所以她無所畏懼,她擁有愛莎所沒有的的樂觀信任與勇氣,這也成為她后來堅定的尋找姐姐的強有力的支持系統。
但恐懼都是源于愛。
愛莎離開了,跑到遙遠的山頂,為何城市依然被封凍?因為愛莎心中有牽掛,她的離開是出于保護家人子民與祖國的奉獻犧牲自以為的負責,她的心沒有離開。當恐懼成為愛的表現形式,愛沒離開,恐懼自然依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不論愛莎躲到哪里,城市的風雪都會隨她的魔力而加強。當她悲傷絕望,災難就會加劇。這是愛莎不能想到的。
恐懼中逃離的愛莎來到雪山,放下了所有的重擔,那份輕松自在的感覺釋放了,于是她造出了美輪美奐的冰雪建筑,同時給了自己一身嫵媚靚麗的裝扮,正如她妹妹見到她第一句說:愛莎,你變了,是往好了變。這就是真我的本質。真我擁有著無法想象的潛能,我們知道的太少。我贊賞導演的形象設計,簡直是無法言語的震撼。
其實,地精長老在一開始就告訴了國王一家,愛莎的魔法蘊含著愛,需要穿越恐懼。可以以愛為出發點的恐懼總是更容易被看見和重視,所有人都忽視了愛的力量,那就是感受的力量,是控制魔法的力量。關上大門,封閉心門,愛不流動,如何學會體會愛表達愛呢,能量本身的自由流動才會帶來釋放自由與隨心所欲。觀看影片的過程中,真把我急死了,但我依然還要安靜的看下去,相信愛莎一定會學會信任,耐心的等待愛莎體悟的那一刻。我想,這也是我成長的歷程,一個重要的提示--耐心。
愛莎與安娜之間的真愛,終于突破生死,融化了雙方冰凍的心。
我朋友說前面很長,知道愛可以控制魔法后就簡潔的結束了。呵呵,我想,那是因為,愛很簡單,不需要什么道理,不需要什么技巧,愛的本質不過就是想愛。
愛之所以需要學習,我想那是因為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體會愛,信任愛,表達愛。愛本身并不需要學習,因為我們的本質就是愛,我們是源于愛帶著愛而來。
讓愛流動起來,自由的力量會賦予愛更強大的能量,并控制自如。
感謝這部電影給了我這么多的思考,感謝它在我這個階段上映,帶給我巨大的沖擊震撼。我的心,就如同自由的愛莎一般精致,看見改變后的她的第一眼,我就像看到自己的本質,如此感動,當下就流淚了。
愛莎,我如你一般將獲得重生。
最后強烈推薦所有心理愛好者們觀看此影片,定會有所感悟。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3
影片講述了一對公主姐妹被迫分離又相聚的故事。姐姐艾爾莎天生就擁有冰雪魔法,但她在一次誤傷了妹妹安娜之后就對自己的魔法產生恐懼心理,克服不了心魔控制不住魔法。為了不傷害親人,她隱藏和逃避,但這使她的內心更加地孤獨和恐懼。而活潑開朗的安娜,一直在尋找真愛,總是用自己最坦誠的一面示人,她不知道姐姐為什么總躲著自己。影片其實遵循了一個經典的故事路徑——將誤會推向深淵,再用愛去填平它。實際上姐妹彼此之間的感情牽絆從未消失,即使她們數年未曾說話,即使兩人相隔兩地,她們的內心都堅信彼此仍然珍愛著對方。
當艾爾莎出走來到雪山之巔的時候,她唱的那曲《LET IT GO》把影片推向最高潮。她在這一刻拋棄了所有的煩惱與顧慮,當她用魔法創造了一個通往山頂的階梯的時候,當一座冰雪城堡隨著音樂的旋律奇跡般搭建起來之時,每位觀眾似乎也都把自己心中那些來自生活中種種的壓抑與不快給拋開了。Let it go,讓它們去吧!讓心解開束縛吧!
事實上,艾爾莎用魔法創造了兩個雪人:一個是渴望夏天的小雪人奧拉夫,它在叢林中迎接安娜;另一個是恐怖而兇猛的雪巨人,它把安娜趕出了冰雪城堡。奧拉夫是艾爾莎和安娜小時候玩耍時無意間創造出來的,它也是兩個人友愛的象征,而雪巨人則是艾爾莎畏懼和抵觸世間一面的展現。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真的實現了奧拉夫享受夏天的愿望,這種不可思議也讓每位觀眾感到迪士尼動畫將夢想實現的神奇力量。插句題外話,奧拉夫讓我想起了國產動畫《雪孩子》,因為雪人總是用來表現友誼,而且這個意向只有在它融化時才能得到升華。
真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喚醒冰冷的心,而這個真愛除了愛情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真愛是親情。似乎影片以這個為中心思想打造一種冰雪中的溫暖,對于真情的追求,對于溫暖的追求,就連奧拉夫也在幻想著身處夏日里其樂融融的景象,這樣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力比比皆是。影片贊揚的溫暖真愛也很符合我們現代的世界觀,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很多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冷酷和虛偽都是被動的施加,但終歸于自己主宰。那些駐扎在身體的靈魂,默契指引著我們的言行。愛,情感,善待,真實,每一個元素都是靈魂組成的一部分,它可以改變我們生存的環境,影響著我們生活的空間,每天讓愛多一些,我們會生活的更快樂,每天溫暖多一些,我們生存的環境也就會境隨心轉。觀《冰雪奇緣》有感500字《冰雪奇緣》觀后感600字《冰雪奇緣》觀后感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4
正值夏日,天空中卻有雪花在飛舞。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城里冰封大地。銀光閃閃的寶劍就要插入女王艾莎的胸膛。生死攸關的一瞬間,公主安娜用盡最后的力氣沖向自己的姐姐,赫然變成一塊冰雕。寶劍段在地上,女王抱著妹妹失聲痛哭。大地沉默了,冰雪消融了,寒冷從安娜身上褪去。整個王國終于恢復了夏日應有的溫暖。
愛別人與做自己
沒錯,這正是電影《冰雪奇緣》中最感人的一幕。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對姐妹的傳奇故事。艾莎從小便有冰雪的魔法,但自從一次玩耍時傷到妹妹安娜后,變產生了恐懼。她強迫自己把能力抑制起來,不敢接近他人,生怕傷害到別人,從此她與妹妹也產生了隔閡。隨后,父母雙亡的艾莎在正式成為女王的加冕儀式上失控,一直多年的能力爆發出來,凍住了整個王國。恐懼的她逃進了深山。于是勇敢的妹妹安娜踏上了尋找姐姐的旅程。找到姐姐后,混亂中,安娜不幸被姐姐的冰魔法擊中心臟,生命正在一點一點削弱,只有真愛才能融化冰雪而拯救她。在這一些列的冒險中,通過把一件鐘情的王子漢斯與始終陪伴她的山民克里斯托弗的比較,安娜也終于明白了什么事真愛。結局當然是美好的,在姐姐與克里斯托弗的真愛感化下,冰雪消融,安娜也重獲生命。
這部電影,最明顯的主題顯然是“愛能融化世界“。原味對方犧牲的姐妹之情,克里斯托弗甘愿付出一切的愛情,一個讓魔法受到了控制,一個令冰凍的心融化。自習想想,姐姐艾莎自始至終都真真切切地愛著妹妹,生怕她受到任何一點傷害。也正因為如此,她努力地抑制自己的能力,不敢讓妹妹接近她。
但是,這有用嗎?因為真愛,因為艾莎處于保護妹妹而做出的舉動,安娜變得孤單,甚至整個王國都被冰凍起來。艾莎愛自己的妹妹,也愛王國里的人民。明明是因為真愛,艾莎開始壓抑天性,開始恐懼,最后帶來了災難。這聽起來真的很奇怪。這不是違背了電影的主旨嗎?
是的,艾莎的確是真心愛著妹妹與臣民。但是,她沒有掌握到恰當的方式。失控的冰雪魔法會傷害到他人,艾莎面對事實,她壓抑,她恐懼,但她沒有想到,她也可以用這樣的魔法造福他人。這樣,既沒有強制壓抑天性,又以好的方式關愛了大家。就像電影的結尾,女王用冰雪點綴王國,大家歡樂迪在城中唱著喜悅的歌謠。
說到這里,我想起生活中一中司空見慣的現象:父母無時無刻不關愛著孩子,什么事都包辦,生怕自己的心肝寶貝出什么事兒。結果呢,孩子變得嬌生慣養,不懂得感恩,長大到了社會也無法獨立生存---父母分明是愛著孩子,最后卻反而害了孩子。這與艾莎的故事有些相似,卻也不太一樣。這不又牽扯到方式的問題上了嗎?加入父母不是如此溺愛,而是適當放手讓孩子成長,就不會造成這樣的后果。再比如,有的動物愛好者為了保護某種烏龜,從販子手中買來然后在附近的水域里放生,結果這些烏龜卻由于不適應新環境而死亡。
愛要真,方式卻更重要。
再回到電影,我們可以發現,艾莎在獨自逃入深山時,終于毫無顧忌地釋放出自己的能量。她在山里用冰雪的魔法建造了美麗的冰橋,奇跡般地該處宏偉的宮殿,整個熱煥然一新。這個世界只有她一人,她本來可以獨自生活在這里,不用傷害到任何人。但是她不能夠---她的國家還被自己的魔法冰凍著。她必須舍棄剛獲得的自由,拯救自己的王國。迫于無奈,她為了自由而做出的努力抗爭沒有了力量。但是,加入她沒有勇敢地追求自由、做自己的話,她就只能一直處于壓抑狀態,完全無法拯救人民。通過壓力的'釋放,通過對自由的追求,通過對自己獨特之處的另一種審視,她終于發現自己并不是一個帶來災難的怪物,發現自己的能力可以帶來許多美好。
于是她說,“ 隨他吧,隨他吧。我不會再回去,過去已成往事,我就想旭日從地上升起,那個完美女孩已不在;我就站在這耀眼的日光下,寒冷再也不會煩擾我了。我的力量,我的靈魂,我的思想,早已掙脫了束縛的牢籠。”
要愛他人,但別因此丟失了自己。或許,尋找愛別人與做自己之間的平衡,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吧。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5
剛剛看完冰雪奇緣,歌曲穿插在主線,表達任務內心的轉變。可能是迪士尼的片子看多了,我現在想點啥都想唱出來,(以下有劇透)
這里是我的感受
1.人物實在是太tm美了,迪士尼建模沒話說
2.主線主要就是探尋艾莎女王的身世,探尋魔力起源,艾莎的魔力一天天增長,聽到了來自北方的呼喚,去解開秘密,艾莎在對呼喚的略微有些恐懼但是最終決定去尋找她,在最后決定獨自一人去找尋聲音,瀕死關頭送出了消息,安娜將大壩拆毀救了艾莎,安娜當上女王,艾莎留在森林,
3.安娜在一部二部里都提現了脆弱的一面,但是都還是會振作,強化了堅強的一面,安娜會冒著生命危險做正確的事(也真的不愧是姐妹),這兩點也充過分體現了安娜完全可以擔當女王一職,安娜內心其實很依靠家人,有一種潛在的深深的依賴,
4.一部的時候,艾莎在北山上就是自由的,自然的,最后安娜當上女王,艾莎在森林里策馬,我內心覺得這個真的就是結局了,就應該是這樣
5.雪寶真的是個寶藏,情話小王子,氣氛調節使,可愛可愛可愛!!!吹爆雪寶
6.電影里情節大概是可以猜到了,不是很俗套,大家唯一猜不到的就是雪寶了(笑)
7.我沒看明白的事克瑞斯托夫那個歌,整的和MV一樣,大臉出來的時候,我都懵掉了
8.還有,克瑞斯托夫和安娜的互動真的太好笑了,完美地詮釋了戀愛中的人都是笨蛋,最后克瑞斯托夫救安娜的時候太帥
9.最高潮的地方就是艾莎要穿越大海,最終找到答案的時候,披著頭發的艾莎是真好看,衣服也好看!!!一身白衣啊!!!最后救了阿倫戴爾的時候那個冰也好看啊啊啊啊啊!!!!
最后,這電影真的好看,去看啊啊啊啊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6
對我而言,這一部比上一部更吸引我。第一部的時候人生好像不需要特別多感悟,看完就是好看,便沒有什么,但是這一部的時機剛剛好,就像你突然聽到了那一首歌,人生便有所方向。
Elsa聽到歌聲的召喚,想去卻又不想去尋找像極了現在的自己。想去踏出那一步,卻又糾結,不想再去經歷痛苦與麻煩,卻又擰不過內心的聲音。其實,人生的路線,還是你的就是你的,無法逃避。人生就是由痛苦與麻煩構成的,所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聽從內心的聲音。并且堅定自己的聲音,想去做什么,就堅定的去做吧,(就算現在忍住了,命運的軌跡終會帶你到達)所以,就去堅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堅定不移的許下自己的目標,去做!
Anna代表更像是決定走向目標之后,所遇到的困難,如何處理。
JUST DO NEXT RIGHT THING!在遇到困難沮喪,迷茫,痛苦,消極的時候,不要想太多,不要想未來多么迷茫,多么痛苦。Just do next right thing!只要痛苦地站起來,熬過那一瞬間痛苦,站起來走就好了。
Anna決定要毀掉大壩的那一刻,對我而言,就相當于放棄了一些曾經的回憶,曾經相信溫暖的東西。就像在離開父母的時候,懷念家庭的溫暖,懷念父母身邊的安穩不敢邁出那一步。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勇敢的做一些割舍,勇敢的去“摧毀”那些最懷念的記憶,其實會發現,結果并沒有那么糟糕,反而,會創造一些更美好的東西!記憶永遠只能留在過去,其實不論怎么摧毀也摧毀不掉的,所謂的“放棄”其實是無論如何也放棄不掉的。大家都會向前過得很好,反而大家會有更好的結局。所以,勇敢的和自己的過去,和自己想象的東西做一些割舍,勇敢地拋棄安逸,勇敢的站起來去做!
總結:堅定信念,去做自己想做的!把握現在,不要割舍不下過去的安逸,也不要太幻想未來的不可知。勇敢的放棄安逸,膽怯,只做下一步該做的,不顧一切追求想要的。
最后:保護環境,珍惜大自然,以自然和諧相處!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7
第一部《冰雪奇緣》的票房口碑雙豐收,無疑為《冰雪奇緣2》打下了堅實的粉絲基礎。時隔六年,迪士尼攜原班人馬打造的《冰雪奇緣2》終于在北美正式公映。
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悲喜交加自然是常態。其實相較第一部而言,第二部的故事元素顯然要豐富許多,無論是喜劇效果還是故事立意也都保持在水準之內。其中的喜劇效果,尤其在他們一行人進入到魔法森林后變得更為明顯。
客觀說,續集無法超越第一部,如果說初代是珠峰,那么續集就是喬戈里峰(第二高),它仍然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全片最出彩的臺詞是那句“如果看不到未來,就做好眼前的事”,這句還是很有感觸的,但是這句話全片重復多次,實際行動卻沒怎么拿出來,只能淪為蒼白的說教。
續集里還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地方,它比第一部要宏大,因此更需細細品味。第二部本身沒有第一部獨有的新鮮感和驚艷感加成,但是續集沒有完全落入傳統,并且已經做到了它所有該做的事。我們在心中把第一部當成珠峰,那么續集又怎能超越它呢?但是我相信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喬戈里峰的高大雄偉也足以讓人贊嘆,讓人感動,讓人震撼!
生活總是愛和你開玩笑,給予你更多挫折的,所以在續集中我們主要講述人物如何堅持自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成長必經之事。雖然電影中還是會充滿趣味和幽默,但它更是一個關于尋找自我,溫情與感性的故事。”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8
《冰雪奇緣2》讓我哭了好幾次,我懷疑這部是為了大人拍的,而不是為了小朋友。大約迪士尼有這種野心——以動畫的形式去討論深刻的議題。我想,這種嘗試迪士尼其實一直在做,比如《瘋狂動物城》。我不知道,魔法森林和阿倫戴爾的未來究竟會怎么樣,畢竟安娜和愛莎是親姐妹,那么未來呢?她們都老去以后呢?她們不在了以后呢?歷史會不會重演?所以,影片嘗試討論深刻的議題,卻又根本深入不了,因為,從一開始就埋著大團圓的前提。
從第一部《冰雪奇緣》我們就知道,愛莎一直在封閉自己,把魔法當做負累,甚至當做罪責。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與眾不同。
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反向類比,因為成長中孩子們一向會期待著像愛莎一樣與眾不同。而影片為我們帶來的課題是,當真的與眾不同時,我們該如何自處?
愛莎跑到北山,建起一座冰雪宮殿,但其實,她快樂了嗎?我想,我們都知道答案。有人說,沒必要有《冰雪奇緣2》,因為第一部已經足夠完整和精彩了。而我,恰恰認為,《冰雪奇緣2》是必要的,因為結局圓滿不等于內心圓滿。愛莎,確實需要答案。這個答案不是針對于我們觀眾的,也其實無關阿倫戴爾以及安娜、克斯托夫……愛莎的內心需要圓滿,就像我們的內心也需要圓滿一樣。
愛莎需要答案,這關乎愛莎的人生。安娜說,愛莎是一份禮物,但這不是愛莎所需要的答案,她需要是一個讓自己知道該何去何從的答案。
克斯托夫說愛莎看起來完全不同了,對啊,她已經找到了自己,知道了自己該何去何從,她內心清凈和平靜了,所以她完全不同了。
《冰雪奇緣2》是愛莎尋找自我的旅程,過程撲朔迷離,路程艱難險阻,這難道不也是在映照我們自己尋找自我之路的樣子嗎?我們會堅持己見,會固執、會義無反顧、會懊悔、會感恩、會需要被愛被認可、會需要幫助、會希望饋贈、會渴望自由。尋找自我,是人生一課,是永不結束的課題。
就像那個舉劍的國王——她們的爺爺,他何嘗不是迷失了自我,陷在國王的傲慢中無法自拔呢?
迷失,會帶來迷霧、困頓甚至是殺戮,影片中很多淺嘗輒止的暗示,其實也很具有啟發性。
《冰雪奇緣2》老國王的不自信,使他失去了包容,而他的不包容使他想要毀滅一個民族,地精說什么?地精說:我看不到未來!是啊,故步自封何談未來?傲慢偏見何談未來?背信棄義何談未來?
愛莎尋找真相,尋找自我的道路,是一個修正錯誤的道路,但這個修正的人是安娜,是沒有魔法的那個——解鈴還須系鈴人——沒魔法的那方的不自信和恐懼,確實需要沒魔法的那方去正視和面對。
以上就是我對電影《冰雪奇緣2》的全部感受了。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9
20xx年,《冰雪奇緣》走進大陸觀眾的視線之中,改編自《白雪公主》的故事背景。迪士尼在新穎的題材之下,完美地詮釋了公主王子的愛情故事。延伸至女王為了被冰雪封印的國家,尋回綠意的冒險之旅,獲得了不菲的好評。同時也斬獲了第86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
11月22日,期待已久的《冰雪奇緣2》在大陸,同步北美上映,影片依舊延續了冰的元素,加入了風、火、水、土四大元素的設定。
故事發生在第一部三年后的秋天。為了探尋父母遇難的真相與尋找艾莎魔力的由來,她與安娜、克斯托夫、馴鹿斯特與雪寶一行遠走阿倫戴爾王國,去北方尋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在這部影片中,公主王子之間的愛戀變得淡化,劇情在姐妹情之間加重了筆墨,看得出來迪士尼爸爸是想要去塑造出,不依靠男人的獨立女性形象。也不知是否轉型心切,整個劇情令人措手不及,特別是妹妹安娜拋下未婚夫,不留只言片語,前往困境拯救姐姐的片段。
如同第一部以往的套路,觀眾不難預料到,姐姐救了妹妹,那么妹妹也一定會救姐姐。這部迪士尼有關冰雪女王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套路化、公式化了起來。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它六年的努力。
值得夸贊的是,這一部的特效有了很大進步。在觀影體會上,迪士尼的制作精美一直是不可否認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場景,每一套人物服裝,都體現了其創作的用心,在刻畫一些生靈時,即便是利用水、土等常見的元素,美輪美奐的逼真感,也能讓人感到生命的“情緒化”。
這部影片加入了極其多音樂劇的成分,臺詞講著講著便一言不合開唱,更營造出一種劇情不夠硬靠歌曲撐,無趣冗長的觀影體會。如果說第一部的音樂穿插是亮點,那么第二部確實是要素過多,缺失新意,反而使人審美疲勞。
作為喜劇,在笑點方面,的確有提升,影片蘊藏著更深刻的涵義與理解,受眾面不僅僅是單一的兒童,更趨向于大眾化,逐漸走向“成熟”。
有人會覺得《冰雪奇緣2》值得一看,也有人會認為《冰雪奇緣》無法超越。時隔6年之久,網評吐槽之多。但去影院見證這6年迪士尼特技方面的成熟也無妨,極致的細節、絢麗的景色,是每個人心中的童話世界。最后悄悄地告訴你,片尾有彩蛋哦。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10
一片與世隔絕的魔法森林,一場迷霧籠罩的未知之旅,一個塵封多年的驚天秘密……艾莎和安娜即將踏上尋找真相之旅。做好準備,更兇險、更精彩、更傳奇的全新冒險即刻開啟,一切充滿未知。
20xx年,《冰雪奇緣》一經上映,便成為了無數觀眾的心中至寶。勇敢沖破命運束縛的艾莎,在真愛困境中“摸爬滾打”的安娜。不落俗套、充滿驚喜的姐妹真情,獲得了全球粉絲的喜愛。
這一次,萬眾期待的《冰雪奇緣2》華麗歸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得主珍妮弗·李和克里斯·巴克指導,史詩前作和《瘋狂動物城》原班人馬打造,橫掃全球的現象級動畫全面升級,全新冒險即將開啟。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并沒有時間先去回味前作。其實有時候這樣挺好,知道了結果,隨后再去尋找答案,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欣喜。看了電影《冰雪奇緣2》,很少見的既沒有反派,也沒有公主和王子在一起等情節的故事。整部電影將你帶入與愛莎公主一起,尋找關于自己的真相。
從劇情上來看,男主顯然再次意料之中的淪為了背景(嘻嘻),兩姐妹之間互相拯救,最后依然是一個完美的大團圓結局。即使沒看過前作,也不會太多看不懂的地方。這部續作的意義在于完善前作,講前作中沒有交代清楚的部分以及觀眾期待的部分,在續作中得以展現。也許是因為看過了太多燒腦片,因此在本人看來這所有劇情似乎全是意料之中的事兒,沒有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欣喜。然而一個簡單的劇情想要講得精彩,也沒那么容易,這也是我喜歡這兩種劇情的原因:要么圍繞一個簡單的故事將其講得精彩絕倫;要么呈現一個燒腦的劇情,使人有無盡的猜想與思考。顯然此部影片屬于前者。當然,畢竟公主類型的電影更多的不是靠劇情取勝。
【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看電影冰雪奇緣觀后感08-10
美國電影《冰雪奇緣》的觀后感600字07-22
《冰雪奇緣》的觀后感05-29
《冰雪奇緣》觀后感03-24
冰雪奇緣觀后感04-05
《冰雪奇緣Ⅱ》觀后感08-24
冰雪奇緣的觀后感01-05
冰雪奇緣觀后感05-25
《冰雪奇緣》觀后感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