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花杜鵑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杜鵑花在很多地方養殖,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我國約有53O種。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種類最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杜鵑花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管花杜鵑有獨特的生長習性,喜歡在酸性土壤中生長,喜歡濕潤的環境,怕遭到陽光暴曬,也怕遭受旱災和澇災。
管花杜鵑養殖方法
土壤
管花杜鵑最忌堿性土壤,要選用透氣性好、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如果用堿性土培育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光照
管花杜鵑喜歡光照但是怕烈日暴曬,喜歡通風但是怕強風,在室內種植養護時要盡量放在向陽通風處,環境溫度能保持在18-22之間最好。
澆水
管花杜鵑喜歡濕潤的土壤,在室內盆土常會出現濕而不干的情況,要嚴格控制澆水。如果發現嫩葉稍微有萎蔫則表明盆土已經缺水,這時可以先向葉面噴水,過后再進行根部的澆水。在冬季的時候要以噴水為主,澆水為輔。
施肥
為了保持土壤的酸性,在平時要適當施一些礬肥水,或者也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亞鐵。在給植株換盆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緩釋肥。
管花杜鵑養殖注意事項
管花杜鵑的澆水四季有分別,在冬天以土壤偏干為好,在夏天土壤以偏濕為宜。在春天和秋天植株的生長比較旺盛,澆水要足量但不能過量。
管花杜鵑如果用自來水澆灌時,最好先晾曬一兩天,土壤不干的時候不澆水,一澆水就要澆透。
杜鵑花的種植方法
1、光照條件
杜鵑花對光照要求較高,陽光越充足花朵開的越茂盛,春秋季節植株進入生長旺盛期,需要每天6小時以上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生成養分,促進花芽分化,到了夏季天氣炎熱,可以移至室內。
2、肥水管理
杜鵑花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日常養殖時需要每2天澆一次,并在夏季氣溫升高后,用噴灑葉片和地面的方式,提高空氣濕度達到降溫效果,生長期和開花前每半個月施一次磷鉀肥,提供充足的養分。
3、定期修剪
杜鵑花的生長周期較長,可以在花謝后將殘花、黃葉、枯枝、病害枝、徒長枝全部剪除,以免消耗養分,促進側枝萌芽生長,提高植株的觀賞價值,并為下一次開花做好準備。
4、病蟲害防治
杜鵑花在生長過程中極容易受到紅蜘蛛、灰霉病的侵害,這時可以將植株移至通風處,剪除受傷病害的枝條,并在植株上噴灑天皇星乳油等藥劑進行防治,杜絕危害使其健康生長。
杜鵑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杜鵑是典型的酸性土壤花卉,為防止黃化,應每20天左右施1次0.2%的硫酸亞鐵。如發現葉色發黃時,用0.2%硫酸亞鐵水直接向葉面噴霧,即可使葉片由黃轉綠。
2、家庭養花,要想讓杜鵑在春節開花,可采用打破其休眠期的方法。即將已孕蕾的春鵑于12月中旬搬入室內向陽處,保持室溫在5℃以上,每隔10~15天施一次薄肥,盆土干了澆水,并經常向葉面上噴水,以增加濕度,這樣即可在春節前開花。
3、杜鵑花生長較慢,一般可每兩年換一次盆,換盆應在花謝后進行。換盆時要填入新的培養土。一般用腐葉土(泥炭土)8份、園土1份和河沙1份混合配制的培養土,并加入少量(每盆約50克)腐熟油渣或雞糞作底肥。
4、杜鵑在生長期間,莖干和枝條上常易萌發不定芽,應及時將其抹去,以免擾亂株型。孕蕾后,如發現花蕾過多時,應摘除多余的花蕾,每花枝僅留一個花蕾,以便集中養分,促進花大色艷。杜鵑開花后殘花不易脫落,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將殘花及時摘除,以促使新芽萌發。
養護杜鵑花注意事項
(1)怕干怕濕,怕重肥。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壯的很少,所以澆水過多,根系泡在水里;澆水過少,枝葉萎縮;施肥過多,肥害嚴重,則會危機生命。
(2)放置地點。杜鵑花的放置地點很有講究,通常放在東南方向的陽臺,并且要經常通風,少搬動。不同風很容易患黑斑病,出現大批落葉。
(3)及時修剪;ㄖx后,及時修剪殘花,將病枝、損傷枝、徒長枝剪掉避免消耗養分,并清理盆土表面的殘花敗葉。新枝萌發后,及時疏蕾疏葉,把生長過密的花蕾和枝葉剪掉一部分,保證空氣流通。
(4)翻盆換土。杜鵑花生長較為緩慢,不需要每年換盆,2~3年一次即可。換盆時不要傷到根須,換上一半新土。換土時間為花謝后或秋季,換土后噴灑托布津溶液,防止病蟲害。
(5)注意遮陰。天氣轉暖,花友們會將杜鵑花移到室外(或陽臺)養護,從出室到開花應多見陽光。開花期間需要進行短時間遮陰,遮光40%。
杜鵑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杜鵑可用扦插、嫁接和壓條等方法繁殖,以扦插為主。大量繁殖可采用全光照扦插育苗法,生根快、成活率高;少量繁殖時可插入花盆中。初夏和初秋扦插,插后遮蔭、保濕。
扦插基質,腐葉土3份、園土1份、河沙6份混勻后或腐葉土5份、河沙(或純沙)5份。插穗應選節間短、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基部木質化的一年生枝條,插穗長6~10厘米。插前將插穗基部放入醫用維生素B12。藥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晾2~3分鐘,叮提早生根10天左右,而且生根多,生長快。
扦插時,先用筷子或細木棍將基質扎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輕輕壓實,噴透水,使插穗基部與土壤緊密結合。插后將花盆用塑料袋罩上,四周用細繩綁緊,放背陰處;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一周后停止噴水,只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一個月內保持遮蔭,發芽后逐漸接受散射光;溫度保持在18℃~25℃。一般品種扦插后40~60天即可生根。
家庭養花時,為了提早開花,也可采用高枝壓條法繁殖。即在3月份選2~3年生的粗壯枝條進行環剝,用塑料袋套上,袋內放入腐葉土,經常保持濕潤,溫度在20~25攝氏度左右,約經5~6個月可生根,第二年春季就能開花。
杜鵑花生態習性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我國約有53O種。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種類最多,為杜鵑花屬的世界分布中心。杜鵑花屬種類多,習性差異大,但多數種產于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惡酷熱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松、濕潤及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并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攝氏度,氣溫超過30攝氏度或低于5攝氏度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后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在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后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復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立秋前后萌發的新梢,尚能木質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為常綠或落葉灌木。
中國是杜鵑花的分布中心,約有460種,除新疆和寧夏外,各省區均有分布。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產地,均分別占百種以上,僅云南的杜鵑花品種就占全國品種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從這里引種。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美、動人的傳說,并有以花為節的習俗。杜鵑花多為灌木或小喬木,因生態環境不同,有各自的生活習性和形狀。最小的植株只有幾厘米高,呈墊狀,貼地面生。最大的高達數丈,巍然挺立,蔚為壯觀。杜鵑花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花的顏色有紅、紫、黃、白、粉、藍等色。喜陰涼、濕潤,耐寒,多生長在海撥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緣、石壁和沼澤地。除作觀賞,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花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管花杜鵑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10-29
西洋杜鵑花如何養殖方法介紹05-04
橄欖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04-18
龍骨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3-18
繡球花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10-05
繡球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6-15
宮燈長壽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2-22
盆栽火鶴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03-18
長壽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07-18
茉莉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