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秦觀《鵲橋仙》全詞翻譯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觀《鵲橋仙》全詞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北宋 秦觀 《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鵲橋仙:農歷七月七日夜,牛郎織女渡過鵲橋相會,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調多詠七夕。
纖云弄巧:纖細的云彩變幻出許多美麗的花樣來。這句寫織女勞動的情形。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
飛星傳恨:飛奔的牽牛星流露出(久別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
銀漢:銀河。
迢迢:遙遠貌。
暗度:指牛郎織女深夜過橋幽會。
金風:秋風。秋,在五行中屬金。
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佳期:指情侶的會面。
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里指日夜相聚。
譯文1:
彩云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譯文2:
朵朵的彩云編織出絢麗優美的圖案,遙遙相對的牛郎織女在暗暗傳遞著離怨。銀河啊,盡管你迢迢萬里無邊無沿,今夜,他們也要踏著鵲橋在你河邊會面。乘著秋風,踩著白露,哪怕只有這一次的相逢啊,就勝過那人間的千遍萬遍。
幸福的相會情深意長,甜蜜的佳期竟像一場夢幻,這喜鵲搭成的長橋多么遙遠啊,怎能忍心回顧。只要彼此間永遠相親相愛,就勝過那朝朝歡會,夜夜相伴。
譯文3:
天空中飄過一朵朵纖柔多姿、精巧神奇的彩云,這是織女星飛向銀河時留下的,只有在今夜她才能渡過遼闊的天河,與牛郎相會。一對心心相印的愛侶在圣潔的金風玉露之夜的一次幸福的相會,就勝過了人間無數次尋常的聚首。
脈脈的柔情就像銀河水一樣悠長,相聚之時猶如在夢中,怎么忍心回頭看鵲橋上歸去的道路。只要兩人的愛情堅貞不渝,又何必要每天廝守在一起呢。
賞析: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 ,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在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在飛馳長空。
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盈盈一水間 ,近在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在目。
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金風玉露 ”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 。“柔情似水”,“似水 ”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 ,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秦觀的鵲橋仙寫給誰
秦觀,字少游,被尊為婉約派的一代詞宗,為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秦觀沒有顯赫的出身,父親只做過小官,但他曾在太學學習過,自幼聰穎過人,過目不忘。在他15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里的生活也陷入了貧困,他也屢試不第。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30多歲的時候,才情縱橫的秦觀拜大學士蘇東坡為師,頗得蘇東坡賞識,進入仕途。后來秦觀成為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秦觀雖然36歲才考上進士,但隨后他的提拔卻很快。他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在蘇東坡和王安石的大力薦舉下,短短幾年,迅速升為太學博士,不久就遷秘書省正字,成了國史院編修官。
秦觀官場得志,情場也很得意。他才華橫溢且溫柔多情,寫得一手好詞,尤其擅長填寫愛情詞。在他留傳下來的400多首詩詞里,約1/4與愛情有關,其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青樓歌女,后人將他與柳永并譽為北宋“情歌王子”和“大眾情人”。
然而,秦觀寫這首《鵲橋仙》的真實故事,卻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美麗和感人,甚至是一位女性的傷心事。傳說,秦觀為官時,經常出入青樓之中。在那里遇到了一個叫巧玉的歌女,兩人相見恨晚,很快墜入情海。巧玉對秦觀非常傾慕,秦觀也十分迷戀巧玉的美貌與柔情,兩人經常相會,深深相愛了。癡情的巧玉想要一個名分,讓秦觀納她為妾。在那個年代,納一個風塵女子為妾是當時士大夫階層所不齒的,秦觀官雖小,但好歹還在朝廷混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詞人。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他猶豫了,雖然他真的很愛她。
為安慰巧玉,秦觀為她寫了這首《鵲橋仙》,告訴她“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個真正相愛的人并不會因為時空的變幻而令彼此陌生,能在一起固然好,不能夠天天在一起也無妨,只要兩顆心在一起就行了。詞是好詞,是這樣的感人,巧玉也懂得其中的無奈和深情,可是她等不起,她一個青樓女子,韶華易逝,她不想等到人老珠黃那一天,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于是,她離開這煙柳之地,別了秦觀,棄了愛情,要了婚姻,嫁給了一個她并不愛的商人。“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兩句詩成了千古名句,卻是巧玉姑娘心中永遠的傷疼。
但也不能僅從這件事就輕易下判斷,認為秦觀是個處處留情、薄情寡義的花花公子。實際上,他雖然多情,人很風流,但用情卻專一,對每一段戀情,都很專注。秦觀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并不像別人一樣將歌妓當成玩物,始亂終棄;也并不是像其他的浪蕩公子一樣,只是津津樂道于與歌妓交往帶來的情欲的快感。秦觀深深理解并且同情著她們的凄涼和寂寞,并在筆下為她們寫出動人的詞作。也正是因為他對愛情付出的真誠和純粹,才能夠使得他的才華打動無數女子的真心, 成為眾多女子渴望的“夢中情人”……
秦觀45歲的時候,納年方19邊朝華為妾。紹圣元年(1094年),秦觀因反對篡改新法被貶為杭州通判。秦觀自知兇多吉少,寫信讓邊朝華的父親把她領回家。他把父女二人送到江邊的小船上,賦詩相贈:“百歲終當一別離”。分別后一個月后,邊朝華不顧一切地追隨而來,飽嘗相思之苦的秦觀也迫不及待地與邊朝華團聚。可惜沒過多久,秦觀再次被貶,這次的處分按照規定,是不能帶家屬的。秦觀再次與邊朝華離別,邊朝華哭暈在地,后來磕頭離去,削發為尼。
對秦觀癡情的女子很多。秦觀在被貶途中路過長沙,有一個歌女,這位女子“生平酷愛少游詞”,每收集到一首,就親手抄錄,反復吟唱。她日夜希望能見到秦觀,甚至向母親請求托付終身于秦觀,人們都笑她癡人說夢。這次秦少游路過長沙的時候,激動不已的她終于見到了這位“心目中的偶像”。于是兩人便繾綣數日,柔情綿綿。然而正處貶謫之時秦觀,恐怕她受到牽連,又不敢帶她走,只得以一首《踏莎行》相贈。即:“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走后,一別數年,女子為秦觀,不再接客,潔身自好。后來秦觀在藤州去世,這個歌女穿著孝服走了幾百里前往吊喪,繞棺三周,痛哭流涕,傷心欲絕,竟死在了秦少游的棺前。
盡管秦觀每一段愛都很真摯,看起來灑脫,但其中的辛酸曲折,只有自己知道。筆者還是想說,無論現在還是過去,愛了就不要輕易分離。既然有情有義,就要想辦法在一起。在愛的世界里,最浪漫的話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所以,真心相愛的人,不要分開得太久。愛是陪伴,沒有什么是可以比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更讓人期待!
【秦觀《鵲橋仙》全詞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鵲橋仙的翻譯及賞析03-03
鵲橋仙翻譯及賞析10-08
《鵲橋仙》詩詞的賞析08-05
《鵲橋仙》譯文及賞析08-18
英文翻譯《鵲橋仙》01-27
《洞仙歌》全詞賞析11-04
鵲橋仙·七夕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22
《鵲橋仙·碧梧初出》原文及賞析10-15
《鵲橋仙·碧梧初出》原文及賞析08-22